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患者刘叔变清爽了。徐汇区康健街道紫薇园,陈阿姨发现,老伴刘叔怎么都不肯剪的长指甲被护理员修剪、清洁,人也不像之前那么闹腾。陈阿姨77岁了,向街道敬老院申请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让她喘了口气。
75岁的蓝老伯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面部及颈部皮肤肿物切除术。上级医院下沉的专家“坐镇”指导,手术全程仅耗时30分钟。
浦东滨江18号望江驿,一套自助式维修设备一体机为骑行爱好者提供检修服务。在“一江一河”滨水驿站中,“18号”因有奥运冠军钟天使骑行的俱乐部“加持”,别具一格。
今年,将有更多“刘叔”“陈阿姨”“蓝老伯”受益。今天,“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布,全年共安排民生实事十方面34项(共47件)。记者发现,今年的民生实事数量增加并且围绕市民群众所需所盼,推陈出新。比如,新增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项目,更好满足市民居家照护需求;新增打造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便捷优质可及的“适宜外科手术”服务;新增推动100座“一江一河”滨水驿站功能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世界级滨水区服务体系等。
作为上海民生工作的特色品牌,“为民办实事”自1986年启动至今已持续开展40年,共实施1100多项民生实事项目。一大批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被有效解决。有数据为证: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10方面34项(共43件)任务全面完成。评估结果显示,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第三方测评满意度达96.11分,为近年最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网上评议的好评率均超过90%。
上海如何做到?
为民:以“民声”定“民生”
人民的需求指引着民生实事立项。
紫薇园的陈阿姨年纪大了,照顾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伴越发力不从心。但她不愿与老伴分开也不想一起入住机构。这是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市民政局分析、梳理发现,眼下,一些老年群体希望在机构养老,但因多种原因未能入住,现有上门服务又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他们亟需能够延伸至家中的专业照护服务。
让老人在家享受“类机构”专业照护,正是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的家庭照护床位能够供给的服务。
家庭照护床位,上海已有试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规范化。今年,“为4000名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被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是对民之所需的进一步呼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析,从需求方看,家庭照护床位整合机构、社区和家庭的服务资源,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从供给方看,家庭照护床位更大限度发挥了养老机构的专业支撑作用,从“堂食”扩大到“外送”,进一步辐射社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员的收入。
去年夏天,几乎所有“一江一河”滨水驿站都贴上了满意度调查的二维码。市民们在问卷中反馈热烈:驿站功能能否更丰富,部分区段可否增加驿站,标识能否明显,运营时间可否拉长等。其中,市民对丰沛功能的呼声最高——希望增加咖啡和简餐,完善卫生间、直饮水、座椅充电等基础性功能。
于是,实事项目“推动100座‘一江一河’滨水驿站功能提升”有了具体的发力方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市民诉求,推动各区段因地制宜开展驿站功能品质提升。同时,鼓励周边社区、商业团体、公益团体等参与驿站运营,满足市民更多元化需求。
以“民声”定“民生”——在民生实事立项工作中,上海越发注重听取民意。
线上,相关部门通过“上海发布”“中国上海”“随申办”等平台,广泛征集7000多条意见建议;线下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和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复制推广各区深受欢迎的实事项目。记者获悉,在2025年实事项目中,小学加装空调、在轨道交通车站增设公共寄存柜等新增项目,均来自代表委员参事和新闻媒体的意见建议;公园增设儿童友好设施,来自市少代会上少代表的提案建议。
实事:普惠共享也补齐“短板”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
今年,实事项目更注重普惠共享。在市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托幼、安居、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延续和新增了一批需求量大、反响好的项目,不断拓展实事项目的精准性、落地率、覆盖面。比如,连续28年新增养老床位,连续12年开办爱心暑托班,连续7年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持续推进“宝宝屋”扩优提质。
其中,新增“打造40家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值得关注。
2023年,上海启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至今全市有一半以上的社区开展了门诊手术项目。比如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手术室面积约125平方米,有序划分为接待处、更衣室、手术室、清洗室、等候区等多个区域。手术室有两间,分别配备手术床、无影灯等设施设备。不只有硬件设施的配置,门诊手术采用专家带教+社区全科学员跟师的模式,通过上级医院下沉专家,预约的形式开展常见的体表外小手术。
这是打造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的基础。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列入实事项目意味着在整体的项目推进和节点上,相对有了比较高的要求,目前正进一步研究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同质化发展和服务上下对接。这有助于更高效地增强“家门口”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守护居民健康。
此次,实事项目也注重“补短”。一方面,安排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事项目,补齐城市基层治理、“老小旧远”等方面短板;另一方面,关注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等“沉默少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比如,在无碍生活方面,安排了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等4个实事项目,让行动不便人士感受到行动无碍、城市有爱。
让更多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这是上海民生工作的孜孜以求,亦是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