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12点,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1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的见证下宣誓就职,并发表就职演讲。和2017年比起来,这次就职典礼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因天气寒冷转到室内进行、邀请他国领导人观礼、“科技右翼”势力坐到前排等等,这些,可能都代表着特朗普未来四年的政策变化,但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和第一个任期相比,他会如何处理跟中国的关系。
特朗普宣誓就职瞬间
一、中美交锋复盘
对于特朗普来说,“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词,2018年,就是他发起对华“贸易战”,拉开中美激烈竞争的序幕,这次就职演讲,特朗普从“美国优先”,转到“让美国再次伟大”,聊了洛杉矶火灾、非法移民问题,法律与秩序,新的能源政策,制造业回流,提到了“美国的敌人”。终于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来了一句:“不能让中国拥有运河”。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毕竟在该提中国的地方他没有提,但这可能就是特朗普的策略,用一件小事把中国拉到他的演讲中,既提到了,又没显得过于强硬。
谈到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的中美关系,外界普遍认为的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4月,美方推出的500亿美元关税清单,但其实从2017年8月,美国启动301调查开始,中美交锋就已经拉开序幕。也就是说,特朗普对中国出手,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围绕的所有关键词其实是一个字:钱。
他认为,中国从中美贸易中获利太多,这不行,得问中国索要更多回扣,即加征关税。“贸易战”打响之后,特朗普几次加价,还制造了“孟晚舟事件”,我们则是和美方进行多轮磋商,加上推动转口贸易和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反制,到2020年1月,双方就经贸协议问题正式达成一致。
中美竞争已经持续6年
但随着疫情出现,和美国进入大选年,特朗普及其身边的一众鹰派政客,开始对中国极限施压,围绕香港、台海、南海、科技制裁等问题反复出手,有意思的是,在这期间,特朗普没有进一步上调关税,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已经谈妥,另外也是因为,美国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变得极为脆弱。
二、特朗普的转变
拜登上任后,我们一度认为中美关系会有好转,2021年3月,中美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高层战略对话,然而“我们把美国想得太好了”,拜登这4年,并未放弃对中国的“极限施压”,甚至连特朗普加征的关税都没有取消。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国的经济问题实在太严重了,不从中国多捞点钱,日子过不下去。基于这个逻辑,特朗普未来4年会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就有迹可循了。
特朗普这次竞选,谈到最多关于中国的事,还是关税,尤其是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的言论一出,全球震惊。但与此同时,特朗普也释放不少“对华缓和”的信号,比如邀请咱们去参加就职典礼,在宣誓就职前两天和我方高层通话,和希望在上任100天内访华,拜登四年任期内,可没来过中国。
特朗普希望访华
其实特朗普这个人吧,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人,从他靠马斯克支持赢得大选,组建内阁挑了一批亿万富翁来看,他是希望把美国当成一个公司来运营。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让特朗普更清楚地知道,该怎么跟中国做生意,以及中美关系出问题,美国会承受多大的代价。他第一个任期内,对这一点的感触或许还不深,经过4年的沉淀,很多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可以摆到台面上了。
三、新的4年开始了
比如说,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24年的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两国双向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7万多家美国企业在华创造超过500亿美元的利润,对华出口贸易支撑着全美近100个工作岗位等等。这些数据,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有多密切,也说明了中美合作共赢的前景有多光明。
和第一个任期内不同,这次特朗普身边有“反华鹰派”,也有马斯克这种,我们俗称为“知华派”,和特朗普说要访华一样,马斯克也说,要把他的社交媒体公司开到中国,对于这些潜在的,可能改善中美关系的举动,我们给足了面子,接下来就看特朗普,到底要如何“出牌”了。
中美关系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当然对我们来说,该做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做,比如军事上继续“下饺子”、多来几次“银杏叶试飞”,经济上立足于金砖、上合等国际组织,把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到我们周围。我们的整体实力越强,就容易处理好对美关系,毕竟美西方信奉的就是“均势”策略。等特朗普演讲完,走进白宫椭圆办公室,发现已经无法一口吞掉中国之后,或许中美关系,就能真正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