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1392年,明朝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朱标,在从陕西回京城后不久便病逝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将其追谥为懿文太子,安葬在孝陵以东——明东陵。建文元年其子建文帝登基后,将其追谥为孝康皇帝,庙号为明兴宗。



然而建文四年(1403年),燕王朱棣四年靖难之役后在南京称帝,恢复了朱标懿文太子的称号。

朱标不仅是朱元璋发妻所生的儿子,而且还是孝慈高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嫡长子。

作为自己的嫡长子,朱元璋对朱标可谓是十分重视。

可以这样说:朱标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朱标的弟弟们是明太祖的儿子。

在朱元璋为吴王时,朱标为吴王世子;

朱元璋称帝后,朱标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子。

而朱元璋也一直按照未来皇帝的标准来培养朱标,甚至不再为太子朱标设置太子府僚,满朝文武皆为朱标府僚。为的就是方便在朱元璋外出,太子监国时,满朝文武方面辅佐太子。

而朱标也确实担得起太子之位,从小便熟读经史,性格仁慈宽厚,不仅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望颇高;即便是面对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们,朱标也颇有威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却病逝了。



朱元璋为了能让太子朱标顺利继位,不惜发动胡惟庸案,牵连三万多人被杀;然而太子却在朱元璋之前病逝,这让朱元璋二十余年的布局都白费。但即便是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也没有将皇位传给其他的儿子们,而是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太子去世后,朱元璋为了皇太孙又发动了蓝玉案,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被杀。

朱元璋也仅培养朱允炆6年的时间便去世了,22岁的朱允炆登基,史称建文帝。

然而建文帝也仅在位4年的时间,便被叔叔燕王朱棣所取代。

若太子朱标没有早早病逝的话,大明王朝便不会有靖难之役,大明王朝的皇位便会在朱标这一脉传下去;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只能惋惜!可以这样说,太子朱标的去世直接影响了明史。

而在隋朝时,也有这样一位皇太子——元德太子,比明太子朱标去世的还要早;若他不早逝能顺利继承皇位的话隋朝也不至于“二世而亡”,可以说元德太子的早逝直接影响了隋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得皇祖偏爱

元德太子便是隋炀帝与发妻萧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杨昭,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次子。其实杨昭的父亲杨广,原本并无缘皇位,毕竟杨广是次子,而非长子。而杨昭的伯父杨勇,因为是杨坚的嫡长子,从出生起便同父亲“一荣俱荣”:

北周时,杨勇因为祖父杨忠的功劳,而被封博安侯;

在父亲杨坚掌握实权后,杨勇被封为世子;

580年,也就是杨坚称帝的前一年,杨勇被召回京城,晋为上柱国、大司马,管理宫廷禁卫;

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杨坚建立隋朝,登基称帝;而作为嫡长子的杨勇,则是被册封为皇太子,参与朝中一切事务的决断。

而杨昭的父亲杨广,则是被封为晋王。



在杨广被封为晋王的次年,文帝便为次子挑选晋王妃。而晋王妃的出身确实也不错,是西梁孝明皇帝萧岿的女儿萧氏,而且还是孝明皇帝的皇后张氏所生的嫡女。

萧氏嫁给杨广后便跟随杨广去了晋阳,二人感情极好,杨广十分宠爱自己的发妻。

在萧氏嫁给杨广的次年,也就是开皇三年(584年),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天神告诉文帝将会投胎到他们杨家。而巧的是,没多久萧氏便怀孕了。文帝想到前不久做的梦便十分高兴,下令将晋王妃迎回大兴,并且将晋王妃安顿在了大兴宫待产。

开皇四年(584年)正月,萧氏顺利生下一个男胎。

也就是杨广的嫡长子,而杨广的嫡长子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元德太子杨昭。

杨昭出生以后,便被祖父与祖母留在了宫中抚养,备受宠爱。

了解隋史的应该知道,杨广阴狠,而杨昭却跟父亲完全不一样的心性,甚至被祖父称之为“有长者的心性”:在杨昭三岁的时候,经常在玄武门前的石狮子那里玩耍,而文帝经常会跟文献皇后一起经过那里。文帝经常会腰疼,便会将手举起来直接搭在皇后的肩膀上。每次杨昭见到祖父祖母如此,便会回避,如此次数多了便引起了杨坚的注意。



文帝感叹道:是谁教他如此的?看来他生来就有长者的心态!

随着杨昭慢慢长大,文帝便提及为其娶妻的事情,杨昭听到祖父如此说便十分伤心。文帝便问孙儿缘由,杨昭便说道:叔叔汉王(杨谅)还没娶妻的时候,便一直陪伴您的身边;但是一娶了妻便离开了京城,孙儿担心会离开您,所以十分伤心。

文帝听到孙儿的话,感叹其有至性,便对其更加钟爱。

开皇十年(590年),杨昭虽然只有7岁,但已经被祖父被封为河南王。

七年后,文帝为孙儿挑选了一位王妃,是慈州刺史崔弘升的女儿崔氏,催弘升在北周时晋爵为黄台县侯,隋朝建立后晋爵为黄台县公,而且奉命负责负责保卫皇城,可想而知文帝对催弘升的信任程度。而文帝将催弘升的女儿嫁给孙儿,也是对孙儿的偏爱。



在为孙儿娶妻时,文帝大摆宴席,按照臣子的等级来赏赐群臣。

被封为皇太子

在杨昭得宠于祖父祖母的同时,其父杨广与生母晋王妃萧氏也在想尽各种办法取得了文帝与文献皇后的宠信,并且成功谋夺太子之位。

杨昭的父亲杨广很有野心,虽为嫡次子,但早早地便开始觊觎太子之位。

文帝素来节俭,杨广为了让父亲喜欢自己,便假装十分节俭,若是文帝来到自己的府邸,杨广便让那些平日里陪伴自己的美人都躲起来,只留下一些年纪大而且长得不好看的来侍奉左右;而且还将一把已经断了琴弦、落满灰的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果然文帝被儿子给骗了,所以世人皆称晋王仁孝。

而单纯得到文帝的宠爱还不够,杨广还在母亲文献皇后的面前假装十分孝顺,每次在离开母亲的时候都表现出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文献皇后为此十分喜欢杨广这位次子。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文帝虽然是一国之君,却整个后宫仅有文献皇后一人,文帝所有的子女也皆是文献皇后所生;所以文献皇后是十分厌恶臣子或则自己的儿子宠爱妾室。



而太子杨勇不仅过分的宠爱妾室云昭训(在太子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而且还冷落太子妃,致使太子妃得了心疾很快便病逝了。文献皇后便认为是太子与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太子妃,并将太子狠狠训斥一顿,并派人时刻盯着太子。

而杨广与兄长不同,在母亲面前只宠爱自己的发妻萧氏,也就是杨昭的生母。

而萧氏也很支持夫君争夺太子之位,若是在婆婆派人前来探视晋王与晋王妃的时候,萧氏便故意跟宫人们一起吃饭睡觉,为此文献皇后对萧氏这位儿媳也是十分满意。

就这样杨昭的父亲与母亲成功取得了文献皇后的信任,与此同时杨广还将文帝的宠臣杨素也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就这样在文帝的身边,便形成了一股反对太子杨勇的势力,而这股势力是以文献皇后与宠臣杨素为主,如此杨广能谋夺太子之位也便容易多了。



杨广在诸王中名声是最好的,素来有贤名。

而文献皇后也越来越轻视太子杨勇,在文帝面前称赞次子杨广。

而杨广又故意设计陷害长兄,就这样开皇二十年(600年)文帝终于废掉了嫡长子杨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次子杨广为新太子。不仅如此,文帝还让杨广负责看守杨勇,让杨勇连见到文帝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仁寿四年(404年),文帝去世杨广继位,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继位后,将发妻萧氏尊为皇后,而作为萧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杨昭被封为皇太子

就这样,杨昭成隋朝第三位皇太子,也是最后一位。



03仁爱太子早逝

杨昭跟自己的父亲隋炀帝完全不同,杨昭不仅颇有武力,能够拉开强弓,而且生性谦和,言谈举止十分平静,并不会生气发怒,是一位谦谦君子。哪怕是身边人犯了极大的过失确实需要斥责,杨昭也只是说三个字“大不是”。

“昭有武力,能引强弩。性谦冲,言色恂恂,未尝忿怒。”

更难的是,生在皇家,而且被封为皇太子的杨昭却十分节俭朴素,这一点杨昭跟自己的祖父文帝一样。在进膳的时候杨昭也吃的比较简单,并不会要很多的饭菜摆在桌子上。

就连屋子内的摆设,比如帷布、席子也都很朴素。

若是有哪位臣子家中有年迈父母的,杨昭便会亲自去询问这位臣子家中父母是否安好,若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杨昭也会给与他们恩赐。

如此仁爱的一位太子,又如何能不得人心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爱太子,却早早便去世了,实在是天妒英才。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被封为太子的次年,从长安前往洛阳去朝见父亲隋炀帝与母亲萧皇后。按照朝廷的规矩,杨昭在洛阳待几个月的时间后便需要返回长安。但是杨昭希望能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亲,所以便祈求隋炀帝能让自己在洛阳再居住一段时间。

但是隋炀帝并没有同意,为此杨昭便跪求了很多次。

杨昭的身体本就很胖,跪求多次后便卧病在床。

隋炀帝便找来了巫者为太子看病,巫者告诉隋炀帝这是死去的房陵王杨勇在作怪。

隋炀帝登基的时候,便假传文帝的诏书赐死了长兄,并将长兄追封为房陵王。



这年七月,杨昭便病逝了,年仅23岁而已。

三子中有两子曾为皇帝

杨昭的去世让隋炀帝十分伤心,将其追谥为元德太子;而且隋炀帝还在杨昭的陵墓旁边修建了寺庙,方便追念儿子。

其实除了杨昭外,隋炀帝与萧皇后还生有一位嫡子,为嫡次子杨暕,在元德太子病逝之前杨暕已经被封为齐王;而元德太子病逝后,隋炀帝也确实曾考虑过将次子杨暕封为太子,所以在大业三年的时候不仅将次子任命为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而且将原本在元德太子身边的两万多人都归到了次子身边,对次子的恩宠越来越多,朝臣们也争相巴结杨暕。

然而最终隋炀帝也没有将次子封为皇太子,反而因为次子多行不法之事、行厌胜之术而冷落了他

而隋炀帝因为元德太子的缘故,而十分偏爱杨昭所留下的三位幼子,并且在杨昭病逝一个月后将其三子皆封为王:

其庶长子杨倓,为大刘良娣所生,被封为燕王,杨昭去世时杨倓4岁;

其庶次子杨侗,为小刘良娣所生,被封为越王,杨昭病逝时杨侗3岁;



其唯一的嫡子杨侑,为元德太子妃韦妃所生,被封为代王,杨昭病逝时杨侑仅2岁。

而杨昭三子中有两子曾坐到了皇位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代王杨侑器宇不凡,很得隋炀帝的宠爱,在大业九年(613年)的时候在京师长安留守,虽然在大业十一年时曾被任命为太原太守,但在隋炀帝出巡时仍旧负责留守长安。然而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起兵叛乱,并很快便占领了长安,李渊虽然占领了隋朝京师,但是他很清楚称帝的时机还未到,所以便拥立了代王杨侑为帝;待江都之变中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后,李渊便让杨侑将皇位禅位给了自己,建立唐朝。619年杨侑去世,被李渊追封为隋恭帝。

越王杨侗为人宽厚,在隋炀帝出巡的时候奉命留守东都洛阳。江都之变中隋炀帝被杀后,王世充等东都留守的官员便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代王杨侑是唐国公李渊的傀儡皇帝,而越王杨侗则是权臣王世充的傀儡皇帝。619年王世充自己称帝,并毒害了杨侗。



至于杨昭的长子杨倓不仅聪明英俊,而且是隋炀帝最为偏爱的一个孙儿,在隋炀帝将代王杨侑留守长安、越王杨侗留守东都的时候,却将长孙杨倓带在了身边。在618年江都之变时杨倓察觉了宇文化及等人的阴谋,打算入宫告知祖父,但是被守卫拦在了宫外无法见到祖父的面。最终不仅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就连一直跟随隋炀帝身边的杨倓也被害。

结语

元德太子杨昭不仅自己生性仁厚、节俭,三个儿子也都性格跟自己的父亲很像。不仅如此,还都十分聪慧。若是杨昭能早早便继承皇位的话,隋朝必定是另外一个样子。只可惜杨昭在隋炀帝登基的次年便病逝了,着实可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