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片

评剧:民间盛开的艺苑奇葩

评剧,原名蹦蹦戏或落子戏,起源于唐山。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末年,由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演变而来。1936年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它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众多剧种之长,又经过无数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改良,逐渐形成了唱腔通俗上口、台词浅显易懂、表现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特色。

成兆才、月明珠、白玉霜、新凤霞等,是评剧领域著名的剧作家或表演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评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秀荣《刘巧儿》剧照 受访者供图

俚曲民腔,唱出民间百态

“今日里到花园我们见了面,我让你仔仔细细地把花儿瞧,你看看红玫瑰,再看看含羞草,你看看这藤萝盘架,再看看柳弯腰……”在花园初见贾俊英,大家闺秀张五可以花喻人、毫不扭捏,举手投足大方自信得让人眼前一亮。

2024年12月17日,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唐山河头老街河头戏苑,一出评剧经典剧目《花为媒》让这个夜晚格外生动。

《花为媒》讲述了张五可与贾俊英、王俊卿与李月娥两对有情人历经波折又终成眷属的故事。戏中青年男女直率豪爽,表达爱意大胆直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率性天真的表演,令在场观众沉浸于市井画卷,笑声掌声不断。

报不完的花名,听不够的评剧。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形式活泼自由,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花为媒》中可窥评剧的独特魅力——接地气。

评剧将贴近百姓的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流淌着浓厚的民间风味。这一最显著的特征,也成为评剧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没有复杂的道具或布景,身着简单的戏服,两演员相对站立,似在浅说吟唱……1月14日,在滦南县成兆才纪念馆,一张老照片带着观众穿越百年时光。

照片上的一幕正是评剧之源——莲花落。

“莲花落,是流行于冀东乡野的一种撂地儿说唱艺术。早在19世纪末,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就在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原副院长赵惠芬说。

清末民初,唐山的陶瓷、机车、煤矿等工业兴起,市民阶层壮大,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增加。同时,滦南一带灾荒不断,催生了大批破产逃难的农民成为民间艺人。

这些民间艺人在梆子、皮影、大鼓、秧歌等当地流行的民间艺术浸润下,为求得市场兼收并蓄,将莲花落从单口改造到对口,从拆出戏发展为平腔梆子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剧。

出身草根,为评剧注入了先天的“亲民”基因。它为百姓而唱,描摹世间百态。

2024年12月25日,秦皇岛文化广场剧场,小海燕评剧团整理复排的大型评剧《杨三姐告状》正上演。“哭灵”的悲恸、进津告状时的决绝……观众沉浸在这段跨越时空的历史故事中,情绪随剧情起起伏伏。

《杨三姐告状》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真实的社会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杨二姐被丈夫高占英及其情人合谋杀害后,其妹杨三姐为其申冤报仇的故事。这部剧自1919年问世,至今久演不衰。

“《杨三姐告状》首演和真人真事几乎同步推进,剧中人物几乎都是真名真姓,并且在案件尚未判决前,就在舞台上戏剧性枪毙了高占英。”赵惠芬介绍。

这部评剧代表性剧目,用老百姓的方法演绎老百姓的故事,唱出了普通人的艰难和抗争,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评剧是草根出身,它产生之初为文人士大夫所鄙夷,没有官方扶持,作品主要面向普通百姓,反映的都是乡间百姓、市井细民的喜怒哀乐与情感认知。”河北农业大学乡土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师焦振文分析,这种底层大众视角,不仅塑造了评剧浅显易懂的艺术风格,也奠定了评剧“善于表现现实生活”的显著特点。

从展现民间爱恨情仇、伦理道德的《秦香莲》《花魁女与卖油郎》《御河桥》,到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的《小女婿》《刘巧儿》;从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的《金沙江畔》,到展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基层百姓生活的《向阳商店》……贴地创作,强烈的现实观照,让评剧能够痛民众所痛,呼民众所呼,收获大批拥趸。

红氍毹上粉墨春秋,流光溢彩;舞台下歌哭笑骂,如醉如狂。

借由戏剧展现历史与当下,于嬉笑怒骂间评古论今,警醒后世。1936年,《大公报》首次使用“评剧”这一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从普通人会唱,到更多人爱听,评剧将人生百态、是非曲直藏于清脆嘹亮的腔调中,写在自由活泼的唱词里。这种取材现实、演绎现实的戏曲呈现方式,让评剧从地方剧种一度逆袭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评剧《御河桥》剧照 唐山市丰润区评剧团供图


《杨三姐告状》剧照 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供图

文人介入,升华人民艺术

“爆肚炒肉熘鱼片,醋溜腰子炸排骨,松花变蛋白糖藕……”

1996年春晚上,赵丽蓉小品《打工奇遇记》中一炮走红的做饭小曲,留存在很多人记忆中,而这段唱词就出自评剧《马寡妇开店》。

《马寡妇开店》是评剧的一部“起家戏”,凝聚了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和发轫者任连会的非凡才华。

“最初,莲花落作为一种乞讨谋生手段,鲜有文人问津。它依赖口口相传,没有专职编剧和导演,更没有固定台词和剧本。”焦振文介绍,为争取生存空间,成兆才在滦县(今滦州市)吴家坨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任连会等聚集在其身边的文人对此贡献巨大。

文人的介入,去掉了莲花落表演中的低级审美趣味,让它既保留民间草根艺术风格,又不泯于众人,反而争取出新的生存空间。

乐亭大鼓词《马寡妇开店》中,形容马寡妇初见狄仁杰时写道:“好一个俏皮的郎君盖世无,不亚如潘安赛宋玉,三国的吕布又复出。”经成兆才和任连会商讨,这段唱词改为:“只见他天庭饱满多么主贵,地阁方圆盖世无。脸儿似粉又白又嫩,两道弯眉大大眼珠。目不斜视把书看,端端正正雅又儒。”改编后的唱词,有了丰富的细节描写,通俗又儒雅,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花为媒》《马寡妇开店》《刘伶醉酒》……通过文人的修饰提升,在草根性上加入“雅”,评剧走向了一个新阶段。据老艺人们回忆,李大钊看了《花为媒》之后,赞不绝口:“似戏非戏,改良评戏,比戏出奇!”

焕然一新的评剧,开始真正跃入知识分子的视野。

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为白玉霜创作《海棠红》、为喜彩莲重排《人面桃花》,著名作家萧军创作《马振华哀史》……知识分子的加入,不仅没有淡化评剧的乡土气息与市井情怀,反而使评剧在“通俗”之上实现“至美”,达到群众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杨香草守孤灯左右为难,我心头千万方寸已乱……”1月21日,北京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20世纪50年代便风靡全国的《小女婿》再次上演。

筱白玉霜饰演的香草自然大方,曾以“我的婚姻我做主”的鲜明态度,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但塑造这个角色之初,筱白玉霜犯了难:用什么行当去表现一个19岁的农村姑娘,又要演出现代青年的感觉?

她试过青衣,太过沉稳;试过花旦,又太娇柔。欧阳予倩启发她用闺门旦试试,“但是得‘化’,现代戏得现代化,用什么程式都得‘化’,否则不行”。

这令筱白玉霜茅塞顿开,最终她以闺门旦为基础,将话剧等的表演手段融入其中,为评剧现代戏表现农村少女形象树立了样板与标杆。

高水平艺术家的指导,让评剧的艺术性得到显著提升,不仅拓宽了评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更树立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典范。

文气和艺术水准大幅提高的评剧,开始参与到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推出了一系列和时代同频、极具思想性的作品。

改编自赵树理小说的评剧《小二黑结婚》,就紧扣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反映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解放区的重大变化。

“在文化名家的精心浇灌下,评剧这朵生命力旺盛的民间艺术之花,积极吸收各种艺术元素,不但保持原有的鲜明本色风格,更凸显强烈的时代性和生活化特色。”赵惠芬表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的发展达到顶峰。新凤霞、筱白玉霜、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魏荣元、马泰等一批开宗立派的人物涌现,评剧唱响全国,许多名戏名段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传唱。

评剧在发展的同时,还不断进行革新。音乐家贺飞与评剧艺术家魏荣元的合作开创了评剧男声花脸这一新的声腔,行业专家参与其中,极大地推动了评剧唱腔的发展。

诚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于是,曾被戏谑为“土疙瘩”的评剧完成华丽变身,跻身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将燕赵之声传唱百年。(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汤润清)

相关

“评剧”得名的由来

评剧最早叫“平腔梆子戏”,关于其为何最终定名为“评剧”,说法不尽统一。

一种说法与吕海寰有关。据传,光绪皇帝的老师吕海寰,对平腔梆子戏情有独钟。一次在评剧男旦鼻祖月明珠演出结束后,他专门来到后台对成兆才说:“你们的戏唱得好哇,有警示后人、评古论今的作用。好比给世人找到面镜子照照自己一样。这重点在一个‘评’字上。”就这样,吕海寰建议将“平腔梆子戏”改叫“评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评剧的叫法出自李大钊。20世纪初,成兆才等人对莲花落进行改革时,大量吸收借鉴了河北梆子的鼓锣点和唱腔,但评戏演唱时用真声,高弦低唱,又不像河北梆子那样走高腔,于是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

而那时京剧也叫“平剧”。评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地方剧种进入城市,使用“平剧”这一称呼,就引发了京剧界的不满。这时,有人出了一个主意,给“平剧”的“平”字加了一个“言”字。理由是京剧是国戏,代表北平就叫平剧,而评剧是民间小戏,反映市井状况,演唱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一个“言”字就成了“评”,这是以评论社会、评书说唱为重的意思。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出主意的人是李大钊。

对于评剧缘何得名“评剧”,不论哪个版本更接近真相,其实都能说明评剧以评见长的鲜明特点。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摄影片《海棠红》时,《大公报》首次使用了“评剧”这一名称,并就此流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它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年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华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文/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