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非遗之美、民族之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纺织非遗课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研究方向。”青岛大学美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晨说。
近年来,青岛大学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将非遗传承融入课堂教学,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非遗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作用,弘扬美育精神。
在纺织服装学院里,一个由缂丝工艺制作而成的精美二维码格外引人注意。扫描二维码,就能通过“纺织拾遗”公众号走进纺织非遗的“第二课堂”。课程总结、作品展示、日常美育体验……这里承载着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闫旭和学生的课堂印记。
2021年,闫旭开设了纺织非遗课程。为了教学实践,他不断地收集实物,甚至自费3000元购买了一台老式缂丝机。签到时,闫旭会随机奖励点到的学生一个纺织非遗小物件,让这些非遗小物件被真正地用起来。出于“从‘学非遗’到‘用非遗’”这一教学理念,闫旭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带领学生研究缂丝工艺。他教授的两门课程也成为学生口口相传的“神仙课程”。
学校重视对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建立教学型的民间工艺美学馆,开设民间美术、传统纹样等课程。同时,定期举办非遗展览、非遗大讲堂等活动,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园、到课堂,引导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
手指轻轻捻动丝线,针线描绘出绽放的花朵、歌唱的花翎鸟……在历史学院,深耕隋唐服饰史领域30余年的教授纳春英将研究反哺到“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教学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她在授课时加入非遗刺绣、蓝染等实践环节,让课堂“活”起来。
此后,有一些学生与奶奶、母亲深入交谈,共同完成刺绣作品;还有一些学生能够大胆下针、用色,在课堂中逐渐打开心扉;还有部分男生也喜欢上了刺绣,打破了关于传统刺绣的性别偏见……截至目前,这堂课已产生300多幅刺绣作品和上百幅蓝染作品,也入选了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还坚持非遗课程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服务社会。中国服饰史课程团队与青岛市城阳区文旅局合作,扩大实践项目的种类;历史民俗学课程团队深入青岛市韩家民俗村、田横镇等民俗文化区调研,挖掘非遗资源……
“我们坚持将非遗课程与‘大思政’紧密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术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校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建波说。
近年来,青岛大学获批非遗相关课题立项20余项,教科研获奖10余项,专著多部,论文30余篇……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非遗传播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美育在青大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8日 第02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淼 通讯员 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