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建的国内海底最大直径盾构隧道——深圳妈湾海底隧道正式建成通车。
妈湾海底隧道连接前海与大铲湾港区,起于月亮湾大道,向北穿越前海湾,止于西乡大道,道路全长约8.05千米,包括地下道路及地面道路部分,主线地下道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均为双向六车道。其中,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隧道右线盾构段全长2063米,包括海域段1100米,是整条线路的控制性工程,采用一台直径达15.53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妈湾号”进行掘进施工。
作为深圳市首条海底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施工难题:
一是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软硬不均地层超50%,全断面硬岩段围岩强度高达193兆帕;始发段穿越深厚淤泥质地层,沉降反应敏感;海域段在高水压环境下掘进,并下穿高透水性海底断裂带。二是海底水压高。隧道位于水下40多米深处,最大水压达5bar,且周边多为上软下硬地层,极易造成盾构机上浮,偏离预设轨迹、盾尾密封失效等问题,施工风险极高。三是隧道直径大。妈湾海底隧道断面大,管片外径超过15米,接近5层楼的高度,施工过程中对设备性能、管片质量、拼装精度、施工组织等要求极高。
为攻克这些难题,项目团队为大国重器“妈湾号”盾构机量身定制了多项针对性设计,创新使用常压换刀技术、刀具实时监测系统、大流量泥水环流系统以及伸缩摆动式主驱动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并大力推进国产智能化建造技术应用。依托中铁隧道局“智慧盾构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全工序施工数据,实现对掘进参数实时智能监控、自动预警,确保了超大直径盾构水下高效、连续、安全掘进,为我国海底隧道智能化建造做出了重要探索。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超前谋划、主动创新,连续攻克了填海区域松软地层掘进、长距离穿越海底高水压软硬不均地层、全断面硬岩地层掘进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在上软下硬地层最高月进尺172米的优异成绩,创下了当时海底大直径盾构机最高日掘进10米的全国纪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造”超大直径盾构机的设计制造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的建设目标。
项目团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深圳生态保护要求,高水准建设泥水处理中心,科学优化泥水管路设计,实现了管内泥浆100%收集,达到了泥浆零泄漏、零污染的管控标准。
妈湾海底隧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深圳路网结构,连接起深圳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通道,兼顾联通妈湾、赤湾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便捷深圳人民交通出行,为深圳交通强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铁隧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