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软装”现如今已经成为模块化的生产趋势,被不同的车企放入自家的框架中,不断生成一个又一个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核心却高度重合的魔方(参数丨图片)。因此例如理想汽车、鸿蒙智行、小鹏汽车等科技占上风的自主品牌,赋予了其产品能与大多数车型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
当前行业中,诸多品牌打响价格战,低价取胜于用户的战略屡试不爽。在本以为“低价为王”的市场环境下,理想汽车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售价更贵的高阶智驾版本AD Max的销量占比反而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12月中旬,AD Max销量占比已从2月份的约20%增长至50%以上,30万以上车型AD Max销量占比已超75%。
作为新能源时代“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开拓者,理想汽车在舒适性这块基本上无可挑剔,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钱去购入AD Max呢?答案正是咱们刚才提到的,除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等以外的另一个核心,前沿科技。
理想的登顶之路
其实说起前沿科技,理想起初在友商中并不拔尖,甚至说它湮没于一众车海之中也不为过。特别是针对技术含量极高、新能源汽车命脉之一的智能驾驶,理想貌似一直都没什么“声音”,直到2024年下半年无图NOA逐步开始推送……
这套技术架构主要的特点是能够使用NPN特征和TIN网络增强BEV大模型,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而进行更加拟人化的决策,标志着理想NOA开始逐步摆脱对于先验信息的依赖。
2024年7月15日,无图NOA向全量理想AD Max用户推送。同月,基于端到端模型、VLM视觉语言模型和世界模型的全新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开启千人内测,理想的端到端自此拉开序幕。短短3个月之后,10月23日,端到端+VLM自动驾驶技术架构正式发布,也是从此开始,理想智能驾驶正式迈入AI大模型时代。随后的一个月,“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随OTA6.5版本正式全量推送给AD Max用户,成为全球首个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的车企,逆流而上,直达山巅。
并且,随着模型的不断训练,迭代超过35个版本的OTA7.0,搭载全场景端到端及理想汽车首创的AI推理可视化功能于1月16日正式开启推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球第二家将端到端技术应用到高速(及环路)NOA场景的车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智驾领域的行业TOP级地位。
伴随此次OTA7.0更新,理想智能驾驶还将升级为AD Max V13.0。自OTA 5.0转向BEV架构并推出城市NOA以后,理想对AD Max启用独立版本号进行管理。在过去一年中,理想共完成了12次AD Max的重大更新。为了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感知到智能驾驶的迭代升级,此次将智能驾驶升级为AD Max V13.0,并且后续AD Max的版本号将依据产品的更新及优化情况进行迭代和维护。
何谓“车位到车位”,实力如何?
无图NOA不需我多语,想必大家平常听的也比较多了,一言以蔽之,就是NOA彻底摆脱了对于高精地图等先验信息的依赖。而“车位到车位”,又该如何理解?其实正如其名,它是一个可以让车辆从出发车位P挡状态下开启智驾,一路通过智能驾驶到达目的地车位,并在泊车入库后回到P挡,最终退出智驾的功能。
也就是说,不同于相对传统智驾只能在主干道上开启的方式,车位到车位可以从自家小区车位上就开始开启智能驾驶,打通了狭窄、异形、多变的园区道路、城市道路、高速路。外加理想汽车首创的收费站ETC自主通行功能,真正实现无断点智能驾驶,通过车机自带的地图导航就能智能驾驶到终点。
不同于无图NOA,端到端+VLM双系统拥有更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上限更高同时更加拟人。在面对避让行人、超越慢车等常规场景以及未知场景下,车辆拥有自主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安全、法规等方面的自动驾驶业内难题。
就拿大家熟知的头部选手来看,华为ADS 3.2和XNGP虽然都可以做到车位内P挡直接智能驾驶起步,不过一旦从城市道路衔接到高速ETC通道等极复杂场景,依旧存在着体验上的差距。例如,华为ADS 3.2目前暂时还不支持ETC通行。相较之下,基于端到端+VLM架构的NOA能够通过VLM识别理解ETC通道位置,引导端到端系统向ETC通道行驶并通过闸机,实现ETC不断点。
除此之外,在VLM的帮助下,NOA还能识别理解潮汐可变车道、丁字路口场景、减速带、坑洼路面、复杂环道自车所在位置等日常驾驶中十分普遍,但却困扰整个行业的场景,并据此做出变道、减速、纠正导航偏移等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OTA7.0推出的AI推理可视化功能,可以让整个决策过程都能够直接在屏幕上得到较为直观的反馈,从而提前理解AI的思考和执行过程,让用户安心地使用智能驾驶。
并且,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和数据质量的提升,理想汽车已经成功验证了Scaling Law在提高自动驾驶性能方面的作用。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智驾里程在达到了17.2亿公里的同时,主动安全累计避免潜在事故338.6万次,避免极端烈性事故1230次。
三年之约,前进4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所提到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三件套”影响力之大,以至于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是相对保守的燃油车市场都在用车舒适性方面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而作为漩涡的中心,理想毫无疑问是这条赛道的领跑者。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同质化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状,所以如今大家都想通过更加低廉的售价来打破自身产品层面的同质化,搏得市场的关注。
回过头再看理想全系依旧坚挺的终端售价,显然,它并没有趟“价格战”的浑水。所以理想摇身一变,从一个赛道的领跑者已经换到了另一条赛道,当然赛道变了并不意味着身份的变化,虽然确实是经过了一个攀爬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如今的智能驾驶领域,理想已站在了领跑者之列。
李想在AI Talk中提到:“ L3是有监督智能驾驶,它不是L2的延续,而是L4的先导。”对于理想而言,他们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是达到条件下,在三年实现100%自动驾驶,也就是当下可望不可及的L4。当然,这需要海量的数据,需要庞大的资金,需要稀缺的人才……就宛如一座珠穆朗玛峰般,耸立在登山者面前。幸运的是,城市NOA、无图NOA、全场景端到端NOA,一路的荆棘,却托住了理想向上攀爬的前脚掌。
1997年,吕克·贝松眼里的未来是能够在天空翱翔的汽车;2004年,亚历克斯·普罗亚斯眼里的未来是无需人类操控的汽车;2024年,和理想汽车共同长期坚守在一线自主研发战线的汽车品牌,将他们眼中的“will be”已然变为了当下的“ing”。
不禁让人好奇,再过20年之后的汽车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不知道,或许只能等待,等待引领者的下一次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