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新闻报道,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欧盟对中企调查构成贸易投资壁垒,引出中方反制话题。
欧盟理事会(资料图)
近年来,欧盟以《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为幌子,对中国企业进行所谓的调查,这实则是一场赤裸裸的贸易打压行动。在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多个行业,许多中国企业都深受其害。
据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相关中企被迫放弃的投标项目价值约76亿元人民币,其他受影响项目价值超80亿元人民币,此外,投标保函损失、赔偿费用、额外支出的合规费用等,合计也超过亿元人民币。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使企业前期投入付诸东流,还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增加等问题,进一步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投标时陷入了两难境地,正常报价竞标,会被说价格低有补贴而被排除在外;提高报价,又会被认为没竞争力而被淘汰。欧盟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主观臆断就将中国企业排除在项目之外,甚至还会采取拉黑、罚款等手段进一步打压。
欧盟理事会(资料图)
面对欧盟的不公平调查,中国商务部于2024年7月10日发布2024年第28号公告,决定就欧盟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机关先后前往受影响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详细核实欧盟调查的相关做法,与企业深入交流,了解企业遭受的具体影响和相关损失。同时,还广泛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壁垒调查评论意见表等方式,收集各方利害关系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3%的参与答卷的利害关系方认为,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调查对中国企业、产品和投资进入欧盟市场造成了限制或阻碍。基于充分的调查和确凿的证据,商务部认定,欧盟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中方的这一行动,向欧盟以及全世界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有能力、有决心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不合理的贸易限制和壁垒,将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中方的反制措施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在贸易领域,中国可能会对来自欧盟的相关产品或服务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以平衡因欧盟贸易壁垒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损失;在外交层面,中国会继续与欧盟进行沟通和谈判,要求欧盟纠正其不合理的做法,恢复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在国际舆论方面,中国会通过国际组织、媒体等渠道,揭露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径,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欧盟理事会(资料图)
欧盟内部在对华经贸政策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成员方,已经认识到盲目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会对欧洲自身的市场和车企等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德国等国的企业与中国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中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市场,一旦中欧贸易关系恶化,德国等国的企业将面临失去中国市场份额、供应链受阻等问题。
然而,欧盟部分国家仍然选择配合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业加征关税,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关税等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但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欧盟这种不顾内部反对声音,执意配合美国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让欧盟自身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互利共赢的,过去,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技术引进地。但近年来,由于美国的影响以及欧盟内部部分势力的错误决策,中欧经贸关系出现了波折。
欧盟理事会(资料图)
如今,中方果断出手给欧盟“定罪”,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之举,这也为中欧经贸关系敲响了警钟。欧盟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华经贸政策,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回归到公平、公正、合作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才能继续健康发展,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同时,中国也会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任何企图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破坏公平贸易环境的行为,都将予以坚决回击。中欧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不仅取决于中方的努力,也需要欧盟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在2025年这个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人们期待,中欧相向而行,增进对话和理解,减少冲突与分歧,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
中方希望欧盟能冷静思考,听取中方的诉求,拔掉阻碍贸易投资的“刺儿”,双方坐下来重新制定规则,让企业能放心大胆地做生意。若欧盟能改正,未来中欧在新能源、科技、环保等诸多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一起开拓市场,共同发展。
欧盟理事会(资料图)
总之,中方对欧盟的贸易壁垒行为绝不姑息,坚决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期待欧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回归理性,与中方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各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欧盟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