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人。东汉时期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后来离乡到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师从班彪。常游洛阳市肆读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为人不贪富贵,不慕高官。曾做过郡功曹、州从事等小官,因政治主张与上司不合而受贬黜。后罢官还家,专意著述。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汉和帝永元年间,卒于家中。

王充提出“无神论”,构建了相对系统的无神论思想体系,试图唤醒当时的百姓,打破人们对谶纬神学和鬼神迷信的盲目信任,引导人们回归现实,以促进社会生活的正常化。 [29]作为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与发展者,其思想以道家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并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其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

王充的代表作《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分析万物的异同,探讨了宇宙运作、传染病起源、农业虫害起源等科学问题,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著作。

人物生平:

早年家世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王充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

18岁左右, 王充到京师雒阳,在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博览群书而不拘泥于段落章句,由于家贫无书,常到洛阳市肆上读书,过目成诵,因而通晓众多流派的学说。

建武二十四年(48年),王充在上虞县任掾功曹,在都尉府的职位也是掾功曹;后来在会稽太守府任掾五官功曹行事。因为多次谏争与上级意见不合而离去。因隐退闲居,旧友离去,于是创作《讥俗节义》十二篇。又思考人君的政务,因此创作《政务》之书。

明帝永平二年(59年)后,王充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授生徒。王充喜好论辩,开始好似诡辩,最终确有实理。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徙家避难

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徙家避难扬州,至丹阳、九江、庐江。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自纪篇》云“后入为治中”,即本传“转治中”。王充明言“诣扬州,后入为治中”,则“入州为从事”当在此时。

章和二年(88年),王充罢州家居,自免还家。同郡友人谢夷吾上书举荐王充之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之,因病不能成行。

病卒于家

永元年间,王充年近七十,辞官家居,创作《养性》之书,共十六篇。不久,卒于家中。

主要成就:

哲学思想

王充的哲学思想以“气”为核心范畴,认为万物由“气”生成。他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人的知识只能通过感官与外界接触获得,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圣人“神而先知”论。王充的哲学思想具有浓厚的道家自然无为的色彩,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并反叛神化儒学。

文学理论

在文学理论方面,王充提出了以下几点主张:

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文学应“起事不空为,因不妄作”,即文学创作应有实际的社会作用,不能空洞无物。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他强调“外内表里,自相副称”,即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相互匹配。

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创新:王充认为“文有伪真,无有故新”,即文学创作应在继承中创新。

作家的品德修养:他主张“实诚在胸臆”,即作家的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其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的语言:王充认为语言应“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即语言应清晰明了。

教育理念

王充的教育理念强调身心统一,认为人的成长包括身体的发育和心灵的成长。他提出儿童为善为恶主要由社会环境与教育决定,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认为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手脑并用可以使认识更全面。此外,他还提出了优生理论,认为子女的强弱由夫妇“禀气厚薄”决定。

历史观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王充肯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尽管他否认神秘的天命论,但同时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命定论。他的唯物论是朴素的,仍存在不少漏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