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美团起诉女主播刘雯的事儿,又火了。

事情其实不复杂,一个叫刘雯的女主播,因为散布关于美团骑手相关的“不实信息”,被美团告了,法院判道歉5日、赔偿5万元。

根据天眼查APP查询到的信息,“(2024)京0491民初14733号”案件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12月16日开庭。事情刚过一个月,判决结果一出,网上信息就快速二次发酵。



之后,刘雯发了道歉内容表示:“不应该为外卖员发声,也更不应该鸡蛋碰石头”。

这“拱火”式的道歉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又愤慨地把美团骂了一波。就连首富钟睒睒,也转发了主播刘雯道歉的相关视频,并直言:“经济绞肉机、中小经营户的‘周扒皮’”。



法院一审判了,美团诉讼也赢了,可结果呢?主播刘雯一边道歉一边“含泪涨粉”,最近一个月,刘雯吸粉50万+,粉丝总数也破了500万。

不少网友开始自发声援助刘雯,表示要陪刘雯女士一起道歉,并表示:“作为一名美团众包骑手,不该轻信中介说的8小时月入过万,不知道骑手劳动关系属于第三方……”

“反串道歉”之外,甚至有一些用户开始自发卸载、抵制美团。







事已至此,这波诉讼,美团法务赢了,舆论场上赢了个寂寞。

弄巧成拙背后:美团心里有苦难言

公关是个手艺活。

这个手艺活儿,一些从业者的熟练度,可能远不如一个500万粉丝的主播。

从一开始散布关于美团的虚假消息,到被起诉、判决甚至后来阴阳怪气地道歉,主播刘雯的这波操作,有一套自洽的内在逻辑。

这个内在逻辑的最开始的出发点是,“骂美团”这事儿,天然就有流量。

甭管事儿是不是真的,甭管是不是散布编造信息,只要是“骂”美团,只要是“为骑手站台”就足够有话题性,就容易涨粉,有粉丝就能带货变现,逻辑闭环了。

你看主播刘雯带货老年理财课程、枸杞、白酒,不是一样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只要有收益,那么“骂美团”这事儿就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这个逻辑内核,跟古代“言官”有那么点相似。古代越是有名的言官,就是敢顶撞皇权,最好能被赐死,谁因进谏而被赐死,那是莫高的荣誉,是文人们毕生的追求。谁不想流芳百世,为后世之楷模?

反过来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谏臣为什么敢顶撞皇权?是因为皇权太强势,是需要被监督的,要不然就会犯错。也因此,谏臣始终站在“道德制高点”。

而美团和骑手之间,平台就是强势的一方,骑手是被抽成的,尽管这个抽成并不高,但是始终是弱势的一方。在只有骑手和平台的二元世界里,平台就是“皇权”。因此,对于主播来说,站在绝对的“道德制高点”上,做美团的“言官”这事儿,百益而无一害。而且事情闹得越大,主播越有收益,毕竟短视频时代是要讲人设的,先有人设,后有流量。

从美团的角度来看,主播刘雯这波舆情,处理得并不高明。

首先,对舆情发展的估计可能严重不足。

比如,早在起诉之初,是不是就应该评估起诉一个有百万粉丝体量的主播,可能会引发的舆情并且做好预案?面对后续刘雯的“反讽”式道歉,美团方面显然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也许,美团方面根本就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道歉声明,还能这么玩?

其次,处理方式上的强势,给了舆情二次发酵的机会。

一个公关事件,闹到法院本就是品牌强势的表现,而舆情处理方式越强势,结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从事情后续发展看,刘雯道歉视频又引发了新的舆情。然后道歉视频迅速被下架,又被钟睒睒添了把火。从技术层面看,这波操作,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妥妥的又是另一个“璩静式”的公关决策。

强势的结果是什么?是美团赢了官司,却输了人心。

任正非一次内部讲话时曾经这么谈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公司减少一点阻力,你们(公关)不是一个进攻型的组织。不是强势部门,而是做一个和事佬。公共关系过于激进带来的后果是什么?阻力会更大。因为我们本身就像一把刀子,已经插得很深了,如果你们还推一下刀子,那么阻力只会更大。”

任老这话很通俗易懂,总结起来就是:公关关系的本质,是用“和事佬”的方式,来“拉拢人心”。

事后诸葛亮的复盘这件事儿,似乎也可以感觉到美团面对公众情绪上的“力有不逮”。不管是起诉刘雯,还是后续处理舆情,美团方面太聚焦于“处理事儿”。这其实是上个时代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逻辑。

短视频时代的公关,处理情绪,远比处理事儿要重要得多。

短视频时代的公关工作,跟图文时代有很大不同,图文时代,大家相互之间掰扯道理,讲求个是非曲直,白纸黑字地把事儿讲明白了,事儿就成了一大半。

而短视频时代,讲究的是个“情绪”。光有理还不行,你得有“同理心”,得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换位思考,说得更直白些,短视频时代的公关,本质上,不是“事实公关”,而是“情绪公关”。

从情绪公关的角度来看,美团其实并不是无牌可打。

在互联网江湖看来,处理这类舆情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立人设,引导舆论情绪,做好情绪公关。比如,完全可以用一个相对低的姿态来团结大多数网友的支持,多一些正面案例的传播,主播不是制造骑手平台对立吗?那就多来一点正能量的传播,比如平台奖励骑手救人之类的事情;再比如,美团将建算法公开机制,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这些举措,都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充分发挥了美团作为基础设施的社会价值。

中策是,舆论场上把水搅浑。比如,可以树立一个美团品牌在负面舆情中“受害者”的人设,再比如,直接戳穿某些主播利用负面流量带货的真相等。核心目的是要转移焦点火力,并且尽可能地团结那一部分支持美团声音,然后去放大。

下策是,品牌下场硬刚。继续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品牌形象。只是最后结果就未能可知了。

舆论场如战场,对于品牌公关而言,“杀人”的价值远不如“诛心”。武的意义是止戈,不战而屈人之兵,永远是上上策。

实际上,这些策略的目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情绪公关团结大多数,在立场上要跟最广大的群众统一战线。

这年头儿,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短视频时代,大众要的不是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有价值观,有品牌的立场。面对主播刘雯,美团虽然官司赢了,但舆论场上占到了大众的对面,是不是划算?未来处理公众关系是不是会付出更多的成本?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好的公关,是业务的价值倍增器

美团最近确实做了不少体面事。

比如,美团联手全聚德探索“放心外卖”,开了2025年首场算法恳谈会。再比如去年12月底,美团还给骑手发放了19亿的现金补助,用户极端天气补贴。可以感受得到,美团是一家越来越有温度有担当的平台企业。



只是,怎么讲好“美团故事”这件事儿上,可能还是得多花心思。

从我做媒体人的直观感受来看也是如此。

过去,我们也写过一些相关的选题,也大都偏正能量一些,结果呢?评论区一眼望去大几十条,有不少是骂街的。这可能说明一件事儿,在C端,“美团故事”的穿透力可能还不够。

怎么在这个浮躁的短视频时代讲好“美团故事”,其实是技术活儿。

比如,要讲好品牌故事,关键在于能不能持续地产生、加工好素材?

短视频时代,企业时时刻刻身在舆论场。

因此,讲好故事,品牌要做得更多是给到好的素材。比如之前东哥给老乡发福利,本身就是很有传播力的素材。美团其实是不缺有传播力的素材的,比如美团骑手小哥,本身就是个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且本身规模就很大,很容易冷启动。

关键还是如何操刀。

比如,能不能精准地找到触动用户的那个情绪点。

短视频时代,“自来水”水位真的很高。基于点赞、评论等用户互动行为的算法推荐,用户的参与一旦有了结果反馈,会让用户的参与感更有获得感。所以只要挖掘好了素材,找到传播的“G点”,那么最后的效果不会差。

对于业务而言,讲好故事,是能带动业务增长的。

随着KPI越来越偏向业务,很多大厂的公关的工作,是从“形而上”的工作变成越来越“落地”的工作,说好听点,是给业务定调,或者给新业务品牌“开路”。说直接点,其实就是一切传播以业务为导向。

以业务导向没错,毕竟好的公关,是业务价值的倍增器。但关键是,你的想法、策略、执行是不是符合这个短视频传播时代的要求?

其实不止美团不适应短视频时代,很多企业也都在尝试适应短视频。比如璩静时代的百度,再比如近段时间,频繁出圈,怒怼各类平台的钟睒睒。

我自己在做短视频的时候,也跟很多甲方有过沟通,他们中也有很多处在摸索尝试的阶段,有一些品牌也积累起一些方法论。

对于美团而言,为了配合业务上的最新进展,也许美团需要尽快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实际上,业务端,美团最近其实做了不少新的尝试。比如,对于最近热度很高的年夜饭市场,美团开始通过美团App、大众点评App开启预订,年夜饭外带、配送服务。春节这个节点,本地生活平台都在加码年夜饭市场的争夺。

业务上来看,春节这个时间节点很关键。

这个时候,以短视频为阵地,品牌公关其实应该更多给业务上做加法。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主播刘雯的事情再度发酵,引发热议。

新业务推广的关键节点,一条不和谐的评论,可能就会影响C端的决策,是可能会对业务进展产生影响的。特别是本地生活赛道越来越拥挤,在春节这个关键的事件节点,抖音、饿了么也都铆足了劲儿,美团品牌传播的容错率可能更低了。

财报上,美团表现很强势,去年三季报营收增长22.6%,反倒是舆论场上,C端层面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这可能说明一个问题:虽然美团业务端的确很能打,但是公关实力可能没跟上业务的增长速度。

客观地讲,美团的新业务尝试也好,给骑手更多补助也好,都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业务端、骑手端、商家端,美团也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儿。退一步来讲,如果美团真的没有价值,做不到消费者、骑手的平衡,早就被阿里、抖音搞得自顾不暇了。

美团做了那么多事儿,为什么还饱受一些消费者质疑?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短视频时代,传播方式上还不怎么适应。短期来看,这种不适应,不太利于业务部门在前线冲锋,毕竟舆论场上不占优,士气难免会弱上三分。

长期来看,舆论上的弱势,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潜在品牌成本,会不会对后续新业务开展、品牌推广带来压力?也是个问题。

最后,短视频时代,短视频是企业价值观的放大器。

舆论场上,从过去的社交分发,到现在的算法分发,形式在变,但传播符合人性的内核不变。公关如何抓住人性内核,给业务赋能,同样是个很有价值,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时代的传播,不只是事件传播,更是价值观传播。当品牌直面公众,摆在公关人面前的是一场持久战。

美团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时间会给出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