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之前,一趟动卧(D961)首发开行,夕发朝至,搭载了一车奔赴于成都与深圳之间的“商旅者”“生意人”。
10日之后,一组投促活动重磅开启,签约无数,承载了成都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并进的新期待、新未来。
新年伊始,干字当头,相距三千里的蓉湾呈现出高频合作的态势。从动卧开行到合作加码,从交通互联到产业互联,双向奔赴间,机遇正源源而生。
▲从广元始发经成都东至深圳北的D961次卧铺动车组列车到达深圳北站
看动卧,首发之日即满座;
看合作,1月13日至17日期间,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共计开展了16场活动,数百家企业聚集,仅16日的一场投资推介活动,就签约了3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超265亿元。
蓉湾互联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就比如原创药领域的“先行者”——微芯生物。10日前,其成都子公司的骨干员工搭载动卧D961赴深圳参加例会。10日后,董事长鲁先平则在深圳参加了“携手湾区 共创未来”2025成都(湾区)投资促进活动。而就在上个月,其在蓉加码布局的创新药基地项目也已在成都彭州开工。
这是蓉湾携手的具象表达,却只是一页小小剪影。意味着创新要素、产业要素的加速流动。
企业要拓能级、拓市场,产业要延链条、育生态,蓉湾要创机遇、创未来。互联加速背后,携手是大势所趋,亦是因势而谋。
于是成都谋定而动,借动卧开行契机,在新年起跑之际来到大湾区,释放机遇、给足诚意。收获的,岂止“开门红”,更是携手之下的发展“长红”。
〖拓〗
湾区企业新现象——
下一站,成都
隆冬的深圳犹似阳春。被誉为“神州第一街道”的南山区粤海街道,“藏”着一百多家上市企业和无数正奔赴梦想的创新团队。高密的楼宇之中,每天都有奇迹诞生。
受邀参与成都市新年首站投促活动的大湾区企业,许多都诞生于此。也正是在这里,红星新闻记者走访许多湾区企业后,发现了一个新现象——这些迅速成长壮大的企业,正将“开疆拓土”的下一站,锁定在成都。
创立三年已做到国内顶尖水平的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今年的战略目标是走出大湾区。“成都就是我们首先要布局的城市。”小维健康创始人兼CEO王海说,这是团队多番考察之后的审慎研判,更将是小维实现研发和市场双突破,从而“打破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重要一步。
立足AI助听器的研发制造,小维科技在三年之内实现了从0起步到产品盈利、研发生产并取得医疗器械资质、40多项专利、22项“行业第一”……这是湾区速度的演绎。而王海认为,小维可以在成都,延续甚至突破这一奇迹,以更高的效率,实现企业下一阶段的蓝图。因为,“企业有干劲、有能力;城市有土壤、有市场。”
▲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坐落于深圳创维大厦
距离小维科技不到两公里外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成立仅两年的深圳市清源科创发展有限公司,也正筹谋着一场与成都可能达成的深度合作。这是一支“清华团队”,以创新的模式进行科创项目的早期投资与孵化。与大多天使轮、早期投资公司不同的是,清源科创将投资锁定在项目更早期的阶段——转化期。其破解的,是当下最难解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痛点。
“我们已经在全国孵化了7个项目,涉及低空经济、工业制造、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清源科创管理合伙人、深圳市经济学会创新创业专委会主任张鳌告诉记者,其中一个工业制造项目已落地成都。同时,清源还正在成都布局中试平台和创新项目挖掘团队,因为“无论创新资源、应用场景,还是政策、市场,成都都是我们走出深圳的首选。”
▲清源科创坐落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首选成都”,大湾区企业这种坚定的选择,其实在成都这几日的投促活动中,已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选成都,正成星网签约彭州市,将建设正成星网卫星互联网研发智造总部基地; 首选成都,千巡科技签约成华区,将布局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首选成都,思特克签约简阳市,将落地深圳思特克智能氢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企业“开疆拓土”,却绝非是过去传统制造的外溢。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这块最具活力的土地上生长、壮大,在规模与能级跃升之时,亦需要寻觅活力热土来进一步承载企业的创新力,或是让企业嵌入更大的产业链、创新链。
活力成都,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携手湾区 共创未来”2025成都(湾区)投资推介会现场
〖跨〗
巨头企业新布局——
跨圈育生态
在众多创新企业走出大湾区,锁定成都为下一站拓展目标的同时,另一批起步于大湾区、根植于成都的巨头企业,则开始在成都加码布局,壮大战略版图,涵养产业生态。
例如扎根成都已十余载的腾讯。近年来,除了腾讯在国内首个功能性总部——新文创总部,以及腾讯未来中心等项目落地成都之外,还不断在人工智能领域追加合作。
“接下来,我们还将利用腾讯IP以及新的技术,打造新型、大型线下空间实景娱乐和科普展馆。”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说,在成都,腾讯已从原来7个人的办事处到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人,不仅建立起庞大的上下游体系,也带动了地方产业生态发展。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 资料图
何止腾讯。
2000年起步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玉湖冷链,如今已被称为冷链界的“航母”。去年11月,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开启试运营,吸纳了超过600家商户入驻,每天的进出库货量约2000吨。
冷链(成都)交易中心的布局,就是这艘冷链“航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落子。“它将成为全球冷链产品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级枢纽”,玉湖冷链副总裁、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说,它也将为成都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去年11月,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开启试运营 资料图
成都为企业点亮事业版图,企业也为成都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成都与华为的合作更是如此。就在1月16日下午,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之时,成都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于成都、于华为,皆是新起点。
依照协议,双方将深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合作,共同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关系,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这是继去年6月华为将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放在成都,并连落三个创新中心之后,再一次重磅加码成都。
▲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 资料图
近年来,华为与成都在鲲鹏产业生态、数据存储应用、算力服务支撑等方面皆有深度合作和丰硕成果。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更已迈入全方位、多元化的新阶段。这不仅将助力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将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能。
巨头企业的加码,将一批批创新的种子植入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不断释放着集聚效应。强强联合之下,更优渥的产业生态已然形成。
〖谋〗
蓉湾发展新机遇——
携手谋未来
有好风借力,有大势所趋,这还不够。
对成都而言,凭借好势头,主动谋划,定了就干,方能不负机遇,不负时代。这也是2025年新年伊始,成都就大干一场,借动卧开行之机,来到大湾区释放机会与诚意的缘由。
拜访龙头企业、与川籍企业家交心座谈、推介产业特色与园区服务、发布机会清单……一系列的动作在大湾区展开,果不其然,收效颇丰。
1月17日上午,在深圳举办的“湾区⇋成都新质生产力推介发布会”上,来自成都各个区(市)县的多个园区在“立园满园”分享环节进行了发展分享。
场下,深圳市博辉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孙勇被分享的内容勾起了兴趣。他说:“至少有两个园区,我年后一定会去考察一下。成都在现场发布的机会清单中,绿色氢能与低空经济两大产业板块的产业机遇,恰好与博辉特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湾区⇋成都新质生产力推介发布会”现场
在深圳创立20年的博辉特,主要立足于高端智能化装配制造,作为大型工业企业的供应商,孙勇选择扩展企业版图的策略和原则很简单——哪里有“链主”,就往哪里走。而此次参会最让他激动的,就是他在成都的“立园满园”行动中,看到了极有机会合作的“链主”,看到了博辉特嵌入成都产业链条的可行性。
“我们其实在成都一直有办事处。”孙勇说,但如今他觉得办事处已然能级不足,“考察后,我们会考虑在成都做全资子公司或第二总部。”这也将成为博辉特进一步壮大的新契机。
小维科技的王海,也是在受邀参与此次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的机缘之下,将布局成都的念头想法变为了具体而审慎的战略计划。“年后会去考察。”他说,计划走访一些与产业特色相契合的园区,并详细了解成都的产业服务、政策配套,“因为除了产业要素与市场潜力,营商环境、服务能力也是企业选择城市的必要条件。”
▲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助听器产品
但其实,仅仅一场成都(湾区)川籍企业家座谈会,就已经让王海对成都的企业服务水平“心中有底了”。因为在那场轻松、热络的政企交流中,为了方便服务在大湾区的川籍企业家,成都市有关领导牵头,直接现场拉群,希望企业多提需求,“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2025年成都(湾区)川籍企业家座谈会现场
干字当头的成都,有筹谋,有章法,有行动。
去年9月起,成都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让数以万计的企业跨越难关,让信心与活力不断攀升。
去年10月,成都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让园区提质增效,不断涌现竞争力满满的镇园之宝。
如今,成都更主动谋划,借势借力,携手湾区谋未来,跑出新年“第一棒”。如此种种,在这座蓄势腾飞的城市中,仿佛能看到当年大湾区策马扬鞭、一往无前的奋进模样。 企业的青睐与信心,也正来源于此。而随着更多大湾区企业的携手奔赴,蓉湾互联将空前加速,驶入疾驰发展的快车道。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王效 杨译焮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