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是没有活明白的人。
家里囤积了大量的东西,导致脏乱差;因为无序囤积,浪费了金钱;还出现了扔东西或者不扔的犹豫,带来了焦虑。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看过了囤积的坏处,再看囤积的好处,就会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后半生会有三种福气。
01
不再理会“断舍离”,学会了“做自己”。
《断舍离》一书中写道:“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我们总结出了“断舍离”的很多好处,把懂得断舍离的人,当成可以放下执念,轻松生活的人。
也有很多人,逼着自己改变习惯,把不要的东西都扔出去,去买东西的时候,都要考虑清楚,是否能够物尽其用。
事实上,在逼着自己改变的时候,人不仅会犹豫“要不要买”,还会迷茫“到底如何做才对”。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用全新的一种精神内耗,代替过去的精神内耗。如此反复折腾,真的有必要吗?
有一段时间,我回到老家,看到家里有很多支撑豆角的棍子,喂鸡的瓢有好几个,有的已经剩下半边了,墙壁上有二十年前的蓑衣......更可恶的是,家里的老母鸡,纵身一跃,就飞到了灶台上。
我责怪母亲:“家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扔出去吗?”
母亲说:“我这样生活了六十多年,没有什么不妥啊。”
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生活的习惯,在母亲的生命里,已经根深蒂固了。非得去改变,肯定是不能的,也完全没有必要。
农村嘛,谁家没有几个破破烂烂的东西。就是一些外表美丽的小洋楼里,走进去,仍旧有几只鸡,墙壁上也挂着镰刀和蓑衣等。
如果有一天,你放弃了“断舍离”,就会特别轻松,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也就是说,允许别人断舍离,也允许自己什么都不舍得扔。前后两种人,并没有什么冲突,也无法确定谁就活得不好。
一辈子,活得好不好,其实是自己说了算,只要不违法乱纪,就没有必要用别人手里的尺,来衡量自己。
02
存储可能有用的物质,本是“做人的远见”。
通常,一个人拿到一样旧物,舍不得扔,是因为一种想法:可能这样东西,在未来的某一天,用得上。也就是说,这样东西,还有一定的价值。
就是这样东西,在自己的家里用不上,可能可以给邻居用,可以卖废品。
我的父母生活在农村,做饭一般用柴草,只有冬天取暖,采用煤球。
后来,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冬天也不用煤球了,而是用电取暖器。煤球就退出了村里的舞台。
很多家庭,把煤球一口气都烧光,或者转卖给别人。
我的母亲却坚持要把煤球堆放在屋角,还用一个竹筐,认认真真地装起来。
不管是谁,都不能动一动母亲的竹筐。一晃就过了五六年。
在2008年,湘南等地发生了冰灾。到处停电,取暖成了一个大问题。而母亲却一直没有挨冻。
母亲还把煤球分给了邻居一些,邻居是感动到流泪。
一样东西,过了几年才用一次。利用的频率确实很低,但不能说“没有必要”。
我的父亲,四五十岁的时候,在村里做木匠。因而他囤积了很多的木板,还特意用油布盖起来。
这些木板,到孙辈出生的时候,才用起来,变成了一个个小摇篮。
俗话说:“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总得准备迎接意外,那就有无限多的惊喜。
一些可能的因素,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鼓吹扔东西的人,都认为“不会出现”了,因此应对可能性的因素的能力是不足的。
想一想,一些东西堆放着,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因此更有安全感,也没有碍事,那就是福气。
03
每一次收拾东西,都能找到过去的幸福。
看过一些老太太,老大爷,在退休之后,才有时间去收拾老照片。
在收拾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起曾经去了某个小景区,到了某个地方开会等。满满都是幸福。
网上还讲了一对夫妻,他们在恋爱的时候,彼此拿出老照片进行分享。
女人发现,自己十来岁的时候,在某景点拍照留影。照片里有一个人影,就是自己的恋人。缘分,真的太奇妙了。
有句话说得好:“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
总有些人,是很恋旧的。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把堆积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外人看来,这些幸福画面,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于自己、家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
有了美好回忆的支撑,人会更加精神,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04
如果说,什么都舍不得扔,是一种囤积强迫症;那么逼着自己扔东西,是另一种强迫症。我们无法断定,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糟糕。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强迫自己,而是顺着自己的习惯和思维。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人生的下半场,活得顺顺利利,心情美美的,就别要太多的规矩了。
只要把家庭收拾整齐了,东西想扔就扔,不想扔就不扔。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 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