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便会面对孤独。

“尽管济慈英年早逝,但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以大自然为乐的人,只要还有为美而痴迷的梦想者,他就会永远活下去。”

“筵席会散席,音乐会停止。但温柔讲故事的人,会是唯一留下的人。”

“孤独,也是向美攀登的一道阶梯。阅读和写作,让孤独开出花。”

“在这个世界里,孤独很轻,是一首绵长的诗。”

无数在看完《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后的真实心声在此刻汇聚:这些文字无不在告诉我们,孤独是普遍的,孤独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意味着我们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好好和自己相处,而美和艺术、阅读与写作便是抵抗一切腐朽的堡垒。

就让我们走入这些流淌的心声,让「孤独」慢慢开出花。

小红书@浣小熊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地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没有济慈那样创作诗歌的天赋,或许也没有菲茨杰拉德的文学才能,但是他们面对苦难与孤独的方法,我们依然适用。去阅读,去写作,去热爱生活,阅读与写作真的就是一座移动的避难所。内耗、焦虑、孤独的宝子们,一定要去读读这本书!!


小红书@Bonne Chance

▫️ “尽管济慈英年早逝,但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以大自然为乐的人,只要还有为美而痴迷的梦想者,他就会永远活下去。”

菲茨杰拉德便是其中一位。和济慈一样,两人都在金融危机时为了生存而编写剧本。诗歌和小说的创作,在本就艰难的世界里难以维持生存……

在这本以“平行人生”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双人传记,我们可以体悟到双倍力量的人生意义。这两位浪漫主义的诗人和小说家,都度过了绚烂又短暂的一生。

1821年,济慈因肺结核告别了世界;

1919年,菲茨杰拉德也患上了肺结核;

他们都爱喝酒,在梦想不断破碎的现实里,依旧怀抱着对世间的探索的浪漫之爱。菲茨杰拉德则因酗酒而住院多次,财务状况十分艰难。(想想,能够持续这样打破常规地生活也是真的非常需要勇气)

他们都对自己的作品怀抱着热切的信心,却被现实打击到濒临绝境……但他们依旧不会停止创作,无论是艰难的生活还是身体的阴霾,都无法阻挡艺术的诞生。

他们都是在离开世界后才被时代真正认可,成为数以万计作家的精神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后继之人。


小红书@种树的猫

“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这是济慈的墓志铭。他的名字并非真的写在水上,只要阅读他的诗,它就会鲜活起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穿越时间的遇见呢。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蜜蜂的嗡鸣和燕子的呢喃。就如济慈在《秋颂》里写的:

让蜜蜂以为暖和的光景要常驻

看春夏已从粘稠的蜂巢里溢出

从菜园发出百转千鸣的高声

群飞的燕子在空中呢喃花朵

“美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愉悦。”

美体现在大海、阳光、月亮、树木的阴影中,在宜人的天气和独处的乐趣中,也在……即使是黑夜也会像玫瑰一样绽放。

孤独,也是向美攀登的一道阶梯。阅读和写作,让孤独开出花。


小红书@溯游

“所以你看,斯科特,我永远做不成任何事情,因为我太懒了,我懒得去关心它是否已经完成了,我不想出名,不想受人尊敬—我只想永远年轻,不想承担责任, 我觉得生活是自己的—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快乐生活,以自己乐意的方式死去。 ”

大概作者用普鲁塔克式“平行人生”的穿插手法,将相邻世纪两个闪亮而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联系在一起,更能让读者于里感受到美的文字给予人的“馈赠”。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场及时雨。

两位诗人把对美的梦想勾勒于纸上,哪怕饱受病痛折磨依旧在作品和信件里释放出爱与希望,于是读者轻易窥到了朝气。济慈说:他离开诗歌就无法生存,半天也不行,整天更不行。诗歌对诗人而言,是一场梦,一线生机,也是一种精神滋养。他们不仅从诗里探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对抗孤独与绝望的良药。而我,何其有幸做了见证。


小红书@媛小媛

“啊,给我十年吧!我可以待在诗里征服自己;我可以大有作为,听从我灵魂对我的自己的指挥。

美,是大地鲜活的存在,超越了最美丽的理想形态是精工细作的匠人提炼自大地的万物。

灵性的事物分为:真实的事物,例如日月星辰这样的存在以及莎士比亚的诗句。

半真实的事物,如爱情、云朵等需要心灵的呵护才能完整存在。

“美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愉悦:它的美与日俱增;

它永不湮灭,它永不消亡;为了我们,它永远保留一处幽静,让我们安眠,充满了美梦,健康,宁静的呼吸。


小红书@苏西

“我宁愿过一种感觉的生活,而不要过思想的生活!”

“到新的世界过双重生活?……这样你们居住在高天,也就再度生活在人间。”

“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是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期待一个根本不会来的人,以及试图取悦他人却未能如愿。”

济慈享受孤独,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荷马史诗中,田园抒情诗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他说:

“呼啸的风是我的妻子,透过窗玻璃照进来的星星是我的孩子。我对一切事物之内所持有的极其抽象的观念,扼杀了那些更为分散而细微的家庭幸福。”

然后,他也曾遇见爱情。


小红书@麻薯君

“一切都将逝去,唯有强有力的艺术品才能永恒。”

在这本关于济慈与菲茨杰拉德的传记中,偶遇戈蒂耶的这句话,令我模糊的感受变得清晰——无论是济慈还是菲茨杰拉德,他们都是美的追随者、伟大艺术品的创造者。

济慈和菲茨杰拉德这两个名字,对熟悉外国文学的人来说不会陌生。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英美文学的学生绕不过去的必读经典。

乔纳森·贝特这本双人传记的原名直译是“亮星、绿灯”(Bright Star, Green Light)。

前者对应的是济慈写给恋人芳妮的诗:“亮星!但愿我像你一样坚持——”

而后者则是来自《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望着的那盏“绿灯”——也就是望着他心中的“白月光”黛西。

贝特在开头就声明了如此写作的合法性(至少是有先例可循的)。但这只是写作的可行性之一,要把济慈与菲茨杰拉德联系起来,贝特所做的考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还揭示了将他们二人身上的相似气质。


我就个人主观地说几个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点吧。

1️⃣济慈的诗歌与他学医的经历有一定关系,比如发烧、口渴、呼吸等等医学元素的出现。

2️⃣济慈也会因为大诗人(华兹华斯)对他的《恩底弥翁》的平淡反应而有些沮丧,让济慈更加鲜活。

3️⃣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对泽尔达信件的原样使用。可以说,菲茨杰拉德与泽尔达真的是相互成就!

4️⃣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人物取名相当考究,比如“弗朗西斯·梅拉基”(Francis Merlarky),Francis其实来自菲茨杰拉德自己的姓名(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而Merlarky则是me+larky(爱闹玩的)。他暗示这个人就是菲茨杰拉德以自己某方面为原型的产物。

不过,读完这本书最让我惆怅的是,信件在我们时代的消失。

济慈和菲茨杰拉德留下了大量的信件,这些信件参与建构了他们的一生,留下了爱的词语。

而我们留下了什么呢?那些情意绵绵的词语,或许大多数消失在了电话转瞬即逝的电波中。


小红书@JZ读书

美是永恒的欢愉。

济慈是属于大地的,

是大地上最美丽、色彩斑斓和芬芳的存在。

他/她与美丽相遇,

这份美丽即将凋零;快乐也即将逝去。

他的手永远放在唇边轻轻说着再见。

筵席会散席,音乐会停止。

但温柔讲故事的人,会是唯一留下的人。

菲茨杰拉德,曾站在那文坛的高处。

经历縱情声色、挥金如土的繁华;

受尽从云端跌入尘埃里命运的捉弄。

他在交替的时代缝隙中,

将不同的价值观念激烈地碰撞,

迸发出痛苦的彷徨。

他们,如此相似。

济慈,用诗歌来麻痹悲伤,

从而创造出不为世事无常而遗憾的感觉。

菲茨杰拉德,用酒精来取代写作,

成为他麻痹感官的方式,

使他再也无法感知到年轻时的「绿色幸福」

他们,如此相似。

都无法挣脱爱情的枷锁。

女人的美丽,给他们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经久不衰,却只作为一种记忆而存在。

他们,如此相似。

都生活在一个自由和实验的时代。

然而,一切戛然而至,

皆因着一场漫长而毁灭性的战争而成为作家。

他们,如此相似。

都不断地回到过去。

济慈回到中世纪,他所喜爱的莎士比亚;

而菲茨杰拉德则回到济慈。

尽管相距百年,而他们,却紧密相依。

他们跨越时空的阻碍,终于走到了一起。

我们从菲茨杰拉德的角度来解读济慈;

我们用济慈的方式来读懂菲茨杰拉德。


豆瓣@糖罐子

读完去B站了找了菲茨杰拉德生前录到铝盘上的《夜莺颂》来听,果然,伟大的互联网。滋滋啦啦的小噪音和菲茨杰拉德情感充沛但似乎又很压抑低沉的朗诵如同一种宿命的展演。从前非常喜欢菲茨杰拉德文字中的黄昏之感: “腐朽而美” ,现在愈发感觉到那其中残酷的一面,但仍然无法否认那种美,甚至想起原来读小说时很喜欢的一些句子,以及他那些泛滥的但又精准迷人的形容词。以及英文原名Bright star, Green light 确实是济慈和菲茨杰拉德非常典型的类似寓言的符号了。


·图源 小红书@JZ读书

豆瓣@少女漫步世界

“这是所有文学作品的一个美妙之处。你发现你的渴望是普遍的渴望,你不孤独,也没有与世隔绝。你和大家同在。”在故事几近结尾的时候读到这样一段话,没办法不使人热泪盈眶,并在内心呐喊出一声 “浪漫主义与温柔同在!” 只要这世界还需要幻想和慰藉,那首庄严而温柔的十四行诗,那微妙事物在心底泛起的涟漪,那苍白世界里温热的一杯酒永远都在。


·图源 小红书@媛小媛

豆瓣@四火火火火

双线并行,菲茨杰拉德与济慈命运的双轨线纵横交错,相似的命运轨道中的呼应,同样是在世时受到忽略的创作,死后成为经典,“济慈的不朽是由他之后济慈崇拜者创造的,菲茨杰拉德本人就是其中一个,”菲茨杰拉德以自己所处时代的编年史家闻名,他将所处的时代称为“爵士时代”,他不像社会学家或历史学家那样去记录一战后席卷美国的文化变迁,而是用自己的文学触笔捕捉,小说凝固琥珀,他凝望着济慈,有了想成为诗人的理想,他的一生所写,最终落脚在此,诗歌的目的在于 ‘对美说真话’,艺术可以让人死里逃生,从困倦颓败的日常中解脱出去, 任何一门艺术的卓越之处都在于强烈的震撼,能够让所有不尽如人意的东西,因贴近美与真而烟消云散,所以说艺术是进步的使女,也是压迫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使用,它是逃避生活喘息生机的一座永不坍塌的避难所。


·图源 小红书@苏西

豆瓣@之安

在济慈和菲茨杰拉德两位作者的短暂人生里,阅读、写作是孤独的良药,是对抗绝望的强心剂。他们的人生履历,启示我:作为热爱文学的普通人,作为内向、不喜欢社交的i人,即使 没有厉害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能, 但依然可以游荡在字里行间,去建立自己的独享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孤独很轻,是一首绵长的诗。

留言有礼

看完以上的分享,相信你一定有所触动,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区留下:你对「孤独」的理解或者想阅读《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的理由,留言截止 2025年1月23日 ,我们将从留言中挑选出2位幸运读者送出这本书,陪你度过漫漫的孤独时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