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思想已死的漫漫长夜中,生命意义的追求仍可以存在,这就是深藏在你心中的哲学思考。
——金观涛
金观涛的人生是一个传奇,他“20岁去北京,40岁到香港,60岁来台湾”,然而,他的学术历程更为传奇——
70年代,在动荡中,他就逆流而动,开始对“正统思想”的反叛;90年代初,当启蒙受挫后,他用10年时间思考国人陷入“乌托邦陷阱”的缘由;21世纪,面临着集体的彷徨,他提出一种既能解释不同文明演进脉络,又能理解当下的大历史观。
如今,金观涛老师将视野扩展到更宏大的哲学层面,探索现代社会根本的思想困境。《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就是这样一部回答当下政治、科学、哲学种种领域何以遭遇“真实性危机”的最新力作。
“大多数人不去思考或没有能力思考。所谓后真相时代,正是源于人们失去了全面而整体的真实性判断力。”
“今天,我们有繁华的物质文明,但反观人类的心灵,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脆弱、害怕死亡、懦弱和怯于反抗。”
金观涛老师认为:当今真实性的困境,来自对现代科学的迷信。今天我们生活在后真相时代。一方面是信息和大数据泛滥,另一方面是人对真实性的判断力日益狭窄和模糊,所以我们需要真实性的哲学。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金观涛《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全网独家签名版,重新梳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探究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延续前著《消失的真实》提问,应对后真相时代人心浮躁、意义丧失、真假不分的困境,金观涛以哲学视角审视现代科学,回到“什么是科学”的基本问题,回答前沿科技带来的认知焦虑,找到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提供后真相时代里的思想方案。不同文明的超越视野,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重建,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都将在这种新的哲学中获得理解。
自轴心时代以来,寻找真理都是从面对黑暗开始的,今天关于未来的思考都必须敢于正视历史大倒退带来的思想困境,而“真实性哲学”系列,正是金观涛所踏出的第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