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宁波最闪亮的一张历史名片。
天一阁门票价格为30元,学生及60至69岁老人可享受半价优惠,而70岁以上老人则可免费入园。
天一阁,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藏书楼,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历经四百余载风雨,依旧屹立不倒。
范钦一生酷爱藏书,无论为官何处,皆悉心搜集公私刻本,无法购置的则雇人抄录,经史百家,无所不包。他将搜罗到的书籍悉数寄回原籍宁波月湖之畔的故居——东明草堂,而后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天一阁藏书楼。
步入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砖小院,面积约几十坪,窗瓦雕刻繁复,精美绝伦。青苔覆盖墙壁与树枝,高耸的马头墙诉说着古朴的历史印记。
院落中央,范钦手捧书籍的坐像栩栩如生,背后墙上则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堆塑杰作《溪山逸马图》。骏马或驰骋山林,或嬉戏溪边,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据悉,此堆塑以蚌壳灰、稻草灰和泥等材料精心堆塑刻画而成,工艺繁琐复杂,实为罕见。天一阁内,此类堆塑比比皆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院落右侧,一扇小门通往东明草堂,这里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之所。范钦,字尧钦,号东明,故将其书室命名为“东明草堂”,亦称“一吾庐”。东明草堂为天一阁之滥觞,没有它,便没有后来享誉古今的天一阁。如今的东明草堂为1980年重建。
天一阁,亦称宝书楼,取“天一生水”之意,以水制火。此楼坐北朝南,前后开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高达8.5米,斜坡屋顶覆盖青瓦。
一层有六个房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分隔。阁内曾藏书七万余卷,多为宋明木刻本和手抄本,不乏稀有珍本和孤本。
然而,如今的天一阁已不再藏书,那些珍贵的典籍已移至新建的北书库妥善保存。北书库位于入门处范钦坐像左侧,书橱与书籍均按原貌摆放,透过玻璃,可见其中陈列着众多宗谱族谱。其布局管理之精细,堪比银行账表库房。
天一阁前,开凿有“天一池”,与月湖相通,蓄水防火。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曾孙以福、禄、寿为总体造型,用当地海滨和岛上的海礁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尽显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千晋斋前,竹刻对联“石潭白鱼自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出自清代赵之谦之手。其内陈列的晋砖,乃民国时期宁波拆旧城时,北大教授马廉所藏,后捐赠给天一阁。
穿过长廊,步入月亮门,便来到了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眼前豁然开朗,园林内建有百鹅亭、凝晖堂、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等景点。清澈池水与假山、亭廊相映成趣,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倒映水中,错落有致,典雅古朴,如诗如画。
百鹅亭原为祖关山明代墓前的祭亭,后移建于此。其四方顶棚结构精巧,图案雕刻细腻,雍容华丽,乍一看,仿佛木刻而成,实则是一座石亭,仿木建筑之典范。
凝晖堂位于百鹅亭对面,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其内陈列着明清帖石,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明代神龙本《兰亭序》石刻,被学术界公认为存世兰亭序传本之冠,其刻石时间甚至早于绍兴兰亭的那块兰亭序石刻。此外,还有文徵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佳作。
最后,便是以秦氏支祠为中心的近代民居展区。秦氏支祠由照壁、台门、戏台、大殿等组成,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其中,戏台最为华丽,雕刻、金饰、油漆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