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学致力于传承优秀语言文化、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满足人民多样化语言需求。语言文字学研究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本期我们为读者整理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与大家相见的语言文字学方向的32本图书,类别涵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民族语与方言、现代汉语理论、应用语言学、集刊与皮书,让我们以书为鉴,与书为友,一起探寻语言文字的奥秘。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敦煌佛经写卷语音研究
李华斌 著
2024年12月出版/168.00元
ISBN 978-7-5228-426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敦煌佛经音写卷有迻录玄应、可洪音义上的注音,有征引传世文献上的注音,也有抄经人自己所作的注音。总的来看,敦煌佛经写卷上的注音不如传世文献规范,受通语的束缚相对较少,更能反映语音的实际变化。本书全面描述敦煌写卷佛经音的状况,分析其注音形式、功能等,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对它作了续校勘,并考证了它的来源,在考证的基础上,将它分为三类,并一一对其进行语音分析,发现佛经音的主体仍是沿袭汉唐以来的读书音系,但反映时音、方音、古音、民族语音、文化语音的现象较多,其中的方音现象与今西北方言关系密切。总之,它们在中古音、方言史等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从身体运动到古文字
张洁 著
2024年7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228-2265-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身体运动到古文字,这是一段何样的历程?史前身体运动与古文字两种看似并无关联的文化形态,在人类文明起源的初期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身体是运动的载体和根本,运动是身体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身体运动是早期人类生活的重要呈现形式,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亦与人类的文明起源密不可分。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古文字,如圣书字、甲骨文都属于象形文字。
基于文字构形和内在逻辑的两个维度,从身体运动到古文字演变的萌芽阶段、初期阶段和成熟阶段,本书讲述了身体运动与古文字形成之间不一样的发展故事。从身体运动到古文字,外在形式上,是身体动作的符号化与简化,从身体的具象到抽象,从身体在场到身体离场;内在逻辑上,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并最终推动了文字符号的产生。文字符号化的一小步,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一大步,而在这“一小步”和“一大步”中,都有史前身体运动的身影。
秦简算书校释
周序林 著
2024年6月出版/138.00元
ISBN 978-7-5228-2637-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现有秦简算书有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田书》(2012~2023年刊布)和岳麓书院藏秦简《数》(2010~2022年刊布),本书校释2023年以前刊布的秦简算书文献。秦简算书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数学在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第一手材料,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具研究价值。本书汇集了2023年以前所见秦简算书文献,把秦简算书置于中国数学史的大背景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在简文释读、简文句读、简文释义、简文今译等方面有新突破,在疑难古算用语诠释、疑难算理算法阐释、疑难算题解读、传世文献讹误校正等方面有新进展。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供中外学者进一步研究之用,可供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用。
唐以前“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蒋志远 著
2024年4月出版/268.00元
ISBN 978-7-5228-1377-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古今字”材料,考察了“古今字”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
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古今字”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古今字”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古今字”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古今字”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以前“古今字”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考察了各家的“古今字”观念。后编是《唐以前“古今字”训注材料汇纂》,逐一展示研究对材料的分析整理成果。
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今字”训诂体式在唐以前的肇源和发展情况,发掘和整理一批长期尘封于诸多古籍字里行间的前人训诂积淀,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此外,客观归纳各家的“古今字”观念及其传承脉络,对于正本清源地描写和完善“古今字”史和训诂学史,以及修正学界长期以来对“古今字”术语以及前人“古今字”研究的某些误解是有益的、必要的。而从古人的论述入手考察他们对“古今字”问题成因的认识,对了解汉语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完善汉字学理论和弘扬汉字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宋元明“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张燕 著
2024年4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1379-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古今字”学术史考察中,宋元明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训诂学的变革时期,所以本论文基于全面收集到的五代、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近10000条“古今字”训释材料来考察“古今字”研究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论文主要有五个部份组成:
绪论部份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目标、方法与指导理论、相关问题的说明和“古今字”研究综述。第一章主要是对宋元明时期“古今字”材料的分析。第二章主要对五代、辽、宋、金、元、明各时期的“古今字”研究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把握该时期“古今字”的发展脉络。第三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宋元明时期的“古今字”材料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第四章主要是对该时期的“古今字”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
本书对于中古时期“古今字”发展演变情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钟韵 著
2024年4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109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立足于相对全面的清代“古今字”资料,力图展现清代“古今字”研究发展的全貌。以汉字职用学理论为指导,以黄生、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王筠、徐灏、孙诒让等为研究典型,来梳理清代“古今字”研究的具体字组、涉及内容、各家观念、发展状况及学术特色,旨在深入理解和说明古人的“古今字”观,对学界之于“古今字”术语及前人“古今字”观的各种误解给予回应。更重要的是,以清代“古今字”研究为切入点,去理解清代“古今字”学术发展与整个语言文字学发展之间的关联,由此分析推动“古今字”以及语言文字学发展的内在动因,思考清代“古今字”研究为今天的语言文字学之学的本质性启示。
近现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全二册)
温敏 著
2024年3月出版/268.00元
ISBN 978-7-5228-1380-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古今字”是传统的训诂学术语,然而在现代研究中,“古今字”的内涵和外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必须尊重历史,从事实出发,全面梳理“古今字”学术史,才能形成对“古今字”的科学认识。本书稿在清以前“古今字”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全面收集的近现代“古今字”字组及述论,深度梳理考察“古今字”在近现代的流变和发展脉络,以“问题”为导向,对产生“古今字”不同观念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和阐释,展望未来“古今字”研究的方向。
天水放马滩秦简文字编
方勇 郝洋 编著
2024年3月出版/328.00元
ISBN 978-7-5228-1755-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年3月,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秦墓(编号M1),同时出土的还有四方木牍及相关文物。《天水放马滩秦简文字编》将天水放马滩秦简全部材料进行截图处理,按照《说文解字》的部首排列顺序把981个汉字字头进行合理编排,从而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天水放马滩秦简的字形结构及其特点,同时字编将学术界以往没有释出的文字及释读错误的文字一并进行编辑处理,方便了学术界对此批秦简文字材料的应用和研究。
《天水放马滩秦简文字编》是集合了先前几种图版的优点,同时参考《书法》等杂志公布的图版,尤其对特别模糊的字形,我们依照秦简牍文字的常见写法进行描摹,并附在图版后面,从最大成度保证了释字的准确性。
古玺文异释研究
李文亮 著
2024年1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228-1805-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古玺文,系战国时期齐、燕、楚、三晋等国玺印上著录之文字。在古玺文考释中有一类特殊情况——玺文异释,即众家对同一玺文在形、音、义等方面形成不同释解。越是争议,越是宝贵,越要求真。著作以古玺文异释为视角,在全面回顾前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厘清古玺、古玺文、玺的基本概念;其次选取异释较多的五组古玺文予以讨论,因印制宜,尝试提出新的释解思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形同义通者作为构件互作、简省(繁化)对比同理推释、相讹反证等考释方法予以总结归纳。
古写本《尚书》异文研究
赵立伟 著
2024年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28-2965-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古写本〈尚书〉异文研究》对古写本《尚书》异文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总结了异文中隶古定古文的构形特点及形体演变通例,并选取部分典型字例进行详细疏证。全面收集了异文中的隶楷异体字形,并从简化、繁化、变异、混同四个方面对这些隶楷异体字作了详细讨论。将字形比对分析的成果与历代《尚书》文本及古注相互印证,用于评鉴历代文本校读和古注得失,并且对《尚书》文本的解读给出倾向性的意见。本书对《尚书》写本用字研究、传世古书用字研究和《尚书》文本研究,都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族语与方言
江西都昌方言语音研究
卢继芳 著
2024年12月出版/188.00元
ISBN 978-7-5228-3770-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鄱阳湖平原是赣文化和原始赣语的重要发源地,沿湖滨分布的赣语被学术界称为“北部赣语”。都昌方言地处鄱阳湖北岸线上,属昌都片赣语,其东部与鹰弋片赣语交界。本书基于作者长期对赣方言田野调查与研究的积累,从方言语音系统、地理差异、语音音变、与周边方言关系等角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都昌境内赣方言语音面貌与特点。
本书从大视角、多维度深入讨论了都昌方言语音特点及特色音变,并结合其他汉语方言探讨其音变的机制与成因,都昌方言与邻近周边各县方言的关系和历史渊源,进而提炼出鄱阳湖区域赣语的区别性特征及都昌方言的独特之处。都昌方言是北部赣语的典型代表,其演变发展中还有鄱阳湖区域地理上横向渗透形成的区域特征,具有丰富的语音层次,其“次清化浊”“送气分调”“古透定母今读边音”“古溪群母今读零声母”“全浊上全浊去归阴平”等方言演变现象在汉语方言演变发展史上有着鲜明的独特性。
数智时代湖北方言语义演化研究
曾妮 著
2024年12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2944-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从语言类型学和地理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语义地图模型和时间地理学理论,集中探讨斯瓦迪士核心词表中前五个躯体动作动词。书中对语义地图中基元间的蕴涵关系算法进行了优化,辅助构建经典的语义地图,并将蕴涵关系进行地理转置,结合词义的活跃程度,推测词义未来可能的地理走向。本成果引进时间地理学中的相关概念探讨分析方言演变问题,将生命线概念、基本事件类型、制约因素匹配到语言研究中,预测词义未来的演变,寻找各种事件类型在方言演变上的体现,说明不同制约下移民个体方言演变的特点。
佤语岳宋话研究
卿雪华 著
2024年10月出版/148.00元
ISBN 978-7-5228-3881-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云南省西盟县岳宋乡岳宋村的佤语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参考语法”的描写方法,并结合语言学基本理论,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写、归纳分析等手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岳宋佤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语音系统的详细描写、词汇构成及内部关系的探讨、各种词类的深入分析,以及短语、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的细致研究。本书不仅提供了关于岳宋佤语的全面资料,也可为佤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闽南方言研究
林颂育 著
2023年12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228-1846-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闽南方言是一种历史比较悠久、发展相对缓慢、流播地域极其广泛的汉语方言,常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本书系统有序地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背景、闽南方言的概貌和特点、闽南方言的研究现状、闽南方言内含的文化价值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本书依托对闽南方言相关知识的介绍,旨在引导读者初步掌握方言记录和方言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操作程序,增强和提升读者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现代汉语理论
汉语条件句的事实性
张莹 著
2024年10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408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采用条件概率的统计方法,更为真实地反映了汉语条件句的事实性情况。数据表明,条件句句法上的一些常用表现形式,比如连词、时间词、否定成分、反问形式、代词等,在推动反事实解读的能力方面有强弱之分,是一个连续统。同时,本书简要探讨了汉语条件句事实性的影响机制,其中时间性、情感性、使用频率、量性、人称等因素有重要作用。
现代汉语准宾语结构研究
王倩 著
2024年7月出版/119.00元
ISBN 978-7-5228-369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存在差异,准宾语的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及物性理论关注小句的综合语法和语义特征。本书以及物性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七类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进行系统考察,发现汉语中的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存在不同的语法、篇章功能表现,“述语+准宾语”结构与“述语+真宾语”结构、“状语+述语”结构及“述语+补语”结构所在小句在篇章功能上存在差异。本书立足于汉语,明确提出了判断及物性特征高低的形式标准。通过全面的及物性考察,发现与典型宾语结构所在小句相比,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有更强的及物性,是本不能出现在动词后的成分能直接出现在动词后充当准宾语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七类准宾语结构的及物性和篇章功能进行考察,本书阐明了准宾语结构与汉语中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状中结构、动补结构等语法结构存在的深层联系,并以及物性为枢纽,进一步探讨了汉语语法结构间的深度关联机制。
现代汉语连动式句法地位研究
赵旭 著
2024年5月出版/149.00元
ISBN 978-7-5228-3618-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句法地位问题是连动式的核心问题,也是汉语语法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本书以事件整合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为依托,对现代汉语连动式的句法地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与重新认识。
本书理论视角独特,采用了近年来新兴的事件整合理论以及系统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考察对象全面,既涵盖现代汉语中不同类型的连动式,也对比了古代汉语以及其他语言中多种多样的连动式;所得结论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
本书在为现代汉语连动式进行精准定位的同时,也有助于丰富跨语言的连动式研究,推动对连动现象本质的发掘。
应用语言学
中东欧国家少数族群
语言权利保障研究
赵洪宝 著
2024年12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228-4157-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语言权利问题涉及对个体或集体语言文化的基本尊重、族群认同的维系、不同族群间语言的平等性、维持和发展多样性的语言生态等多方面内容,是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议题。20世纪,中东欧地区的国家版图及族群结构发生多次重大变化,成为世界上民族成分和语言状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东欧剧变三十余年,该地区的国家在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族群、原联邦国家的少数族群以及国家认定的少数族群语言权利保障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丰富了语言权利和语言规划理论研究,也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带来启示和借鉴意义。
理解与意义:
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
罗燕 著
2024年11月出版/108.00元
ISBN 978-7-5228-4356-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哲学诠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与意义的系统理论。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个体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而展开的,是一个文化感悟、智慧生成和灵魂转向的过程,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建构。本书立足于语文教学论与哲学诠释学的结合点追问语文教学的本质与意义,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文本、师生关系、方法等进行诠释学解读、现实审视和实践探讨,尝试从哲学诠释学的理论框架中找寻语文教学意义世界的回归之路,以期获致某种超越的可能。
在哲学诠释学视域下,语文教学是师生以语文文本为内容、对话互动为手段、意义创生为旨归的主体性生成过程。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在于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生活意义的拓展、审美意义的涵育、文化意义的生成。语文文本理解是教师、学生、媒介同在的实践,是一个自我理解的内向循环和意义社会化的外向循环相统一的视域融合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精神对话关系,对话是对文本中的语言细节、深邃思想、美好德性进行涵咏和领会。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从本体上来说是师生对自身生命情态和意义的一种体验,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能够增强语文教学实践的人文旨趣。
口译中的话语:
分析与重构
邹德艳 著
2024年8月出版/79.00元
ISBN 978-7-5228-3954-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从话语的形式和话语的理解入手,从话语难度、信息权重、信息结构、信息推进等方面探讨口译中的话语分析,从话语生成、话语整合、口译脱壳、口译分脑的角度探讨口译中的话语重构。本书希望提升话语分析与话语重构在口译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发挥其在提升口译表现和效果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语言学习在提升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方面的重要作用。
英汉翻译职业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王静 著
2024年5月出版/138.00元
ISBN 978-7-5228-3020-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传播的今天,译者使用软、硬件工具搜索信息资源已成为笔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搜索因其快速、便捷、高效的优势逐渐替代了查询纸质词典、百科辞典或其他参考资料的行为,并已融入译者的翻译全过程。搜索在翻译问题解决中扮演的协调性、策略性作用在诸多研究者的翻译能力描述探索中均有提及,本研究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探索和描述职业译者的搜索行为和特征,比较译者执行熟悉的常规翻译任务和不熟悉的非常规翻译任务中的搜索行为,以发现译者的知识补偿机制,解构职业译者相关知识的建构行为,并对未来搜索课程或相关培训提出建议和思考。
国际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研究
刘路 著
2024年2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228-2859-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国际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国际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运行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以期加深业内对国际中文学习中社会文化属性、课堂合作学习内在规律的认识,提升课堂合作学习研究的科学性与理论性。在教学实践层面,本书可推动国际中文教师深入理解课堂分组活动的作用与意义,为教师指导留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提供建议,帮助教师在多种形式的课堂分组活动设计中,开展更加符合学习者汉语习得规律的教学活动。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俄语口译研究
顾鸿飞 著
2024年2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2264-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从语篇特征出发,紧紧围绕口译“现场性”和“即时性”特点,突出口译“快”“准”“顺”的质量评价标准,结合西方语言学与俄语语言学对语篇的各自理解,使用大量真实的口译语料,通过对比分析源语语篇和译文语篇,从语言因素、副语言因素和超语言因素三个维度依次研究语篇信息性、连贯性、互文性、语境性、意图性和可接受性对俄语口译过程的影响及译文语篇落实语篇特征的情况,揭示语篇生成和理解的规律,探究译文语篇与源语语篇意义和功能的对等情况以及实现对等的途径,总结归纳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语篇意识的方式方法以及语篇性对俄语口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汉英话语三维空间认知对比
刘静菲 著
2024年1月出版/99.00元
ISBN 978-7-5228-3202-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选题以汉语“上/下”、“前/后”、“左/右”和所对应的英语“up/down”、“front/back”(时间域中为“before/after”)、“left/right”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五大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参照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代空间理论及趋近化理论,结合“三维空间”、“时间域”、“状态域”、“社会地位域”及“语篇”的认知特征,构建了指导本研究的“整合认知框架”,对汉英具象三维空间及抽象三维空间语言表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在对语篇的分析中验证了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着相同的抽象三维认知框架,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整合认知框架”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提出了针对不同题材、不同语境下的语篇所使用的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现代汉语益损者研究:从语义角色到句法实现
余义兵 著
2024年1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3046-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格语法和构式语法,运用普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受益者和受损者语义角色范畴。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考察受益者和受损者的语义特征,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现代汉语中四种不同但关系紧密的益损性结构和构式,第七章探讨现代汉语益损性结构和构式的不对称现象以及产生原因,第八章是结语。
集刊
汉语语言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语言学》编委会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集刊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华勇教授主编的学术性集刊,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设计栏目有汉语本体研究、汉语数字化研究、南方汉语研究、语言学交叉研究等,采用数据统计、理论分析、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大湾区专业联盟的优势,立足于汉语,在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推动语言学及语言学交叉学科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的学术研究,其意义在于为汉语本体及语言学与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汉语及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中国语言学研究
王启涛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语言学研究》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王启涛教授主编,刊载海内外优秀学者对中国版图上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中国语言文字在海外使用状况的原创性、高品质研究鸿文。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王辉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原《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主办,中国知网收录。本集刊以促进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为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增进海内外学术交流,助力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世界华文教学
贾益民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华文教学》是由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于2015年4月出版第1辑。本集刊以提升海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集刊既关注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各国政策、内在规律等宏观问题的研究,又涉及华文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翻译与传播
高明乐 主编
许明 副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协办,编辑部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是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将翻译与传播作为研究重点的刊物,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为翻译与传播搭建研究与交流平台。
本集刊于2020年3月创刊,每年两期,面向国内外征稿,征稿范围包括大家先声、中国典籍外译、传播理论、传播新动态、翻译与传播、中外文化交流、译著评析、翻译研究等。
皮书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4)
王立非 王继辉 主编
蒙永业 刘劲松 韩林涛 副主编
2024年12月出版/168.00元
ISBN 978-7-5228-4474-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年,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突破1982亿元,各类语言服务企业超过124万家,成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及数字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 。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市场篇、区域篇、国际借鉴篇和案例篇五个部分。全面剖析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历程、环境、现状、前景、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聚焦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六大区域语言服务发展状况,分析语言服务八大核心市场及机器翻译与智能语言服务市场,借鉴全球发展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有益启示。抽样调查国内语言服务企业,总结特色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发展成绩,全面展示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为政策制定、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推动中国语言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报告(2024)
李艳 主编
2024年11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4174-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聚焦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产品的供需变化、现状与趋势问题,以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作为重点案例进行调查研究,辅以移动终端的学习软件、在线教学效果调查等;同时,着眼于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播模式与策略,从中医药和语言艺术、跨境电商、大型国际赛事、自媒体平台以及志愿者等方面,深入调查中文传播路径优化问题;在对168个国家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埃及、澳大利亚、巴西进行了重点国别调查研究,从语言产品供需视角为中华语言文化的全球传播贡献策略思考。
策划:佟 譞
编辑:丁曼泽
审校:启 沐
转载自:人文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