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张为江堤、江沿街竣工前的情形

吉林城原本是一座古老的城垣,街道巷陌、房舍庭院尽显古意盎然。由于传统审美的根深蒂固,即便是东北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吉林机器局,所营建的外观也是城堡的模样。直到清末民初,吉林城的房屋和街道的建设,才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但洋楼、马路多出现在东关商埠区,老城区则仍然是平房鳞鳞、曲径盘桓。算起来,老城区最早的现代派街道风貌,当是从“江沿街”的建设开始。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伪当局为创造良好的殖民环境,开始在吉林城大肆营建。这其中大量工程都集中在东关地区,老城区唯有修建江堤和江沿街堪为代表。在此之前,吉林城原本没有永久性堤岸,老城沿江地区除二道码头(1927年建)、三道码头(1928年建)、官码头等处修有栈桥略显规整外,大部分地区都比较脏乱。

史载1933年,伪市政筹备处(伪市公署前身)开始规划建设永久性江堤。1935年4月,江堤工程开标,日资福昌公司以37.85万元预算中标。6月20日,拆迁工作完成,筑堤工程正式开工。这道江堤为墉壁式,西起临江门外200米处(头道码头“洋灰台”就是建于此时),东到东莱门外关帝庙前,江堤平均高7米,设有4处阶梯连接堤上与江边。江堤质量精良:先沿着江岸下挖“地槽”,然后灌注水泥形成坚固的基础,然后再垒砌石块形成立面。

与江堤同时开工的还有堤上的道路。此路连贯东莱门和临江门之间,全长3040米,宽22米,耗资百万元(《吉林市地名志》记载开工于1933年与伪满《吉林事情》记载相悖,应有误)。这条道路一侧为江堤,另一侧为加修护坡、甬路的临江房舍。道路两侧栽种柳树为行道树(《船营区志》),原有木杆路灯全部改为水泥杆,由架空线改为地埋线(《江城路灯简史》),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条街道属于一条按“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道路。

经过2年多的施工,1937年11月12日(《吉林旧影》记载了准确日期,《船营区志》记载为10月),江堤和道路施工同时结束,在伪吉林省公署前举行了盛大的庆典。道路最初定名顺江路,不久改为江沿街。对于这条道路,日伪当局是分外关爱的,出于保护道路卫生等考量,据记载道路建成后,一度只允许通行轻型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但是后来的照片中,路面上还是看到了有骑马的人和马车。

作为老城区的一条“现代化”街道,街边建筑也逐步朝着新式方向发展,从早期的松毓故居(松江第一楼)、吉林省公署、满铁公所、天主教堂开始,楼房越来越成为江沿街上的主角——伪警务厅、临江阁、宾宴楼、伪市公署(原市水利局)等建筑缓慢地蚕食着旧式平房院落构成的江沿街景。

日伪当局还把江沿街打造成一条“观景道路”,贯穿吉林城内的观光旅游车经过了江沿街全线。在这条街道上,游客们不仅能看到新旧文化交织的人文风光,还能在夏季欣赏水天一色的江面,以及江面上“鱼鹰捕鱼”的独特景观。到了冬季,封冻的江面上有吉林特色“水院子”让游客称奇,即便后来江面不封冻时,江沿街一线又有了树挂雾凇奇景横空出世。

浏览这些老照片,回想现在的街景,沧海桑田巨变让人不免心生感慨。如今已改名为松江中路的江沿街虽然有了崭新的风貌,但历经时光的不断打磨的这一线江景,仍旧是吉林市最美的一道风光。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网名易林学馆)、苗韫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