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主持人刘雯针对美团外卖平台管理问题的炮轰,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刘雯在社交媒体上对外卖平台的不合理抽成和对骑手的压榨进行了公开质疑,她下单的30元外卖订单中商家仅拿到10元,外卖员仅拿到3元,平台却抽成17元。
她呼吁整改对外卖员不公平的实际存在的规定,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但没想到的是,在2024 年 12 月 30 日,刘雯突然收到法院判决短信,自己竟被判定为诽谤,需承担严重后果。
刘雯都懵了,既未接到起诉书,也未收到任何通知,便莫名成为被告且遭缺席宣判。
既然判决书通知能通过短信发送到手机,那为何律师信函或法院传票却未能送达?
她还特意前往通讯部门查证,确认手机上自始至终都未收到过律师信函或传票信息,仅有判决书提示信息。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应接到法院通知,并经法庭审理后宣判。
光是这一点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既然法院判决要求她道歉,她就真的道歉了,她的道歉,是辛辣的讽刺。她句句都在道歉,句句都在反击。
而且她别具一格的道歉堪称开辟了道歉新赛道。
要知道,刘雯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刑法硕士。
2025年1月8日起,刘雯开始通过某平台发布“道歉视频”,虽然名为“道歉”,实则是质疑和控诉。
她第一次道歉的时候,表明自己每天更新视频,联系方式就在主页醒目位置,法院却以自己下落不明为由公告送达,导致自己没有机会参加庭审;
第二次道歉的时候,自己有证据,却因未参与庭审无法举证、质证,被按上“虚构事实”的帽子,无法自辩;
第三次道歉,法院电子送达了判决书链接,自己登录查看却显示名下没有案件,是自己保持警惕不断追究,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判决书,法院是否存在通过不正当手段剥夺自己上诉机会的可能。
第四次道歉,刘雯尝试着联系主办法官,想当面把自己的疑问说清楚,可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始终没人接。
在第五次道歉,刘雯开始发力,“一单补贴八块八,撑起了700万骑手幸福的家”。
而中国首富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连发三条朋友圈,其中一条是转发了这条刘雯道歉视频,另外两条也是对当前电商平台的强烈批评。
钟睒睒的这两条朋友圈,同样也是质疑某外卖平台,疑似为刘雯发声。
目前,刘雯所有的道歉视频全部看不到了,刘雯本人也说自己没有删除。
虽然某外卖平台的维权行动,看似是在捍卫企业利益,但实则暴露出他们面对质疑时的心虚与焦虑。
而刘雯的"道歉",则巧妙地让这种焦虑变成了自证其过的证据。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这场看似你来我往的博弈中,一个不断道歉的人反而赢得了民心。
有时候,"道歉"不仅是一种姿态,"以退为进"更有可能是一种智慧的反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