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天地熔炉,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
一项项传统技艺、一代代执着匠人,在传承发展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18岁,成年之初,根呷火热拜师学习黑陶制作技艺。其时,想法很简单,只为谋生计——只要吃得苦,就可吃饱饭。
根呷火热在研究黑陶创新之作
41岁,步入不惑之年,根呷火热已经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格麦宿传统土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此时,想得更长远,黑陶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要让这门技艺能够发扬光大。
二十三年如一日,根呷火热用点泥成金的执着,赋予泥土生命、成就精彩人生。
壹
朴素愿望 『陶唤』初心学技艺
麦宿黑陶,是火与泥的艺术,堪称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在岁月长河里,这门古老的技艺没有被时光一点一点蚕食,而是使劲摁进人们的记忆里。
排列成行的泥坯
可对于乡野的人来说,这门手艺也许没有重大的意义,却有着现实的需要。那就是这门手艺能够予人以生存依凭、可创造生活的经济来源。
学门手艺,填饱肚子,这是出身贫寒的根呷火热学习麦宿土陶技艺的初衷。
1983年,根呷火热出生在德格麦宿一户贫困农牧民家庭。儿时的记忆,总是吃了上顿愁没下顿,每天都是在饥饿当中度过的。
有一次,根呷火热发现居住的旧藏房的泥墙中有一个老鼠洞,里边能隐约看见老鼠不知从何处找来的麻花。于是,他顺着洞口不断掏呀掏,花费大半天时间才将麻花掏出来。虽然麻花早已变质变味,但他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出于生活所迫,18岁时,根呷火热决定前往扎堪仓黑陶工坊扎西南江处学习黑陶制作。为何要学习黑陶制作?根呷火热有着一个朴素的愿望——学习一门技艺,改善家里生活。“制作黑陶原材料成本低,只要肯出汗出力,就能挣钱吃饱饭。”根呷火热说,“麦宿的祖辈就在制作黑陶,我觉得学习这门技艺也适合我。”
尽管学习黑陶制作学费全免,但学员需要自己带干粮。于是,全家只有节衣缩食,忍饥挨饿,让根呷火热每天带上全家口粮去学习。母亲又去四处打零工,给全家人找点吃的。
前来学习黑陶制作的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工坊时常会发点肉给大家改善伙食,每次根呷火热舍不得吃,总是假装吃,然后趁大家不注意,偷偷装在藏装里带回家和一家人分享。
回忆过去,根呷火热总是唏嘘不已,感叹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有一次,他和爱人包饺子吃,有牛肉馅,有猪肉馅,突然间想到过去的生活的不易,根呷火热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
根呷火热在工坊前后学习了一年多时间。为了能尽快学会技艺,尽快挣钱养家,尽快改善家里生活条件,他比其他学员要刻苦得多。因为他知道学好了技术,才有本事挣钱。
可原本看似简单的技艺,真学起来,却是历经艰辛。取泥、晒泥、筛泥、发泥、打泥、玩泥、制坯、烧制、出窑……一整套技艺流程,需要经过无数次实践。熬过多少日夜,经历多少失败,根呷火热早已无法计算。他表示,那时候自己一心扑在制陶上,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做出一个满意的产品,自己从早到晚不断研究实践,有时甚至熬到深夜一两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的根呷火热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无论是配料,还是拉坯,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得心应手。
“技艺的成就并非天资,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一个刚谙世事的青年,在沉重的现实中携黑陶负重前行,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在制陶的路上,他为着朴素的愿望,毫无矫饰,绝不做作,揉土造器,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子里,他用泥巴与火博弈,用火的热度赋予陶生命,飞舞的火痕记录着他与火神博弈的历程。他学习传统黑陶,他期盼的是幸福的生活。
坚持终将美好,努力终有回报。根呷火热是幸运的,他不仅学会了技艺,也收获了爱情,与邻村同来学习黑陶制作的泽仁翁姆相识相爱,结为人生伴侣,并成为他今后最得力的助手。
贰
迎难而上 『陶尽』艰辛谋发展
冬季,是大家修养之时,却是根呷火热忙碌之际。他趁冬闲之时到远处挖土,人背马驮运回,晒干之后与矿石材料打磨成粉。原材料备足,开始作业,和泥、造型、晾干、打磨、烧制、洗净……
日复一日,每个流程一丝不苟。根呷火热重复着黑陶制作的每个步骤,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年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条件也逐渐发生变化,以往学手艺吃饱饭的朴素愿望已经实现,根呷火热在谋划着——建立一间属于自己的工坊。
建立一间自己的工坊,是根呷火热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心愿。建工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购买土地需要十万元以上的费用。对于根呷火热刚有起色的家庭来说,这无疑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根呷火热手中除了几年来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三万余元钱,缺口还很大,只有靠四处借钱、银行贷款来凑土地款。分钱难倒英雄汉,根呷火热为筹款愁白了头,在筹款那段时间,他常常整晚睡不着,等家人都睡下了,他深夜两三点来到准备建设工坊的那片土地。望着这片承载希望的土地,根呷火热愁眉不展。
过去穷怕了,根呷火热的母亲担心根呷火热建工坊带来二次贫困。她反复劝他,只要有活干,能够养活家人就行了,就别建工坊了,如果黑陶卖不出去,到时还不上借来的钱和贷款怎么办。
“心大,踏踏实实挣了个工钱不好吗?”“何必背债过日子,现在不好吗?”“不晓得自己斤两,野心不小!”……不管是好心的规劝,还是轻慢的的嘲讽,种种声音像无数把锋利的刀子,随时有可能熄灭根呷火热梦想的星星之火。
但他的信念是坚定的。“我不知道自己会输会赢,但我依然会去做,而且无论如何要把它坚持到底。”血气方刚的根呷火热顶着重重压力,要把谋生的职业变成自己追求的事业。
“如果当时我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我相信只要坚持,或许就会成功。”根呷火热说,就是靠着这种信念,不断追求心中的目标,才最终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根呷火热的坚持下,买了地、砌了墙、建了房,一个简陋的作坊历尽艰辛建立起来。建成那天,根呷火热这个铁血男儿落泪了。雨雪飘飞,寒风凛冽,他的内心却热烈滚烫。
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与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开展,2017年,德格县建设“扶贫车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在政府的帮助下,根呷火热黑陶工坊进行了重建。宽敞的空间、明亮的采光、完整的设备,与以前的简陋工坊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再经受风吹雨打、不再担心日晒霜冻,让他和其他匠人得以在工坊里专心制作黑陶。
泥火技艺,烟火人间。一个个造型典雅、古朴大方、经久耐用的黑陶器物烧制出来。器由心生,如镜子般,器之形真实地反映着人的内心。忠心化气,匠心作魂。命陷沧桑里,器从茧中生。黑陶制作技艺成为麦宿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已不只是储酒、盛水、存物的器物,而是承载乡愁的“麦宿名片”。
叁
守住匠心 『陶领』乡村创新路
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然而,任何文化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更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连接人民群众,才能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传承保护与守正创新并不矛盾。在政府的支持下,根呷火热和麦宿其他匠人到沿海大城市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根呷火热认为,每一个代表性传承人应该将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应守住匠心,将这门技艺持续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融入更多艺术元素,提高工艺水平、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根呷火热对黑陶制作更高的追求。
找准定位,谋求创新。根呷火热大胆地尝试,想方设法丰富黑陶用品,只要生活上能用的,他都要制成黑陶。创新之路充满荆棘,花了几个月精心制作的第一批作品,却全部烧坏了。除了人工和原材料费用,还损失了不少钱。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个爱陶如命的年轻人越挫越勇。他重新备货、制作、烧制。终于,一件件黑陶艺术品成功出炉。
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黑陶被做成咖啡杯、花瓶、香炉、功夫茶具、烛台、火锅、灯罩、首饰等,许多黑陶制品在过去是未曾有过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客户纷纷在根呷火热工坊下订单,其中上海一家高档餐厅,还在根呷火热黑陶工坊专门订制全套餐具和灯罩。一件件精致小巧的黑陶制品应运而生,“老物件”被重新赋予了新的价值。
正是有着这份难得的情怀,让根呷火热一边致力于创作,一边加大土陶技艺的宣传和推广。借助“网络之手”,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宣传,根呷火热积极参与外地展销,2023年订单就已经达到20多万元。目前,工坊吸纳固定的14名匠人制作黑陶。
工坊名气越来越大,不断有各地学员前来学习黑陶制作。“只要大家愿意学,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或者是外国人,我都愿意教。”根呷火热说。目前工坊已有40余名学员毕业,学员来自成都、北京、上海等地,还有来自法国的学员。
工坊越来越火,作为甘孜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宿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妻子泽仁翁姆也从最开始的反对,到现在全力支持。她说:“那时错怪他了,根呷火热的眼光看得比较远。”
根呷火热的儿子让西绒布多吉在县城读书,戴着一副眼镜,说话细声细语、举止斯文,他从小就对黑陶制作感兴趣,现在已经可以制作简单的黑陶。根呷火热反复教导儿子,小时候自己没上过学,要儿子要多读书,这样才有见识,才有利于黑陶发展。
目前,根呷火热正积极建设展览厅,内部展示架已经全部搭建完毕。“这样我们做了新产品,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让客户能有更多的选择。”根呷火热说。
坐在根呷火热工坊外的草地上,根呷火热用两只粗糙的手热情地给大家倒大茶,切风干牦牛肉,反复叮嘱我们要多吃一点。他说,“其实现在的生活我都非常满意了,对比过去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对于过去的苦难生活,根呷火热从不抱怨,他总是认为只要自己够努力,生活总是会好的,这种对幸福的火热追求,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从单一的创作升级到“创意+展示+交流+培训+销售”的多业态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产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熟化”和“活化”,不仅成为人们记忆符号,也成为生活符号,避免这些宝贵的遗产被湮没甚至消失。
老树新枝,如果凡事都强求一律,不去鼓励革新创造,世间又哪会有百花齐放万物生长的春天。坚守了二十三年古老技艺的根呷火热正在改变,不拘泥表面形式,而是执着于心灵间的烛照,把手中技艺做得更好。根呷火热让非遗“活”起来,让“久居深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喜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非遗的内在活力,挖掘外在潜力,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全媒体记者 :陈杨 谢臣仁 文/图
编辑:杨雪
责编:毛莉泓
校对:黄星洁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