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一个小调查:如果一款覆盖全国数千万患者的集采药品被查出质量问题,你猜国家会怎么处置?
我想大部分读者都跟我一样,认为药品质量是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涉及数千万患者的集采药品(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则是极端严肃、极端重要的问题。
集采药品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集中了风险,集中了责任,广大患者和全社会对集采药品生产企业和企业家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那么,作为药品集采的主管机构,国家医保局是怎么表态的呢?
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开回应京沪两地政协委员反映的集采药品质量相关建议时是这么说的:
集采药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医保部门坚决按集采协议和相关制度追究中选企业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取消中选资格、纳入集采违规名单、给予失信评级等。
我再给大家重复一遍,取消中选资格、纳入集采违规名单、给予失信评级等。
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药品生产企业的老板,你公司生产的药品中标了涉及数千万患者的一款药品。这时候你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你可以老老实实保质保量生产
3分钱一片的药的确是可以生产出来的,全厂数百号人吭哧吭哧一年生产40亿片药,拿到1.2亿的营收,一切顺利的话,年底一结算,净利润50万元。
第二种选择,你可以用偷工换料的方式生产
利润不好,总得想办法压缩成本,药品主要原料是不能动歪脑筋的,机器一测就露馅儿了。但好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主要成本并不来自有效成本本身,而是作为辅料的肠溶衣“内衬面料”,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成本是有效成分的2倍以上。如果换成普通肠溶衣,只需要在省级部门备案,成本可以降到50%以下,药品抽检完全可以保证有效成分合格。这样一改,利润立马达到数千万的级别。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改变可能给服用的患者带来更高一点胃溃疡风险,更多一点血栓风险。
那,如果被查出来会怎样呢?按国家医保局的说法,取消中选资格、纳入集采违规名单、给予失信评级……就问你怕不怕吧?
一边是数千万利润的诱惑,一边是纳入违规名单失信名单的风险,就问你会怎么选吧?
我觉得吧,拿这个考验企业家,还是对人性太有信心了。
讲真,我是挺害怕的。
基本常识一向瞎说大实话,为防失联,敬请关注备用号建设性意见
主理人:项栋梁
科学普及、时事评论、美食旅行活动、创新公益活动
关于
「科学普及」
关于
「时事评论」
关于
「公益行动」
关于
「美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