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一头连着产业经济,一头连着就业民生。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热门专业的格局在不断演变。特别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推动国家教育体系积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等学科设置,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对于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点。
1月17日,在2025云南省两会第三场两会聊天室,多位政协委员就高校学科调整建言献策。
打破传统模式,提升实践创新力
高校学科改革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融入实践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认为,学科专业最终的出发点,是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必须在教改上真真实实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面学到真东西、得到好成长,在毕业时体现出教育增值的收获。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半年内就可以熟练掌握就业岗位上所需要的相关技能。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1.0版本,是怎么样让学生能够多积累一些经验;2.0版本是让学生在积累经验能力的同时,要让他带着问题去做应用科研、应用创新。学生毕业后,不仅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开放成长的思维,还要有应用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而不是终身依赖学校教授的知识技能。”他说。
李孝轩认为,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应以需求为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雇主导向”使高校的学科专业能够在调整当中变得更强、更有特色。考生、家长在参加高考时的专业选择上,也应当具备预见性,用发展的眼光去考虑学科专业,要考虑这个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
此外,高校学科建设中,专业之间也需要融合。大学教育在培养专业领域高级人才的同时,今后将更注重跨领域、跨学科、多种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具备更多长处和优势,学科专业之间“成群”形成规模和质量优势,学科专业能力上“结队”形成赋能互补,提升综合竞争力。
把一些新兴科学科技融入教学过程
目前,云南省提出开展新一轮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科学布局一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更好服务对接12个重点产业,围绕服务我省12个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激活市场牵引力,推进学科专业结构性更新。
在两会聊天室,开屏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西部唯一一所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先后撤销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动画等9个专业,并新增了4个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与西南林业大学学科专业特色结合比较紧的专业,例如生物医药、林下经济、食用菌科学与工程等。目前,西南林业大学学科专业调整,本科专业从原来的83个调整到71个,学科结构逐步凸显“理工农”三个学科的特色、专业结构占67%。而“经管文法教”这五个方面的学科,进一步把本科专业的数量压缩到了33%。
云南省政协委员、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永勤认为,大学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又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有利于高校特色优势的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学校“林”的特色,西南林业大学在林工融合、林管融合上下功夫,逐步凸显学校的底色和特色,今后很多专业需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来赋能。在现行的本科专业办学过程中,要逐步把一些新兴科学、科技的内涵和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
开屏新闻记者 张扬 朱婉琪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