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2025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拟安排城市副中心、长城保护、非机动车管理、养老服务等立法修法项目,拟对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燃气管理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根据报告,今年北京拟推进立法类议题38项、监督类议题31项。
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圆满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相关任务,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步,为首都和谐稳定、发展和治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民主法治保障。其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法规7件,包括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北京市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改)、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等。目前正在审议法规草案4件,关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消防、民办教育等相关法规已提上日程。
不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指出,当前工作仍有不足,立法对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还不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队伍和工作方式还不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工作整体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审议城市副中心条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长城保护条例。同时,修改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起草博物馆条例、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法规等均在今年市人大修改法规项目清单中。
报告指出,2025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紧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将审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永定河保护条例、实施森林法办法;为了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拟审议消防条例、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条例、公园条例和养老管理规定等;在民生改善和人民群众权益保护方面,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养老服务条例、集体合同条例、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等,这些备受大众关注的问题均将在今年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