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高颅顶”审美爆火,越来越多人喜欢“头包脸”效果,因为这样看起来会显得脸更小,更符合流行的“幼态”审美。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各位大小美女们各显神通,有人琢磨发型,有人上道具 (假发片),也有人为了效果持久,利用医美手段,通过往头皮下注射玻尿酸打造高颅顶,俗称“打高颅顶”。
(图源网络)
然而,不少做了这个项目的人,最后都后悔了……
想增高颅顶却秃了
先来说下打高颅顶的原理:
玻尿酸注射是很常见的项目,常见于水光注射,可以增加皮肤水含量,实现真正的“深层补水” (水光针);
还有一些交联型玻尿酸产品作为填充剂,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治疗,起到改善轮廓、提升面部、填充塑形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填哪嘭哪,在鼻子、唇部、苹果肌等部位用的比较多。
那用在头顶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头顶范围大,为了达到最终呈现的效果,需要填充的剂量也得多一些,网络上有博主现身说法,打高颅顶打了四五十支玻尿酸。
(图源网络)
这是什么概念呢,正常打鼻子可能也就打1-2支吧,四五十支怕是能把鼻子打成说谎后鼻子变得很长很长的匹诺曹了。
关键是,这位博主注射后觉得非常不适,担心会有发炎等后果,就去把头顶的玻尿酸融掉了,不久后却出现明显的斑秃。
(图源网络)
这还不是个例哦,小红在网络上至少看了不下十例因为打高颅顶而斑秃脱发的,有粉丝百万的博主,也有普通素人。
可能会有人问,为啥打在脸上没啥问题,打在头顶就这么容易翻车呢?
首先是注射量的问题,想要把一个平颅顶弄成高颅顶,垫假发片都要垫几层,更何况是填充物。
这样大量的玻尿酸打进去,本身就会给头皮带来过高的张力,很容易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而局部的毛囊得不到良好的血供就会出现斑秃脱发。
其次是注射部位,在解剖角度看,头皮由外向内可以分为五层:皮肤层、皮下结缔组织层、帽状腱膜层、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颅骨骨膜层。
打高颅顶通常是打在帽状腱膜下深层 (这个层次没有毛囊),如果打错了层次,可能会出现头皮大面积坏死,造成不可逆的瘢痕性脱发。
而且这个项目小红没有找到相关的临床研究测试和大规模的案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考量,不可控风险较多。
另外费用贵,维持时间短,甚至有些良心不够的医生为了卖货 (耗材),会把玻尿酸打纱布上。
总的来说,不建议大家尝试打高颅顶的。
颅骨增高术打造高颅顶?
前面玻尿酸是注射,这个是直接掀起你的头盖骨来。
网传颅顶增高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头顶打洞,注入“骨水泥”并对之进行塑形从而快速增高颅顶;
(图源网络)
然而骨水泥多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假体跟人体骨骼间的固定,其适应症中没有提到增高颅顶,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超适应症使用会很危险。
另一种是3d打印增高颅顶,需要切开头皮后覆盖或重塑颅骨。
曾经有一名女性爆料称自己做3d打印增高颅顶手术之后,由于伤口感染情况一步步变得严重,不停有积液渗出,住院一个多月,结果头上的洞越来越大,身心都因此备受折磨。
(图源网络)
说实话,小红看着这些案例,心情很沉重。
健康是美丽的前提,美感是骨相皮相整体的协调,而不是只看局部,如果因为追求头包脸、显脸小去搞高颅顶,反而因此付出了头皮紧绷、头痛、脱发等代价,值得吗?
同时,个人认为一味追求高颅顶也是一种审美畸,并且,如果高颅顶等于美,那外星人岂不是该上颜值榜top 1?
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你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你能好好爱自己。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01月17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吉娜 责编:Yellow 审核: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