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重重掣肘。在经济领域遭受阻碍的同时,科技与航空发展之路也被封堵。在这样的困境下,我国坚定地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尽管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但在发动机研究方面,长期处于相对劣势。直至俄罗斯与中国达成合作,俄方拿出先进发动机,这一举措引发美媒关注,他们认为中国航空事业即将迎来腾飞契机 。
中俄两国有着多年深厚的经济往来,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双方堪称 “铁腕兄弟”。不过,当中国提出购买俄罗斯技术时,俄方予以拒绝。这完全可以理解,在当今时代,掌控先进技术就等同于掌控经济命脉 。
在全球航空飞机市场,波音和空客长期占据垄断地位,世界民航公司往往只能在这两家之间做出选择。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俄罗斯的航空制造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自主研发的伊尔 96 宽体客机在全球航空市场颇具知名度。然而,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伊尔 96 飞机至今未能进入国际市场。倘若没有制裁阻碍,俄罗斯的航空产品必将在全球航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即便面临困境,俄罗斯仍未放弃在航空领域的产业布局,目前正积极与中国联合开展 CR929 宽体客机项目 。
据公开信息显示,在 CR929 项目中,俄罗斯负责提供 PD35 发动机,中国承担机身制造工作,并且整个生产线将在中国完成总装。官方公布的消息表明,CR929 飞机项目预计于 2027 年完成首飞。一旦项目成功,中俄将在全球航空飞机制造领域与西方展开激烈竞争 。
PD - 35 发动机是俄罗斯研发的新型航空发动机,以强大的推力和充沛的动力著称。它属于双转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采用了宽弦复合材料叶片以及复合材料风扇机匣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起飞推力可达 35 吨。如此强大的性能,使其既能适用于大型客机,也能满足军用运输机的需求 。PD - 35 发动机绝非徒有其表,它凝聚了俄罗斯航空发动机领域多年的技术精华,性能十分卓越。其最大推力达 35 吨,相当于 35 台小轿车同时启动所产生的力量,足以轻松推动满载乘客和货物的 C929 宽体客机翱翔天际 。
近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逐渐超越俄罗斯。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更预示着全球航空技术格局的重大变革。外媒报道显示,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学员近期在中国完成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如何运用 AI 技术优化航空发动机及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旨在提升其在全球航空技术竞赛中的竞争力。此外,莫斯科民航技术大学的学生也前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习 AI 应用技术 。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曾经向中国出口发动机的俄罗斯,如今正放下身段,向中国学习。由此引发思考: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是否已全面超越俄罗斯?从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的确具有明显优势 。
一方面,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强大助力。AI 技术在发动机设计、制造和维护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通过 AI 模拟与优化,中国能够快速测试和改进发动机设计方案,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近年来,中国发动机技术不断成熟,航发进口量大幅减少,产品线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充分彰显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之快 。
另一方面,中国不仅能够自主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还开始向俄罗斯输出相关技术,助力其技术革新,这体现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自信。这种技术反向输出,既有助于俄罗斯提升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也为中国企业拓展了市场与合作机会 。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材料、制造工艺等基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高端发动机技术的进步筑牢根基。与之相比,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企业大多仍依赖苏联时期的技术积累,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在技术积累与创新方面,中国在发动机材料、制造工艺、控制系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如涡扇 - 10 “太行”、涡扇 - 15、涡扇 - 20 等。部分性能指标已超越俄罗斯同类产品,例如涡扇 - 10 的使用寿命和燃油消耗率优于俄罗斯的 AL - 31FN,涡扇 - 15 已成功配装在歼 - 20 上,而俄罗斯起步更早的土星 30 尚未正式配装在苏 - 57 上 。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发动机性能的显著提升,更体现在对新技术的积极应用与研发上。从新型发动机的推陈出新速度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差距较为明显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所有领域都已全面超越俄罗斯。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仍拥有成熟技术与丰富经验,其产品线丰富多样,在部分航发领域依然具备优势。当前,中俄双方处于相互学习、合作共进的阶段,这种合作将有力推动两国航空技术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