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顺德有一位校长上榜

此前,他也入选了2024年“广东好人”名单

他是临近退休仍远赴山区支教的“点灯人”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副校长赖良才




此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

《东方时空》栏目

也聚焦了顺德一中副校长赖良才的支教故事

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赖良才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从教数十年。

2021年的一个晚上,原本在顺德区第一中学工作,临近退休的他接到东西部协作项目的邀约:“要去台江干三年,能不能去?”

来不及多想,赖良才就干脆利落地接下了任务。“我是党员,又干了一辈子教育,组织有要求,我不可能讲条件。”赖良才说。其实,他很早前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要到条件不好的地区支教。他认为,这是他理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夙愿。”

在那个难忘的夜晚,放下电话的赖良才,马上开始了解台江情况。台江县总人口17.3万,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在当地,苗族姊妹节等14项非物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有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瑰丽夺目的工艺制品,荣膺“中国苗绣之乡”称号。

但是,美丽的台江同样是一个发展有待提升的地方。特别在教育方面,在国家开启东西部协作之前,台江县的升学率曾排名全黔东南州倒数,台江民中则是远近闻名的“差校”。

不过,在赖良才到来之前,这一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让赖良才既惊喜,又倍感压力。

“高位”接棒

“当时,我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的信息,才发现这就是当地唯一的普通高中,而且是杭州帮扶过的,升学率已经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让我确实很紧张。”赖良才说。

赖良才为什么“很紧张”?

在台江这样的小县城,通过两个城市的努力、几次校长间的接棒,建设出这样的一所高中,是一场了不起的教育“马拉松”,是凝聚了无数人智慧、汗水的接力赛。

时间回到2016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杭州多所学校组团对台江县民族中学进行了教育帮扶。两任来自杭州校长,成绩斐然。

2021年,根据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安排,佛山市接棒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山海协作迎来了崭新开始。


台江县总人口17.3万,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赖良才接手这所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的学校,就等于在“高位”接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接力棒。他能否带领全校师生保持乃至超越过去的成绩?这关乎无数孩子、家庭的命运。

总有人要接下这一棒,把这所学校越办越好。

紧张归紧张,2021年8月,赖良才与佛山其它帮扶老师一道准时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报到,他本人成了这所学校的新一任校长。

大爱无言的陪伴

来到台江民中的第一件事,赖良才做的是深入课堂听课,认真了解台江民中本地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习惯。

当地教师和学生都没想到的是,新校长的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直至如今。仅第一年,赖良才就听了200余节课。


赖良才坚持深入课堂听课。

这种陪伴,与台江民中学生的特殊情况有关。在这所贵州大山深处的学校,80%的学生为留守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谋生,学生缺乏家人关爱。加上学校经费紧张,一般只在晚上的第一节自习课安排教师辅导,很多学生学业有难题也无法得到解答。

见此,赖良才校长埋头思索。“我们要深入课堂,才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拟定与教师、学生现状相匹配的策略与制度。只要没有外出没有开会和其他接待,我都会去听课。”赖良才说。

从早到晚,他每天都在校园里陪伴学生,每天巡视课堂和自习课至少6次。他的办公桌上,也堆起了厚厚的听课记录本。

这种陪伴,让很多孩子们上课、上自习能安下心、有了寄托。赖良才不仅陪伴学生,还坚持在课后与任课老师互相交流探讨。

赖良才“推门听课、陪伴上课”的做法见效后,很快推广开来。台江民中由此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到支教教师、骨干教师、高三年级教师课堂听课不得低于20节,让全校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聚焦“课堂”,成为赖良才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关键词。在他带领下,台江民中重新修订了一系列制度,全校教师高标准要求自己,让课堂教学走向规范化。此外,赖良才还牵头建立年级教学常规督导小组,实行每日巡课制。

赖良才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两年,台江民中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并利用广东、贵阳、凯里优秀支教教师资源,1名支教教师至少与1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承担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的任务。

同时,台江民中与顺德一中建立线上常态化的教研交流,并与顺德高中学校互派教师跟岗学习。邀请顺德高三名师进课堂听课两周,指导新高考备考,并引入了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员以及省内名师的指导。

变化的还有硬件。在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赖良才带领支教团队争取佛山帮扶资金,改造旧教学楼厕所、更换旧教学楼一体机和教室门、为教师配备办公电脑、完善新教学楼和图书馆内部所有设施设备、完善两栋新学生宿舍内部所有设施设备、改造理化生实验室等。

一个焕然一新的台江民中到来了。

“前方一定有人在等我”

对学校变化有最切身感受的,是学生们。

自赖良才就任校长后,每个清晨六点半之后,台江民中赶去教室学习的学生们,都会在综合楼下看到早早等在那里的赖良才。在那里,他们的校长清瘦而沉默、不时点头,注视着每个朝气蓬勃的身影。

赖良才希望,当学生们看到校门口的校长,会知道有人在等待他们、在期待他们、同时也在监督着他们。

“每天早上去教室的路上,我知道那前方一定有人在等我,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无论风吹、日晒、雨雷和下雪,他们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入我的脑海。”2023年高考前,赖良才收到了一封即将高考学生的信。这封特殊的信让赖良才感触颇多。

“这封信让我意识到,只要我们学校为学生着想,真心地为这个学校的发展考虑,那么学生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也会一辈子记得。”赖良才说。


赖良才整理学生写给他的信。

这也是全体佛山支教老师的心愿。在课堂之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佛山团队的老师们几乎每周都组织集体下乡家访。

李同学,每月资助300元;姚同学,一次性资助2500元;张同学,联系资金每月支持400元……这一份长长的名单,是佛山支教团队的“资助清单”。钱虽然不算太多,但却能缓解很多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能顺利安稳地完成高中学业。


赖良才校长到学生家进行家访。

高中,是一个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关键一环。对民中的学生来说,赖良才和佛山老师们在关键时刻、关键的道路上,为他们点亮了人生的灯;而对老师们来说,学生希望改变命运的拼搏奋斗也是他们全心付出的动力。他们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生活上的改变。

培育更多“有志者”

发展先扶志,有志者事竟成。

奋战在台江的日与夜,赖良才的思考是,学校不仅要提升民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引导他们树立人生自信和远大目标。

本着“为学生成功人生准备”的办学理念,增强民族地区孩子的自信心,赖良才带领师生开展了道德教养、文化修养、体育素养、艺术涵养、劳动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五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要先喊口号。” 赖良才说,这个口号简洁,代表学校的价值观。

高一学子口的第一句话,“我是中国公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对祖国负责”;第二句话,“我是民中学子,要遵守校规校纪,对集体负责”;第三句话,“我是家庭一员,要遵守家庭美德,对亲人负责”。赖良才希望,通过这三句口号,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法制教育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课外活动,在台江民中前所未有地被重视起来。

球赛开打,球馆挤满了学生,站台上同学们欢呼,为自己的队伍加油。球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激烈对抗,展示自己的篮球技艺。诵读经典一开场就是惊艳,苗族学生能歌善舞,经典美文在这里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被演绎。


赖良才和学生一起拆开录取通知书。

从结果来看,赖良才没有辜负台江。2022年,台江县民族中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一本上线人数284人;本科上线人数763人;考上985名校的人数突破了20人,比2021年“翻一番”。

而在2023年,台江民中做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参考人数1011人,一本上线人数304人,本科上线831人。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一棒接着一棒干,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这群孩子一定会给贵州的贫困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赖良才说。

2024年7月,三年支教期满的赖良才自愿延期一年,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

来源:顺德融媒,综合中国文明网、文明广东、佛山教育、南方+、顺德教育

编辑:李健晴

二审:谢结明

三审:林语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