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展示了人体体液分布的基本生理特点,并通过不同类型输液液体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帮助理解各种输液策略的作用和效果。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欢迎批评指正。
图中数据的临床启示
这张图生动地展示了不同输液液体在体内的流向和分布情况。它突出了人体液体分布的生理特点以及输液治疗中的关键原则,帮助临床医生在液体管理中进行科学决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液体治疗的目标
(1)补充液体丢失:选择适当液体补充丢失的体液类型(如血浆、间质液或细胞内液)。
(2)恢复血容量:急性血容量不足时,应优先选择快速扩容的液体(如生理盐水或胶体)。
(3)维持平衡:在长期治疗中,应考虑液体分布对内环境的影响,避免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2.液体监测与调整
(1)监测指标:血浆渗透压;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尿量、电解质水平和酸碱状态。
(2)调整策略:根据患者的动态变化,适时更换输液类型或调整速度。
图中不同输液的分布与分析
输注不同类型液体后,其在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之间的分布取决于液体的张力、电解质成分及体液屏障的特性。为方便理解,以下液体以1000 ml举例进行描述,关于相关ICF与ECF的基础内容将在后文进行补充。
1.5%葡萄糖液(Glucose 5%)
性质:等渗液体(osmolarity≈278 mOsm/L),但葡萄糖被细胞迅速代谢后,实际成为低渗液体。
分布:
细胞内液(ICF):约600 ml。
细胞外液(ECF):约400 ml,血浆和间质液按比例分配。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全身脱水(如高渗性脱水),因为它能够有效进入细胞内补充液体。
对血容量扩充效果较差,不适用于急性低血压或休克患者。
2.0.18%氯化钠+4%葡萄糖液
性质:低张液体,含少量钠(Na⁺)和葡萄糖。
分布:
细胞内液(ICF):480 ml(大部分进入细胞)。
细胞外液(ECF):520 ml,血浆约占94 ml,其余部分进入间质液。
临床意义:
用于轻度脱水或维持输液。
低张液体可能导致细胞水肿,因此在脑水肿或颅高压患者中需谨慎使用。
3.0.9%生理盐水(Saline 0.9%)
性质:等渗液体(osmolarity≈308 mOsm/L),含有钠和氯。
分布:完全分布在细胞外液(ECF),其中血浆约占180 ml,剩余部分进入间质液。
临床意义:
常用于急性血容量不足(如出血、休克)的液体复苏。
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4.平衡晶体液(Balanced Crystalloids)
性质:等渗液体,成分更接近血浆(如乳酸林格液)。
分布:完全分布在细胞外液(ECF),其中血浆约占180 ml,剩余部分进入间质液(约820 ml)。
临床意义:
用于液体复苏,比生理盐水更适合大出血、创伤或术后患者。
平衡的电解质成分可避免因高氯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5.胶体液(Colloid)
性质:高分子溶液(如白蛋白、羟乙基淀粉),主要滞留在血管内。
分布:主要进入血浆.
临床意义:
强效扩充血容量,适用于严重低血压或低蛋白血症患者。
需要注意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并有出血风险。
基础知识回顾
一、人体总液体分布概述
人体液体约占体重的60%,以一个70 kg成年男性为例,总体液量约为42 L。体液分为两个主要区域:ICF和ECF。
1.ICF
总量:约25 L,占总体液的60%。
分布位置:位于细胞内部,受细胞膜限制。
功能:提供细胞代谢和生化反应的环境。
主要成分:
钾(K+):主要阳离子,参与维持细胞电位和代谢。
磷酸根(PO43-)和蛋白质:主要阴离子。
2.ECF
总量:约17 L,占总体液的40%,包括以下部分。
血浆(Plasma Volume):约3 L,位于血管内。
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约8 L,位于血管外组织之间。
骨和结缔组织液体(Bone and Connective Tissue):约5 L。
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约1 L,包括脑脊液、眼房水、滑液、消化液等。
功能:血浆负责维持循环系统的液体容量;间质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3.细胞膜与毛细血管膜的分隔功能
细胞膜:分隔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对水分和溶质的选择性通透性,使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维持动态平衡。
毛细血管膜:分隔血浆和间质液。胶体分子如白蛋白等通常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起到维持血管内液体静水压的作用。
二、体液分布的调节机制
1.静水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平衡
静水压推动液体从血管向间质转移。
血浆胶体渗透压通过保留液体在血管内维持血容量。
2.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调节
液体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取决于渗透梯度(主要由钠、钾等离子决定)。
低渗液体可引起细胞膨胀,高渗液体可导致细胞脱水。
3.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生成控制体液总量。
内分泌系统(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出处:重症学习、围术期医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