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16日
第 02 版)
在西藏日喀则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安置点,迎风飘扬的警旗下,有一顶深蓝色的帐篷,上面贴着汉藏双语的醒目大字“警务室”。帐篷里面只有简单的设施: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数册登记簿。一支由5名警察组成的小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不断地在安置点周边巡逻。
“随着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安定的治安环境和安心的生活环境成为群众的迫切需求。”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四郎曲扎说。
西藏边检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在杂村、嘎布村和玉白村安置点均设立“帐篷警务室”,提供24小时的贴心警务服务和保障。
“警察同志,请你们帮我找找手机。”1月11日,仁多布杰老人匆匆来到嘎布村“帐篷警务室”求助。地震后,他与身在外地的子女失联。因为记不住子女的联系电话,那部遗落在危房中的手机,成了他与孩子们取得联系的唯一希望。
余震不断,房屋随时可能坍塌。民警小心进入屋内,在一片狼藉中仔细翻找,最终成功找到手机。老人颤抖着接过手机拨通电话,听到子女声音后,十分激动,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治安巡逻防控、交通疏导、群众受损财产清理转移、“一户一档”建立、外来人员排查……每一个“帐篷警务室”,都如同一个功能完备的“派出所”,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它还是一个贴心的“服务站”,为群众送上暖心的帮助。
1月7日下午,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第一个地震灾区“帐篷银行”在拉孜县正式营业。
“帐篷银行”建起来了,还要面对地震后暂时性的断电断网。怎么办?那就手工记账。农行西藏拉孜支行的客户经理们用一个账本、一支笔开始服务,不让金融服务断档。很快,陆续有客户前来办理业务。
旦增罗布是定日县措果乡塘仁村村民,地震摧毁了他的房屋,但好在一家人都平安脱险。旦增罗布想到,1月3日他刚从拉萨订购了一台农用机械,按照合同约定,1月8日就需支付20万元尾款,但突发地震,让他的资金出现问题。
1月7日晚,农行工作人员前往安置点为村民发放救灾物资。旦增罗布看到农行西藏措果营业所主任阿琼,便说出困难。1月8日一早,阿琼前往村民安置点为旦增罗布办理贷款。中午,旦增罗布就成功收到20万元“惠农e贷”。这也是农业银行在此次地震后发放的首笔抗震救灾贷款。
除了警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在灾区各地,记者看到一顶顶“小帐篷”支撑起各类暖心的公共服务:
西藏军区总医院应急医疗队携带诊疗设备、常备药品等,赴受灾较重的村庄开设“帐篷诊所”,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定日县邮政分公司在灾区搭建“帐篷邮局”,设立了包裹自提点、临时服务点,恢复灾区邮政基本服务,助力受灾乡镇转运赈灾物资;
“抗震救灾中,各公共服务部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帐篷服务点等临时应急方式,确保灾区公共服务不断线、不断流,以实打实的工作举措服务好群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程文浩说。
(综合本报记者倪弋、史鹏飞、徐驭尧、琼达卓嘎,人民网记者郝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