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水东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原编者按
由于九江城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街道规划布局。历史上曾有十多所学校,先后开办于大中路商业一条街上。这种商贸、文教融洽共处的现象,也是百年老街的大特色!
大中路是九江城的商业中心,也是九江的文化教育中心。从东门口至龙开河岸,分布有小学、中学、大学。现将在大中路的各学校作个简述。
柴桑小学
柴桑小学位于今市区大中路689号。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江绅士、前清贡生罗统成创办德化高等小学堂(今柴桑小学前身),当时校址设于府城东街八角石老考棚(清科举考试院)隔壁“五邑宪公所”内。1917年德化高等小学堂迁至旧府城隍庙(今柴桑小学内 。新建一栋占地面积约千余平方米的校舍,改称九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45年冬,第一高等小学堂改称九江县甘棠镇第一中心国民小学。1946年春,又改称九江县浔阳镇第一中心小学。
九江解放后,该校被政府接管,成立九江市第一完全小学(简称市一小)。1954年九江市立第四完全小学(原私立同文小学)撤销,学生并入一小。1955年10月,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各地中小学应冠地名的指示,市一小背面因有柴桑路名,故市一小第一次改称九江市柴桑小学。
编者摄于2023年1月
“文革”期间,柴桑小学先后更名为“九江电瓷厂五•七小学”、“九江市红旗小学”,1978年恢复柴桑小学校名。
建国以来,已知的历任校长有杨光辉、冯锦卿、余云英、张道揆、蔡玉华、屈章勇、黄佩英等。自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建国以来,学校取得了很多荣誉称号。今日之柴桑小学,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1959年,九江市柴桑小学校标。
龙山小学
原翘德小学,清朝宣统二年(1910),九江卫理公会妇女服务部女传道部与日学部,议定在龙山路购地建校,兴办女子日学,主持人梅云英。校址在大中路(今改浔阳东路)今龙山小学处。1928年改称翘德初级小学,抗战时停办,胜利后复校。刚解放时,有学生113人,教员五人,校长洪忠膺,教员胡华贞、周孟莲、张民珍、陈柄浩、张跃华等。1951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改称九江市龙山初级小学。1956年升为完全小学。1992年后,建有一幢规模较大的五层教学大楼,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957年,九江市龙山初级小学毕业照
翘材小学
该校于1908年由卫理公会妇女服务部美国人吴格矩女士创办,原名后街福音堂小学。民国初年,由傅义德女士接办,改称翘材小学,校址在原第二人民医院南门斜对面。抗日战争停办,胜利后复校。这是一所四年制的初级小学。校长熊穆英,教师孙敬文、张翠云、张则威、蔡某某。1951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后,改称九江市湖亭初级小学。
1952年4月,市基督教三自(自治 自养、自传)爱国委员会将空出的恩溢堂(大中路147号背后)让与湖亭初级小学使用。同年9月,改为九江市第三小学分部,不久,分部取消合并到市三小(今东风小学大中路109号,至此,翘材小学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翘志小学
位于大中路388号(原赣北商行对面),于1908年由美国人吴格矩女士创办,原名化善堂日学。民国初年(1912),九江美以会日学顾问傅义德接办,改名为翘志小学。是一所四年制的初级小学。抗日战争时停办,胜利后复校。校长胡美德,教师张励如、陈秀清、何耀南、宋慎修、陈瑞珍等 6 人。1950 年 11 月,经政府批准为九江私立翘志初级小学,1951 年 9 月人民政府接管,改称九江市大中路初级小学,1952 年 6 月合并到市立第一小学(今柴桑小学),学生全部入一小,而校产则全部转给翘材小学使用。
东风小学
位于原大中路 109 号,始建于 1948 年,原名新安小学。创办人吴震东。1949 年 5 月 17 日九江解放,同年 6 月该校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九江市第三小学。1952 年 9 月,接收九江市湖亭初级小学,作为二小的分部,不久取消分部,与二小合并,集中到市三小本部上课。1966 年 8 月,市三小更名为东风小学至今。原学校大门面向大中路,现改为后门,至今,九江市东风小学的校牌仍挂在大中路。现有学生 1800 余人,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
2007年东风小学大门
九江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堂
位于大中路 431 号邮电支局至双峰路 2 号处。1904 年由九江县石门涧人胡昌鹤邀同林继芝、徐秀钧、蔡茂兴、徐庭兰等 4 人,利用原义学旧址筹资设立民办小学堂。1911 年九江县劝学学所接受了该小学。从此由民办小学变成了公办小学。1912 年起实行七年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1915 年初小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画图、修身等 6 科,高小增设读经、格致(物知)、博物、理化等 10 科。1917 年改称九江县模范小学,后又改称九江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堂,迁至都天巷。1922 年将小学堂改为小学校。1925 年将七年制改为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1938 年,九江县教育局决定将第一高小、第二高小两校合并,自此第二高小撤销,统称第一高小。
光华小学
光华小学是光华中学的附属学校。1926 年 3 月 21 日光华中学建校后,校长陆德于 1931 年在大中路西门口段租了一栋大民房,开办了光华小学,任命赵治为校长。建制初小四年级,学生读完初小,可以直升中学预科,免除升学考试,为学生提供方便。
九江市一中高中部
九江第一中学始办于 1902 年,初名九江中学堂,校址设原濂溪书院旧址(今庚亮南路五中内)。1914 年,学校归省接办,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三中学校”,校址依旧。1923 年秋,省立三中实行“三、二新制”办学,由于班次增加,校舍不够,于是,省府将大中路八角石旧试院改作校舍(今龙山小学附近,即考棚),高中部在旧试院上课,初中部仍在原濂溪书院。
1927年春,省教育厅整顿,改组全省学校,将省立第三中学与省立第六师范合并 定名“省立九江中学”,原六师校舍内设省立九江中学初中部和前期师范班,八角石旧试院内设高中部另加后期师范班。原省立三种校舍改为女子部。1927年秋,省教育厅将全省中学一律改组,省立九江中学改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同时将原有的女子部分分离独立,定名为“省立第三女子中学”,校址仍在原书院。省立四中奉令于11月11日开学,并定是日为校庆日。学校仍分初中、高中两部,高中设普通科和师范科,省立四中校址仍在文庙和大中路八角石旧试院两地。
九江一中历史沿革 编者制表
光华中学
创办于1926年3月21日,创办人安徽省怀宁(安庆)人陆德,校址在大中路关帝坡(今171医院对门宿舍区)西。
开始,陆德教会派办的九江圣约翰中学校长。后来美国人高达德任校长,陆德降任副校长,高达德歧视中国人,谁敢冒犯他就被开除。他的主动激怒了圣约翰中学的陆校长及其师生,他们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掀起学潮,与高达德开展了坚决的斗争,一面卷起铺盖离校,一面组织了“退出圣约翰全体学生委员会”。为了寻找就学出路,学习上海爱国师生的经验,推举校长陆德及学生代表赵治(祝平),同奔上海光华大学“取经”,取义“光我中华”,另创光华中学,这便是九江光华中学校名的来由。
当时一无校舍,二无资金,就在圣约翰校舍西边赊租两栋民房、一栋张家大屋房、一栋张家小屋房。得到房东张风竹、经租人郭贴成钱铺的支持,经过短时筹备,学校建成。开学时,开办了8个班,学生百余人。教师水准高,校长陆德,教务主任方应尧、训育主任洪锦文、蒋彝、教员罗晓峰。光华中学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九江圣约翰中学
1916年创办于仓巷(后称甘棠南路),若干年后,迁往大中路关帝坡新校舍(现在的171医院对门宿舍区),美国人高达德任校长,中国人陆德任副校长,有学生近130人。
由于外籍校长高达德在办校期间,经常岐视教师及学生,激起全校师生反抗,于是发生了集体退学事件。随后组织了“退出圣约翰全体学生委员会”,向社会各界发表宣言,坚决要求收回教育权,他们的正义斗争得到了各校学生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反帝热情一再高涨起来。这就圣约翰学校的怒潮,这也是九江人民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退委会”经过同各界商议,一致决定,脱离圣约翰,自办学校。1926 年 3 月 21 日,光华中学诞生而圣约翰中学则奄奄一息,走向“寿终正寝”。
九江光华中学校学生自治会第届全体摄影
益智女校
由城外天主堂司锋、丹麦神父徐赓和创办于 1912 年,校址在今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1877 年天主教在该地创建天主堂医院,旧称法国医院。1882 年 10 月以后,医院规模逐渐扩大,开始办义学,益智女校就在这所义学的基础创办起来的。校长是法籍修女山利姆姆,该校以办小学为主,兼办初中班和职业班,学生较少。
益智于 1939 年与培德男校合并,仅一年以后又单独进行教学,1940 年益智女校与仁慈堂义学合并,并将学校迁至仁慈堂,校址在今庾亮南路,仍用益智校名,益智女校在大中路教学时间为 28 年之久。
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是浔阳道与庐陵道(清江县、永丰县、吉安县等)力争来的。1918 年创办,9 月正式开学,校址在大中路老考棚附近的石家塘,当时是租张凤竹私房上课,校长为九江人谭侃,后改任星子人黄昌枢为校长。开办初期,虽只有两个班,学生百余人,但民房很小师生拥挤,加之光线不充足之原因,黄校长欲将学校迁星子县,遭力九江县政府反对。于是勘定大莲花池文庙(孔圣庙)为校址。于 1919 年 3、4 月份从石家塘搬入到了文庙。
九江陶瓷职业学校
该校前身是颇有名气的中国陶业学堂。该校创立于 1910 年。始为直隶、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合办。校址设于江西省陶业公司饶州分厂内(今波阳县城),创始人为江西省陶业公司总经理康达。民国元年(1912 ),其他几省弃权变为江西独办,校长张浩。后鉴于九江交通方便,商业发达,陶瓷业兴旺,加之省陶业管理局在九江建立瓷厂,该校于 1931 年迁设九江,并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校址设于九江东门口,即现在的 171 医院门诊部以南,直至医院大门对面的一片宿舍。原为一个整体,当时有房舍九栋,原有两层楼房一栋,为教职员工宿舍;有平房五栋,另有厨房、厕所各一。1938 年迁至萍乡,当时校长舒信伟。
九江陶校(原圣约翰中学、今叶挺纪念馆)办公楼
江西省立九江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江西省立九江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该校是九江解放前较有声望的一所省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九江高工原名为江西省立泰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于 1944 年 5 月。筹办人为程昌镐,即建校后的校长。校址在泰和县永阳镇泰和与吉安交界处)。1945 年 8 月迁至浮梁,校名仍为“泰和高工”。1945 年 8 月迁至九江。
为解决校舍问题,泰和高工学校便提出报告,要求将原九江陶瓷学校校舍拨给高工,省教育厅对此方案积极支持,最后通过教育部与军队后勤总司令部协商,终于将 171 医院马路以南的校舍拨给了高工,马路以北的房产仍归医院,1946 年 7 月,泰和高工完成搬迁九江的任务,并正式改名为“九江高工”。
九江高工的学制有两种,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一为五年制,招收不及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先后开办过三种专业,即机械、土木、水利。学生毕业后,由学校向有关部门、单位推荐使用,也可自谋职业。1949 年解放时,有学生 200 多人,教职工 30 余人。江西省人民政府从当时的形势考虑,决定对中专进行调整,九江高工于 1949 年 9 月并入南昌大学的工学院。原校舍由解放后的军医院接收。
九江医专
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 1958 年。校址在大中路考校斜对面。其前身为 1951 年创办的江西省第十三医士学校,1952 年与九江专区医院护士学校合并,成立江西省九江卫生学校。从此以后,该校历经撤并合转更名频繁。至今该校已属九江学院建制大学本科),划归庐峰校区,医专附属医院地址仍在大中路原址。
1959年,九江医专 图源:搜狗百科
【编后记】
本文介绍了一大批在大中路上开办的学校,读者会发现,其中有些学校(龙山小学、光华中学、九江陶校、九江医专等)并不在现在的大中路上。这是因为九江大中路自1929年建成后,西端起于铁桥(一度改为从火车站起),东端止于东门口(今浔阳东路与南湖支路交汇处)。1981年,九江市政改造,对大中路东段进行扩街、劈山、取直,故将新修的从八角石到东门口一段改称为浔阳东路。
浔阳东路不完全与原大中路东段重叠,例如171医院原大门(入口处为叶挺南昌起义纪念馆)前的那条坡道,是大中路的一部分,因此圣约翰中学、九江陶校、江西省立九江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都开设于大中路。
如今的大中路上,学校只有两所了:柴桑小学和东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