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

中国人对星空的探索从未停止

千年前的老祖宗如何观星?

又赋予天象怎样特殊的意义?

走!一起去看看↓↓

01

千年前老祖宗的天文水平有多高?

这幅图告诉你

古人对于天文学的重视由来已久,南宋天文图碑刻(拓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天文图,图上记录了大概1400多颗恒星,小圆和大圆之间有28条经线,把星图分成28个不等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十八星宿。中央有2条不规则的线是银河。


这是一幅基于实际观测结果绘制的科学星图,有学者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对其中的恒星位置进行考证,确认了近900颗恒星。

02

七夕最早并不是情人节

与古人对星象的观测有关

七夕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并不是情人节,它起源于古人对星象的观测。古籍《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初昏,织女正东乡(向)。”每当织女星悬挂夜空、明亮夺目时,就说明农历七月到了。网友:没想到七夕的由来这么浪漫。


△西汉 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 清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出土于陕西省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天文星象图,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星形、星数、图像和题名四要素俱全的天文图,也是目前已知内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上面的一个局部生动地描绘了分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和织女的形象。后来,人们赋予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独特的人文情怀。

03

明代版“观星指南”

带你一起仰望“星辰大海”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由8幅56.5厘米宽的竖图拼接而成,星图主体为《赤道北图》《赤道南图》。


星空着蓝色,星体点染金色,圆点大小表示星的亮度,分6个等级,共1812颗,每个半球图直径约160厘米。图上不仅画着星座、星云和银河系,在两半球图之间及外沿部分还画着赤道图、黄道图等12幅各种小星图。


△12幅小星图

在《赤道南北两总星图》首尾处,有徐光启撰写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叙》及汤若望署名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介绍了制图缘由、成图规则以及调和东西方天文学传统的技术路径。2014年5月,《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的几幅小图,还藏着古人观星的秘密,你注意到了吗?主图两侧绘制有4幅西式天文仪器图,分别是: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太阳时以及天体的赤经和赤纬。


△左为《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的赤道经纬仪图,右为北京古观象台的赤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经和黄纬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


△左为《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的黄道经纬仪图,右为北京古观象台的黄道经纬仪。

纪限仪:是测量两颗星之间角距离的仪器。


△左为《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的纪限仪图,右为北京古观象台的纪限仪。

地平经纬仪:主要用来测天体方位角和地平高度。


△左为《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的地平经纬仪图,右为北京古观象台的地平经纬仪。

如今,在北京古观象台依然能看到包括赤道经纬仪在内的8件天文仪器。

04

这座遗址出土的玉器

与太阳还有奇妙关联

凌家滩遗址的玉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宇宙观更清晰地表达。凌家滩遗址玉版和玉鹰上的八角星纹,代表了先民仰望太阳、追寻太阳的理想。栩栩如生的玉人浮雕闭眼将双手抱于胸前,代表了先民对神灵虔诚的信仰。


温润中国玉,悠悠千古情,以情入玉,器以载道。透过一件件造型奇特的玉器,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凌家滩先民对宇宙观的理解,感悟着他们的精神和信仰。

“三星高照,新年来到。”春节期间,“猎户三星”会高悬在南方的夜空,人们认为它们代表着福、禄、寿,蕴含着幸福美满、吉祥富贵、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春节即将到来,与家人团聚的你记得观赏满天繁星,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许下你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