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而承载这些记忆的地方,往往是充满人间烟火的老街。江宁路“劈柴院”,可以说就是老青岛灵魂和记忆的一部分。昔日小巷内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劈柴院的诸多老店,一直为老青岛人津津乐道。
江宁路(劈柴院),1997年
旧时的“劈柴院”可谓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而“劈柴院”名称的由来也是多种版本。早期“劈柴院”的情形类似于现在的早市,后来慢慢出现固定常摊,摊户租下院内的地皮搭建临时木板房,慢慢变成了全天候的市场,餐饮、百货到娱乐逐渐丰满。刘少文《青岛百吟》中有“劈柴架屋”之说,“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 劈柴院之名由此而始。
还有一种情形是青岛后海沿、小港处,多有渔民打鱼停泊,因要在船上烧饭,就需要柴火。渔船出海前要买木柴储存在船上,北京路、河北路这里逐渐形成劈柴市,后来“劈柴院”这个名字也慢慢叫了起来。
江宁路(劈柴院),2019年
在青岛,提起“劈柴院”,可谓无人不知。而问起江宁路,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劈柴院”和江宁路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前者是民间的俗称,后者为官方的命名。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胶澳商埠警察厅废止日占时期的路名,将全市道路重新作了命名,将此处命名为江宁路。
江宁路在被辟为小吃街后逐渐繁华起来,后来其内的院落都习惯性的统称为了“劈柴院”。它的正街有元惠堂、增盛楼、异美斋、李家饺子楼等饭店,还有小酒馆、书店、说书场休闲娱乐场所等。
江宁路(劈柴院),1998年
旧时的“劈柴院”,就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是青岛唯一的一处老百姓和达官贵人都喜欢去的地方。平民百姓喜欢去,是因为那里本身就是个平民市场,吃饭、购物和娱乐都比大鲍岛的商铺便宜。达官贵人愿意去,是因为那里有美味小吃,还可以找“乐子”。
1933年,魏镜所编《青岛指南》生活纪要中描述:
劈柴院,在中山路与河北路之间。院内市场,以小饭馆为最多,鳞次栉比,不下十有余家,家常便饭,此为最宜。其次为水果摊,亦有十余家,各种价值,较别处为廉。故凡久居青岛者,购买水果,皆集于此。
1935年,骆金铭所编著《青岛风光》,和1937年1月,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印《青岛概览》中,对于当时岛城知名的中餐馆做了汇总。从中可以看到多家知名度菜馆,它们同位于江宁路上,就是我们熟悉的“劈柴院”,可见当时的“劈柴院美食街”确实是名副其实。
1946年《民言报》有这样一段描述:
“劈柴院“最初也仅仅是个空旷的大院,早晨有果子市,午后便是平民游乐场——唱大鼓的、说书的,颇为热闹。后来,渐渐有了各样的买卖,房子也陆续建造起来。即以过去的20年来说,这个周围不过几方亩面积的地方,不知成全了多少人,也毁灭了多少人。
江宁路34号(劈柴院),2007年
江宁路(劈柴院),1997年
江宁路(劈柴院),1997年
江宁路(劈柴院),1997年
“劈柴院”不单纯是老青岛眼里的小吃街,也不是单纯的大院,深入其中,其实它的院落形式较为复杂,院中院这种很独特的居住环境也称得上是岛城早期建筑的一个特色。最多的一处院落,居然有三重院,走进去感觉像迷宫一样。
其实,江宁路有12个院,但只有原十号院才是最热闹的,也是当年社会艺人演出的地方,说书的、唱戏的、唱大鼓的,很是热闹。相声大师马三立,著名演员新风霞,著名评书艺人葛兆洪、王宝亨,山东快书代表性人物高元钧、杨立德,琴书代表性艺人李金山、高金凤均曾在此演出并扬名。
昔日“劈柴院”内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可以说,“劈柴院”是青岛最早的商业特色街区,也是青岛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它最为兴旺的时期,是在上世纪的30、40年代,此后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
江宁路(劈柴院)门前,2009年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山路商圈的衰落以及市府东迁带来的影响,“劈柴院”随之逐渐安静了下来。同时,因年久失修,许多院落中原始的木质扶梯损毁严重,成为危房。从2007年至今,历经大小规模的更新修缮,“劈柴院”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青岛历史上最早的“美食一条街”,可以说,“劈柴院”承载了这座城市太多的故事,这也是老青岛的灵魂和记忆。
他的城——吴正中摄影展,换展啦!
时间: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2月28日
地点:平康五里美术馆
策展人:曾泽鲲
【献给青岛的时代记忆】
由芸廷艺术空间、时空图景影像工作室策划,历时三年编辑整理,“我记得:芸廷当代纪实摄影收藏系列”首部出版物《他的城:1978—2024年青岛》上线首发。
图/吴正中
文/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