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从闭塞封闭的大山农村到近悦远来的旅游胜地,从贫瘠落后的边缘地带到产业兴旺的山水田园。金寨县“四好农村路”带给农村、农民的变化是可见可感的。S447古天路接山川、连林田,与特色村居相映成趣;X316南汤路将沿途众多旅游资源串线连片,让旅客“快进慢游”;X231仙长路铺到农民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一辆辆货车满载灵芝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这般南北畅通,东西循环的图景,70多年前就已“起笔”。
从1950年起,金寨就着力进行以公路为主,板车路、人行大道为辅的道路建设。1953年底,六金(六安—金家寨)路麻埠至金家寨段道路修复通车,拉开了金寨县普通国省干线及骨干县乡公路建设的序幕。
从“这里”起步,金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在皖西大地焕发出了无限的激情与活力。
山路弯弯,走出康庄大道。
2014年,乘着第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东风,金寨县对农村公路实施了畅通升级工程、扩面延伸工程、村组路建设工程等,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这其中带来的变化超乎想象。
“这些都是金寨的老一辈公路人拼出来,干出来的,那时候修路没有材料自己筹,没有工具自己造,大家起早摸黑一门心思都在修路上,一条路从开工起,有很多人急得睡不着觉的。”原公路站退休养护工人李家勇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激动地说。
金寨县农村公路大多依山而建,地势崎岖复杂,在当时人才短缺、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困难条件下,金寨公路人依靠肩挑手扛,筚路蓝缕、攻坚克难,推动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通”及“畅”。
水稳摊铺。
生机勃勃,踏出一路繁花。寒冬岁末,静谧安宁。行驶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远处古村静卧,山色氤氲,路景交融,如游画中。
长岭乡位于金寨县东南端,距离县城104公里,是县境最偏远的乡镇之一,X226、X469永佛至长岭段道路提升工程承载着改善金寨县长岭乡交通状况的重要使命。
X226张长路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用“老材料”做出“新大餐”,加大公路绿化、美化力度, 道路沿途因地制宜种植桂花、红叶石楠、红枫、紫薇、格桑花等观赏植物,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实现了路与景的双向成就,以路域环境“美”带动乡村旅游“热”,“美丽公路”带动“全域旅游”的“蝴蝶效应”。2024年,X226张长路(永佛至胜利段)入围十月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和安徽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X226张长路路域环境。
硕果累累,迈出振兴步伐。沿着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一路向西,道路两侧的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即便在周末,农家乐门前也和小长假一样热闹。
“我是2007年开农家乐的,那时候天堂寨隧道还没建成,只能走‘十八盘’山路到天堂寨景区。每年的11月后只要一下雪,车子根本不敢开,一礼拜难有一笔生意。”马石村村民黄守贵说,“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通车后,原本特别难行的‘十八盘’下修了一条天堂寨隧道,从村子到县城只要1个半小时。现在,周末每天都有五六桌生意,不少自驾游客人还成为回头客,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家收入已有10万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公路,对于大别山区的农民来讲,不仅用来通行,是生路,是出路,更是百姓的致富路。
村民匡克礼承包的山地上,既种茶也种毛竹。“原来遍山的毛竹和树木运不出去,自从有了这条通道以后,运到路上就是钱。”匡克礼说,现在他卖茶叶和毛竹、树木,一年能挣五六万元。
如今,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已成为美丽经济的走廊,那些散落在公路两旁的村落茶园,也借着交旅融合的东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交通路网驶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斑竹园至天堂寨段)。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既畅通了群众出行的“微循环”,更打通了发展的“大动脉”,勾勒出沃野千里的振兴画卷。(胡先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