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后,党内有一位重量级的领导人似乎销声匿迹,彻底退出政治舞台。他不是别人,正是担任第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
和陈昌浩的销声匿迹相比,他的前妻和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那么陈昌浩为何会从重量级人物变得默默无闻呢?他的前妻和儿子又是谁呢?
一心追求革命
陈昌浩从小天资聪慧,再加上肯认真读书,因此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1924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理化系,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渐渐发生改变。
1926年随着北伐军来到武汉,陈昌浩决定通过另一种方式报效祖国。于是他和同学到乡下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向大家宣传新的思想,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
1927年9月,陈昌浩在党组织的派遣下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只要有空就会读书,就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放过。经过努力,他每门课程的成绩都十分优秀,尤其是军事和政治理论。
1930年夏,陈昌浩回国,和他同行的还有凯丰、王盛荣等人。回到上海后,他被派去从事地下工作,后来因表现优秀而被转为共产党员。1931年,他被选为团中央委员,并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
不过真正让陈昌浩进入领导中心的,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张国焘。
4月1日凌晨3点,张国焘化装成一名普通的商人,在顾顺章的护送下离开上海,同行的还有陈昌浩。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敌人发现真实身份。
4月11日,张国焘和陈昌浩抵达河南新集,开始领导鄂豫皖苏区的领导工作。比如说带领红四军战士打击前来进犯的敌军,并取得胜利,彻底粉碎敌军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
5月,张国焘宣布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陈昌浩便是11名委员之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昌浩正式成为鄂豫皖根据地党和军队的领导人。
这个时候陈昌浩和张国焘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张国焘却公然反对执行北上命令,两人渐渐疏远。最初陈昌浩是选择支持张国焘的,毕竟两人是老搭档。
但眼看着张国焘越来越偏执,甚至做出分裂中央的行为,陈昌浩才意识到张国焘主张“南下”是错误的,因此他拒绝执行命令。张国焘没想到陈昌浩会违背自己的命令,每天对他横眉冷对。
不过真正让陈昌浩在我国革命的舞台上销声匿迹的,并不是长征期间发生的事情,而是接下来发生的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从领导岗位退下
1937年3月14日,陈昌浩和徐向前率领西路军残部边打边撤,人数已经从最初的28000人减少到如今的不到3000人。在这一情况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
“如今这种情况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我们也没有办法。经过我们的商量,做出以下三个决定:第一、陈昌浩和徐向前同志离开部队回陕北去,向党中央汇报我们的情况;第二、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先念、王树声等同志组成,统一指挥部队;第三、西路军剩下的人分成左中右三个纵队,分散突围或者在祁连山附近坚持战斗。”
3月16日,陈昌浩和徐向前告别了其他战友,启程返回陕北。为了确保他们两个的安全,还特意组织了一个警卫小分队。不过由于当时形势严峻,队伍太大会引起敌军的怀疑,徐向前和陈昌浩决定和小分队分开行动,他们两个带着5名警卫员上路。
当陈昌浩等人走到张掖南面时,前去探路的两名警卫员不幸被敌军抓走。在之后的日子里,剩下的几名警卫员要么走丢,要么走散,到最后只剩下陈昌浩和徐向前两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没有粮食饱腹就吃野草,没有水就喝山泉。
在返回陕北的途中,陈昌浩胃病复发,再加上高烧不退很难继续赶路。徐向前只能将陈昌浩留在老乡家中:“我先赶路,尽快将咱们的情况汇报给上级,你就安心留在这里养病吧。”
尽管陈昌浩多般不愿,但他的身体无法支撑自己继续赶路,只能点头:“好,等我身体恢复后我立即赶路。”就这样,徐向前独自一人朝东前进,陈昌浩则留在老乡家里调养身体。
1937年6月底,经过两个多月仔细的休养,陈昌浩的身体好多了,随后在老乡的帮助下顺利抵达兰州。直到8月下旬才找到党组织,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西路军的失败,陈昌浩负了主要责任,后来相继失去了党内军内各个重要职务。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陈昌浩的胃溃疡越来越严重,中央批示他去苏联治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3年异国他乡的生活。
在此期间,陈昌浩一边治病一边从事翻译工作。他还将由自己主编的《俄华辞典》精心挑选了十几本,然后通过驻苏使馆分别赠送给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昌浩多次给党中央写信,希望能回国参加工作,但都没有回复。直到1952年4月,他才在毛主席和中央的批准下,回到那阔别13年的祖国。回国当天,刘少奇等人亲自来到北京站接他,令他备受感动。
回国后的陈昌浩希望能出来工作,为国家做点什么,但由于他的岗位还没定下来,每天只能去前妻张琴秋家串门。后来还是在张琴秋夫妇的帮助下,工作有了消息。
回国后默默无闻,儿子们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与陈昌浩的“默默无闻”相比,他的前妻张琴秋似乎更被大家所熟知。
张琴秋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31年4月,她前往鄂豫皖苏区,被任命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的政治部主任。起初大家都怀疑她能否胜任这一职务,但随着张琴秋在动员期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惊人的口才,大家渐渐被她的才情所折服。
在组织宣传队的时候,张琴秋还亲自教大家跳舞,给童养媳出身的演员们上文化课。1932年11月,她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国女性在战争年代,在我当领导的军队中担任的最高职务。
1933年3月,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革命,红四方面军从中挑选许多优秀的妇女,将其组成“红四方面军独立营”,由张琴秋领导工作。1934年10月长征爆发,张琴秋带领独立营的女同志参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张琴秋被调到纺织工业部工作,担任副部长一职,她也是我国第一名女党员副部长。1953年,她率领纺织工业代表团访问苏联,在翻译人员不够的时候,她主动给随行人员当翻译,回国后这件事也被传为美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贡献的老前辈,却于1968年4月22日去世,享年64岁。
除了陈昌浩的前妻张琴秋外,他的儿子们也是万人敬仰的存在。
大儿子陈祖泽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主要参与人之一,并担任原核工业第一研究设计院的副院长。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多项技术得到突破,还研发了不少设备。
小儿子陈祖涛则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汽车研究上,为新中国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又参加二汽建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虽然陈昌浩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在政治舞台上继续放射光芒,但他的两个孩子却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也算是另一种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