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朱标死后,没有从儿子中选立太子,而是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爱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再加上马皇后是朱元璋的患难夫妻,朱元璋一直很敬爱马皇后,对朱标也是寄予厚望,从小就进行培养。



朱标6岁时,朱元璋就安排当代大儒宋濂,亲自教他经义。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就立朱标为王世子;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帝,册封朱标为皇太子。

朱标在名师严父的培养下,为人宽厚仁和,勤勉好学,很受朝野好评,朱元璋多次委以监国辅政之责。

历代皇帝对太子都是有一定防范的,军权一般没有,可朱元璋放心的让朱标拥有调兵权。

朱标的太子之位是非常稳固的,皇帝寄予厚望,大臣们全都支持,他自己也很有能力。

然而,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巡抚陕西回京后的朱标,可能是劳累过度病倒,在应天府(今天南京市)去世,当时只有3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好不容易培养的接班人先他而去,朱元璋非常伤心。爱屋及乌,朱元璋把对朱标的感情寄托在朱标儿子朱允炆身上。

其二,朱允炆很孝顺。

朱允炆从小就聪颖好学,而且非常孝顺,这在朱元璋看来非常难得,他自小缺乏亲情,相当看重这一点。

朱标外出视察来回奔波劳累,返回南京后不久就生病了,朱允炆侍候在旁边,昼夜不离开。



朱允炆由于过于悲伤,身体消瘦。明太祖朱元璋见状安慰道:

“你真是纯孝啊,但你难道就不顾念我吗?”

可见,朱元璋是非常疼爱这个孝顺的孙子的。同年九月,朱元璋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之位。

其三,皇位继承的稳定性。

朱元璋在朱标死后,没有从儿子中选人当储君,而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很大原因是考虑皇位继承的稳定性。

历来皇室储君之位,容易祸起萧墙、亲兄弟手足相残,选储君的稳定性很重要。

朱标死后,老二老三都不适合当储君,老四燕王不错,可他前面毕竟有老二老三,选他就是选贤,不利于将来继承人选择的稳定性。

选朱允炆为皇太孙,奉行了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千秋万代后皇位继承的平稳性。

年纪越来越大的朱元璋,追求的是稳定性,预防儿孙们手足相残,综合考量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对此,大家认为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