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叛变,打死三名战士,带着六百人投敌,有人提议除掉他,粟裕却说:“谁也不许动他。”
汤景延出生在江苏如皋,年轻时就加入了国民党,还当过如皋县的国民党监察委员。
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军官,却因为支持共产党和红军,被关进了国民党的监狱。
出狱之后,汤景延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苦难。他毅然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总队",这支队伍虽然初期是民间武装性质,但很快就被国民党收编,汤景延也被任命为泰州苏皖边区游击部的副团长。
然而,让汤景延没想到的是,国民党游击部队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公开投敌,他的上级孟宪平也随之变节投敌,这让汤景延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
1943年初,汤景延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悄悄与新四军建立了联系。他向部队的每一位战士喊话:"愿意真心抗日的,就跟我一起加入新四军。"
在加入新四军后,汤景延的"通海自卫团"多次为新四军输送弹药装备,但对外依然保持着独立武装的身份。
1943年,日军对新四军根据地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一位名叫姜颂平的汉奸找到汤景延,企图说服他投降日军,并许诺给予丰厚的报酬。
汤景延立即向新四军司令员粟裕报告了这一情况。粟裕和苏中党委经过深入分析,认为这是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难得机会。
经过周密的筹划,粟裕拍板决定:让汤景延带领全团实施"假投降"计划,潜入日伪军内部收集情报,为新四军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1943年4月16日的夜晚,新四军阵地上突然响起激烈的枪声,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当枪声停息时,战场上留下了三具"战士"的尸体,汤景延带领他的部队"突围"成功,投向了日伪军的阵营。
汤景延的"投诚"消息很快传遍了日伪军队伍,连汪精卫都下令赏赐了一千大洋,以示鼓励。
日军师团长小林亲自设宴款待汤景延。在宴会上,汤景延不断抨击共产党,表达对日军的敬意,这种表现让日军上下对他高度信任。
为了维持"大汉奸"的形象,汤景延不仅穿着考究,还在多个城镇开设了"汤公馆",经常宴请日伪军高层,打牌赌博,甚至还送礼示好。
这种看似荒唐的行为,实际上是按照粟裕的指示进行的。通过这些活动,汤景延成功打入了日伪军的核心圈子,甚至获得了伪江苏省主席李士群的信任,很快被提拔为伪军少将旅长。
汤景延和他的战友们利用与日伪军联防的机会,获取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情报,这些情报为新四军的多次作战行动提供了关键支持。
同时,汤景延还开设了"协记"公行,由他担任经理,政委顾复生化名担任账房。这家公司表面上经营粮食、棉纱等物资,实际上是一条秘密的地下补给线,源源不断地为新四军输送军火和药品。
这支潜伏的队伍被分散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战士们分布在日伪军的各个部门。
通过汤景延的努力,日伪军的封锁线被悄然突破,而新四军的地下运输线却畅通无阻。
在这段时间里,汤景延和他的战友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分化瓦解日伪军内部。他们巧妙地挑动各个派系之间的矛盾,让本就不稳固的伪军队伍更加松散,战斗力持续下降。
1943年9月29日的夜晚,汤景延以手下战士结婚为名,在驻地举办宴席。日伪军的头目们纷纷赴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就在这场宴席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刻,早已埋伏就位的战士们突然发起攻击。宴席上的日伪军头目全部被击毙,伪军行动大队的指挥中枢在这一夜被彻底摧毁。
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散在各个据点的汤团战士同时行动。新四军团长梁灵光率部在各个交通要道设伏接应,确保战士们能够安全撤离。
这场代号"破腹之战"的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端掉了日伪军的多个据点。整个汤团,630名战士全部安全归队,没有一人伤亡,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苏中军区为汤团举行了盛大的祝捷大会。粟裕司令对这场战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把汤团的行动比作是一次完美的撒网捕鱼,既有胆识又有谋略。
汤团带回的不仅有大批缴获的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他们积累的丰富经验。
战后,汤景延并没有停下抗日的脚步。他先后被任命为苏北六县抗联司令、新四军苏浙游击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继续在抗日前线奋战。
1945年,在日本投降前夕,汤景延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策反驻守江南的一位旧友。为完成这项任务,他派出了自己的大儿子汤新民。
然而,这位顽固的伪军头目不仅拒绝策反,还将汤新民残忍地投入长江。汤景延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他依然坚持战斗在反对国民党的第一线。
1948年,汤景延被任命为苏浙边区游击纵队党委书记兼政委。在执行上海市郊的一项特殊任务时,他和司令员丁锡山遭到叛徒出卖,陷入国民党军队的包围。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丁锡山壮烈牺牲,身负重伤的汤景延被俘。即便在最后时刻,他依然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最终在江湾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