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9日)上午
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在南京隆重开幕
省长许昆林
作政府工作报告
翻开沉甸甸、高含金量的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里面有哪些实打实的徐州元素
在这份工作报告中
又体现了怎样的“徐州力量”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报告原文
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达到万亿级规模,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了带动和支柱作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看徐州
202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经济总量再上一个千亿元台阶。
我们坚定向“新”而行,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首期三年建设计划顺利完成,“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800亿元,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第34位。
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锚定“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主攻方向,深入实施11项重大事项行动方案,推进徐州科创圈建设,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合作平台增至98个,国家层面出台区域协同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中心城市发展纵深不断拓展。
报告原文
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看徐州
实现进出口总额1146亿元,新增外贸企业600家,服务贸易额增长28%,中欧班列货值增长52.6%。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2%,落地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5个,新增省级外资研发中心3家,中德工程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
成功举办2024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活动。
报告原文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累计14个、总数全国第一。
看徐州
产业强市步伐持续加快,产业集群实力不断壮大。调整优化“343” 新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机制,高端纺织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4%,集成电路与ICT、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均突破500亿元。
净增“四上”企业1670家,4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跃居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第34位。
获批省级智能制造工厂和车间56家、星级上云企业719家,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家,徐州重型机械入选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5家。
徐州高新区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报告原文
累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9家高新区进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50强。
看徐州
云龙湖实验室成功去筹转建,省概念验证中心启动建设,获批省碳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
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9家,入选省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33家。
报告原文
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两增一稳”,总产762亿斤,又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编制完成1.1万个村庄规划,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330公里,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41个。
看徐州
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到101亿斤,创历史新高。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9.8%,落地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62个,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新建改造省级绿美村庄42个,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1个。
报告原文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城镇新增就业143.0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6万元和3.2万元。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12类55件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完成。
看徐州
44项年度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发放稳岗返还等补贴6.6亿元、就业贷款121.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成功自主创业2.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增长5.5%。
报告原文
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强生育支持和普惠托育服务,新增托位数超3万个,建成老年助餐点8000余家。
看徐州
完成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新建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50个,创成5所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报告原文
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接待境内外游客超10.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万亿元,分别增长15.8%和 11.5%。
看徐州
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建设稳步推进,文庙·东方街区开业运营,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速均超20%。
引进首店266家,网络零售额增长25.5%,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在2025年的重点工作中
还有这些关键词
与徐州紧密相关
稳增长
报告原文
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挖掘内需,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看徐州
积极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
接续开展“淮海新消费”主题活动,加力推进汽车、家电家居、智能终端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净增限上贸易业企业500家,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
繁荣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首发经济,落户区域首店行业首牌100家以上。
丰富美食集市、深夜食堂等场景,形成更多“名菜”“名厨”“名店”,打造“品味徐州”餐饮品牌。
打造双向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江苏东西双向开放门户。
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面打造“水运徐州”,争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全年开行中欧班列420列以上,铁水联运量增长15%。
培育7条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落地苏豪金属交易中心,新增外贸企业200家,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10%以上。
新质生产力
报告原文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产业培育力度。大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看徐州
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净增规上工业企业600家,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
提升“343”创新产业集群实力,着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工集团国际化收入占比达到50%,力争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600亿元。
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推进低空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空港开发区发展低空制造产业,拓展物流配送、智能巡检等应用场景。
实施链主企业领航、高成长型企业培优行动,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
全面深化改革
报告原文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看徐州
一体抓好营商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畅通民营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打响“政企交融汇”“作风会客厅”品牌。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全年净增“四上”企业1500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4%以上。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报告原文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支持紫金山、太湖、钟山、云龙湖实验室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
看徐州
突出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实施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工程,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企业研发支出增长10%。
建成云龙湖实验室国家重大仪器基地,重组新建省重点实验室。
实施工程机械技术需求“揭榜挂帅”,创成国家级高端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
一体化
报告原文
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强化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对接。推进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加快徐州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看徐州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共建徐州科创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做强徐宿、徐淮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构建政务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深化区域警务一体化协同发展,“跨省通办”事项达到900项以上。
乡村振兴
报告原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看徐州
深入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1%。
聚焦“5+N”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新招引5000万元以上“加新高”项目40个,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规模增长5%。打响“农香徐来”品牌。
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电商直采、冷链宅配等新模式,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
稳步建设和美乡村,新增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个。
绿色发展
报告原文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看徐州
持续抓好10个“国家山水工程”项目,年内修复废弃岩口25处、治理采煤沉陷区4000亩。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绿化造林2.8万亩,新建改造省级绿美村庄40个。
推进骆马湖环湖生态缓冲带和大洞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深化南泗湖陆域协同治理,建设“幸福河湖”150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840公里。
文旅融合
报告原文
久久为功提升文化影响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看徐州
推进“学雷锋榜样、做徐州好人”“德耀彭城”“文润少年”主题实践,打造“诚信徐州”“尚德徐州”品牌。
加快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示范段更新建设,深入挖掘提炼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抓好状元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黄楼公园环境整治、饮食文化博物馆建设,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塑强“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新增规上文化企业40家以上,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力争旅游总收入超1100亿元。
幸福感
报告原文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
看徐州
实施就业促进十大行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建成市级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万人。
深化创业导师团基层行活动,支持自主创业1.5万人。
建设生育友好型、老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措施,新增普惠性托位4000个,建成社区长者食堂52个,改造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40个,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服务试点,打造“徐享顾养”品牌。
使命在身 号角吹响
2025年徐州将坚决扛起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作出更多徐州贡献
徐州广电编辑 | 蒋莉 黄雨桐
一审 | 朱宸昕
二审 | 张清 孙剑
三审 | 王经波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