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惠城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第九批区管拔尖人才证书颁发仪式举行,遴选惠城区第九批区管拔尖人才19名,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张志强、惠州市东江食品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毅名列其中。

  张志强:坚守出生缺陷防控第三道防线

  “他不仅工作严谨,有创新意识,还不断精进筛查技术,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提起张志强,他的同事钟继生连连称赞,据钟继生回忆,有一次张志强发现新生儿筛查结果为阳性需要召回,孩子一家人都在外地,还误以为这是诈骗电话,不以为意。为了找到孩子做进一步的筛查,张志强带领团队前往孩子居住的镇街,通过当地派出所找到孩子,上门采血将标本采集回来做检测,并持续跟踪。

  20多年来,张志强一直坚守在出生缺陷防控的第三道防线上,做好新生儿人生第一道“安检”的守门人。2003年3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首批成立,承担着惠州市111家助产机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及技术指导工作。张志强主动请缨培养了一支专业筛查队伍,并申请引进了惠州市唯一一台串联质谱分析仪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病筛查,使筛查病种由原来的4种疾病增至现在63种遗传代谢病。

  经过20多年发展,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目前已建立集筛查、诊疗、随访及干预救助为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筛查能力居全省前列。

  作为科室主任,张志强带领团队为惠州市137.5万新生儿提供了筛查服务,确诊600多例导致智力及体格发育残障的代谢病患儿及39772例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的新生儿,对每一例患儿实现了“筛得出、召得回、治得好”目标,对惠州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提供了有效支撑。

  “入选区管拔尖人才,这不仅是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张志强说,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他将继续注重科室技术创新,利用3—5年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打造成全省高水平大规模的筛查中心,为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高质量发展、惠城区建设“健康惠城”提供有力支撑。

  周毅:以手艺传承东江糯米酒老味道

  惠州自古盛产稻糯,民间盛行酿酒。惠州出产的东江糯米酒,在半个世纪前颇受欢迎,成为惠州特产之一,出口创汇广受海外华人喜爱。当时惠州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这种用糯米酿造的甜酒,但后来难寻踪影。

  1997年,酿酒工人赖彩凤和东江糯米酒的资深酿酒师傅刘定明一起,在惠城区马安镇上寮村鹧鸪岗开了间东江酒厂,酿出来的酒还是老味道,并沿用以前的包装,东江糯米酒得以传承。这份满溢着甜润醇厚滋味的事业,如今已传承至赖彩凤的儿子周毅手中。

  2022年,“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被录入广东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毅介绍,糯米酒是惠州古老的酒种,具有900多年的酿饮历史。“现在很多生产环节都是机械化的,这些传统技艺需要我们手艺人代代传承发展。”周毅说。

  据介绍,酿糯米酒的步骤分别是浸泡、蒸饭、下饼(酒曲)、糖化、发酵(陈酿)、压榨、炙烤、澄清、勾兑、检测、灭菌、装瓶。走进炙烤车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50个酒坛整齐排列着,上面撒满金黄的谷壳。在这里,每一个酒坛都承载着手工艺传承的温度。据周毅介绍,糯米酒炙烤不能用明火,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经过60个小时慢火炙烤,坛中淡黄色的原酒变成褐红色。炙烤后的糯米酒,更醇香也更暖胃。

  “希望能推动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周毅说,目前,他参与成立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期望借助区管拔尖人才以及协会搭建的平台,把众多手艺人凝聚在一起。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平台效应,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事业蓬勃发展,使其迈向全新的高度。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周文媚 吴凌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