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甭管大病小病,去个医院就得住院?

2023年我们国家的入院人数超过了3亿,同比2022年增加了5千万,住院率更是达到了21.4%而在2003年,中国的住院率仅为4.7%,20年间增长超过16个百分点。

然而相对的,国际上平均住院率大约在1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曾在相关报道中提出:“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的住院率确实已经超过了正常标准,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些非必要的住院情况。”



住院率的上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医疗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患者的就医行为以及整个医疗生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复杂关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居民住院率的持续增长?

一方面,从医保政策来看,医保报销政策是导致住院率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医保报销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一些地区医保报销的起付线、报销比例等设置不够合理,使得一些患者为了达到医保报销的条件,即使病情可能并不严重,但依旧选择住院治疗。



此外,我们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住院费用的报销范围比较大,额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于门诊费用,能报销的费用就远不如住院,这就导致一些本可以在门诊解决的疾病也转为住院治疗。

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制度,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对住院率产生不合理的拉动作用。



另一方面,有医疗资源分布与配置的原因。我们国家的住院率呈现西部高于东部的分布特点。从2018年开始,西部地区的平均住院率就已突破20%,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且有学者指出中西部地区因医保有中央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控费动力弱,存在钻医保空子行为,导致住院率偏高。

大城市、大医院往往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包括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医疗人才等。这使得很多患者不论病情轻重,比较倾向于涌向这些大医院寻求治疗,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住院床位紧张。

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资源匮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导致患者对其信任度不高,即使是一些常见疾病,也宁愿选择到大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住院率。



不仅如此,或许还存在医生谋取私利的情况,医院收入与住院率密切相关,部分医院为提高床位使用率、增加收入,存在小病大治、分解住院等过度住院现象,个别医院甚至有虚假住院骗保行为以谋取私利。

一些医院的医生收入与患者费用创收挂钩,甚至超过80%来自此,使其在诊疗中更关注利润,从而导致医疗决策偏离科学性与必要性,产生过度医疗、过度住院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增加,认为住院能得到更全面、系统治疗和护理,一旦患病倾向于住院,且存在对疾病过度担忧心理,即使病情不重也要求住院

我国老龄化的加深,也是导致住院率增加的影响因素之一,老年人身体机能差,患病率高,住院治疗占比提升。同时,子女工作忙,老人测血糖、血压等为省事会直接住院。



过高的住院率无疑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大的医保基金的压力,住院治疗的费用通常较高,而医保需承担大部分费用。

高住院率致使医保基金支出增多,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支付压力,影响其可持续性。部分地区因住院率过高,医保基金出现缺口,需提高医保缴费标准或降低保障水平来维持平衡。



其次,住院患者增多,会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向住院部倾斜,导致门诊、基层医疗等资源相对不足。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资源闲置,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与分配不均衡,影响整体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加患者就医等待时间。



住院人数增多,医院在床位安排、人员调配、医疗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管理难度增大,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持运营,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增加了医院感染控制等管理风险。



高住院率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英国曾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医院的服务质量、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来分配医保资金,激励医院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住院。

日本等国家通过分级诊疗规定,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急性期医院主要负责重症和急性病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转至疗养病床或接受入家服务。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和康复护理机构倾斜,鼓励其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对大医院住院资源的依赖。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为了控制住院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分值付费,促使医院合理控制成本,避免过度医疗,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天数和费用。

除此之外,实施区域总额预算管理,控制医保基金支出总量,促使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从源头上限制住院人数的不合理增长。

还需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设施设备配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报销比例也需要做出调整,引导患者有序就医,逐级转诊。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小病大治”、诱导住院等违规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住院。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明确自身责任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度住院问题,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应持续关注这一问题,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制度与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有序的医疗生态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