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国的春节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传承,春节到底蕴含了哪些文化,又拥有怎样的魅力呢?在今天上海社会科学馆揭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上,很多有趣的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火红的灯笼高高挂,喜庆的年画贴上墙,走进上海社科馆,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非遗技艺展示区内,传承人们手把手教大家做糕点、捏面人、剪窗花,体验传统新年的习俗。
来自徐汇区秋海棠书法小志愿者服务队的孩子们,现场挥毫泼墨,写春联、画福字,为参观者送上迎新的祝福。志愿者夏梓瑞说,亲手写春联,是一种中国人过春节独有的仪式感。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上,很多和春节有关的有趣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元宵和汤圆有什么不一样?策展人毕旭玲介绍说,汤圆是包的,把糯米和成面团,把馅包在里面。元宵是摇的, 把馅浸湿后,通过不断摇动,让糯米粉裹在外面。南方一般吃汤圆,北方一般吃的是元宵,都蕴含着合家团圆,甜蜜美满的寓意。
馄饨和饺子哪个先有,过年到底是吃馄饨还是吃饺子?这一直都是个有趣的问题。小小社科讲解员 卢莞欣说,在盘古神话里就有"天地混沌入鸡子"这段, "混沌"与"馄饨"读音很相似,所以古人就会在春节这天吃馄饨。馄饨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饺子在元代的时候发展成熟。传承到现代,饺子和馄饨都是春节的美食。
上海社科中心党总支书记徐婷婷说,《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挖掘了传统春节中,对于天文、历法、农业、医学等各个学科的传承,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 同时还加入了接财神、抽福卡、走三桥、过三门等很多受欢迎的互动节目,希望大家能够欢欢乐乐过个年。
整个展览将持续到三月,期间设置了互动打卡、乐趣体验、探展挑战,和预约讲解等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
看看新闻记者: 汤铭
编辑: 汤铭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