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近日,中小学科学类教材高质量建设研讨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介绍了《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进一步听取与会专家意见。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莫景祺介绍,《框架》是在全面总结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教材基础上,提炼形成的教材质量标准。为全面掌握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状况,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展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科学类教材质量分析工作。此项工作历时2年,先后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学5个学科共57套376册教材,普通高中数学、地理(含地理图册)、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个学科44套287册教材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全面分析评估,初步摸清了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现状,教材总体质量较好,但在发展科学思维、培育科学文化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工作团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学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据课程标准和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制定《框架》,旨在发挥引领作用,引导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不断提升,并推动中小学各学科教材质量行业标准建设。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房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等院士和专家学者、教材主编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发言。专家认为,《框架》从“育人导向”“知识体系”“能力培养”“适教宜学”和“兴趣提升”五个层面对中小学科学类教材提出质量标准,对于引导教材编写更加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引领教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专家对加强中小学科学类教材建设,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出了意见建议。
作者:林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