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5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残部来到了湖北的九宫山附近。

此时,他已经是身心俱疲,充满了绝望。李自成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要知道,在一年前,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明朝已灭,他占据了半壁江山,清军一直被阻挡在山海关外。至于张献忠,此人实力和才干都不如自己,造不成威胁。怎么看都是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一切都变了。大顺军就从巅峰跌到谷底,此时的他如同丧家之犬,一心只想着逃脱清军的追赶。昔日的远大抱负,早就被他抛在了脑后。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活下去。

而更让李自成绝望的是,昔日一帮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要么战死,要么弃他而去。人心散了,一切都随之分崩离析。想要重铸大顺军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可能了。



一片石之战

成了李自成人生的转折点

公元1644年3月,在一群内应的帮助下,李自成顺利入主北京城。崇祯皇帝眼看大势已去,选择在煤山自缢,明朝卒。

至此,李自成占据半壁江山,坐拥数十万大军,成了当时最强的一股势力。即使是那关外的清军,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李自成自认为大局已定,开始松懈了,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一边在皇宫中大置嫔妃,一边让心腹爱将刘宗敏想办法筹措经费,用作朝廷运作。更是在牛金星的怂恿下,开始筹划登基事宜。

在李自成看来,清军一直被阻挡在山海关外,不足为虑。张献忠实力、才干皆不如自己,不是自己的对手。至于明朝残余,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毕竟他当初攻向京师,沿途明军望风而降。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唯一让李自成在意的,只有吴三桂。毕竟吴三桂的军队是明朝的精锐,是可以与清军抗衡的存在。

“吴三桂此人,值得笼络。”李自成自言自语道。于是,他派出使者,携带重礼前去游说吴三桂。

吴三桂见崇祯皇帝不在了,自己失去了效忠的人。而且对抗清军,他也确实需要有人在背后支持,于是答应归顺李自成。

这一切都十分顺利,吴三桂甚至带着部下,准备前去觐见李自成表示臣服了。此时,却有一个噩耗传来: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强占。



陈圆圆可是吴三桂的逆鳞,任何人都不允许触碰。得到消息的吴三桂立刻改变主意,带着手下返回山海关。此后,李自成再次派使者前去催促吴三桂“面圣”,结果使者被吴三桂直接砍了。

得到消息的李自成大怒道:“这吴三桂也太不知好歹了,既然他不识时务,那就不怪我不客气了。”

李自成点起城中十几万大军,发兵山海关,打算给吴三桂一些颜色瞧瞧。

吴三桂也知道自己实力有限,加上缺乏补给,与李自成交战,迟早败亡。于是他派人联系多尔衮,表示愿意归附清军,希望多尔衮能发兵增援自己。



长期以来,清军的步伐一直被吴三桂所阻。现在吴三桂主动来降,多尔衮乐开了花。他告诉使者,给他三天时间召集兵马,让吴三桂一定要坚持到清军到来。

李自成想要杀鸡儆猴,而吴三桂已经没有退路,一片石之战爆发。双方全都拼尽全力,吴三桂这边逐渐不支。

眼看胜利在望,李自成命令将士再接再厉,击败了吴三桂人人有赏。就在此时,多尔衮率领清军赶到了。他与吴三桂两面夹击,李自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顺军全线溃败。

李自成竭尽全力想要重整军势,然而此时的大顺军士气低迷。毕竟两个月的京中生活,已经消磨了他们的斗志。这支军队现在的战斗力远不如往昔,只能打顺风仗。



眼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得率军退回京师。在完成了登基大典后,大顺军便匆忙地离开了京师。因为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正在后面虎视眈眈。

而此刻,正是大顺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大顺军一败再败,再无往昔的锐气。

人心散了

大顺军陷入分崩离析

李自成且战且退,后面的清军却紧追不舍,压根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此时的李自成有些被清军吓破了胆,毕竟清军的战斗力在当时属于最强的,以一敌十完全没问题。

反观李自成的大顺军,大多是一些乌合之众。李自成想要与清军抗衡,唯一的办法就是集合各地兵马,与清军来一场大决战。



奈何他一路忙着逃跑,根本无暇考虑这些,这就导致大顺军被清军逐个击破。李自成接连丢掉了山西、陕西。其间,他也有尝试过组织反击。结果每次都因为兵力不足,以失败告终。

对于李自成来说,打败仗不可怕。当初面对明军,他两度被打得只剩数十人,一样可以东山再起。真正可怕的是,人心散了,大顺军的“军魂”也就没了。

按理说,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大家更应该团结一心才对。然而有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越是危难之际,越是忙着排除异己。这个人便是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金星。

牛金星此人,颇有才干,但是肚量却十分小,容不得人。当时李自成身边有三大谋士,分别是他、李岩和宋献策。



但是相较于李岩和宋献策,牛金星更擅长迎奉和溜须拍马。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靠着这点,牛金星才脱颖而出,成为李自成的首席谋士。

比如在京师的时候,就是牛金星不断怂恿李自成举办登基大典,深得李自成心意。

牛金星一直很嫉妒李岩,因为李岩的才华十倍八倍于他。牛金星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李岩,但是李岩此人品行端正、大公无私,牛金星一直找不到借口。

直到逃亡途中,牛金星终于找到了机会。当时传来消息:河南境内的大顺军归附了南明朝廷。



这让李自成很不安,他担心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会效仿。这时候李岩主动请缨,请求率领两万人马去中州坐镇,稳住周围的军队。李自成闻言,大为感动。说道:“还是你忠心呀,这种时候还在为我着想。”

然而李岩前脚刚离开营帐,牛金星就对李自成说道:“陛下,李岩此举怕是另有所图。如果真让他到了中州,他必定会自立为王。”

当时,不断有消息传来,内容无外乎有军队归附南明或者投奔清军。这也使得李自成变得疑心病很重。

因此,当他听到牛金星的话语后,不由得信了几分。



牛金星见状,急忙添油加醋道:“陛下,李岩在朝中和军中都素有威望。臣听说一些地方的官吏、士卒不知有陛下,只知有李岩。这中州一带更是遍布李岩的人。陛下要三思呀,万万不可放虎归山。”

如果说吴三桂的逆鳞是陈圆圆,那么李自成的逆鳞就是权势。他决不允许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于牛金星的提议,他默许了。李自成说道:“你很忠心,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好了。”

“遵旨。”牛金星低着头,李自成不知道的是,此时牛金星的脸上,一脸奸计得逞的笑容。

第二天,牛金星便以给李岩送行的名义将其骗到自己的营帐中。李岩的亲随被领到隔壁的一间营帐,里面早已准备好了酒菜。



当众人酒足饭饱,醉意正浓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刀斧手,手起刀落,李岩和她的亲兵全都命丧黄泉。

李岩到死都露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眼神,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向乐呵呵的好好先生牛金星竟然会对自己下毒手。

此后,牛金星对外宣称李岩意图谋逆,被他就地正法。李岩的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大顺军中的威望极高,文臣武将中有不少人都很佩服他。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大顺军的分崩离析。

李自成及众将的结局

刘宗敏带着军队去了前线。他这人虽然狂妄,但是却很敬重李岩。毕竟李岩的品行和才干都是他平生少见的。



不过李自成待他不薄,他自然不会弃李自成而去。于是他选择去拖住清军,为李自成争取时间。这样既不用看这些烦心事,也报答了李自成的知遇之恩。

随着刘宗敏的离开,宋献策也离去了。他一直把李岩当作自己的师傅,经常向其虚心请教。后来李自成在京师夜夜笙歌,宋献策越看越觉得李岩才是明主。他多次劝说李岩离开自立。可惜都被对方拒绝了。

这就是李岩,做事毫无私心,只为天下苍生。

李岩死后,宋献策十分沮丧,感觉活着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他投奔刘宗敏,他不想再这么逃下去了。他决心给清军一点颜色瞧瞧,让清军知道大顺军也不是好惹的。



最终,二人城破被俘,但是都拒绝投降,最后被清军处死。

至于李自成眼里的“忠臣”牛金星,早就看出来大顺这条船要沉了。他可不想给李自成陪葬,于是通过其儿子牛佺牵线,得以投靠清军。

牛佺做了黄州知府。原本清朝是想给牛金星封官的,奈何因为李岩之死,使得牛金星的名声很差。为了不刺激大顺军降卒,干脆什么封赏也没给牛金星。

不仅如此,清朝的同僚们都不齿与牛佺往来。而牛金星家中经常被人丢臭鸡蛋、烂菜叶。门上还会被人画上一只乌龟。



牛金星在这种种刺激下,最终郁郁而终。

此外,高一功、刘体纯、李过也离开了李自成,他们选择了归附南明。这李过乃是李自成的侄子,高一功乃是李自成的妻弟。他们的出走,说明李自成已经人心尽失,无力回天。

而此时的李自成,则率领了一支军队来到湖北境内的九宫山下。为了探明道路,他亲率20几名亲兵上山。

倒不是他手下无人,而是经过连番打击,他谁也信不过。很多事情选择亲力亲为。结果死在了当地地主的军队手里。



一代枭雄,没有战死沙场,却被这么几个小人物所杀,令人唏嘘不已。至此,大顺军彻底走到了末路。剩下的人,大多归附了南明,少数则去了清军那里。李自成创下的基业彻底烟消云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