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玉河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一般由文人官宦或官府设立。主持书院的负责人称为“山长”,士子定期集会,集会时由山长聘请精通经义的进士或举人讲学。它的兴盛与否,是一个地方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标志。

德州历史上存在着多个书院,恩县(1956年撤销,其县治恩城划归德州市平原县)一个县,就先后有过四座书院,分别是会斋书院、青莲书院、近圣书院、漳南书院。

会斋书院

书院早在唐代没有科举制度之前就已存在。起初是皇室诸家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在,并非是讲学授课之处,德州自南北朝时就有类似场所。

据《世说新语》,平原刘善明始创私家藏经(当时将典籍称为经)院。德州藏书大家代不乏人,除皇家外,历朝历代私家庋藏、修订、校版源远流长。宋朝以后,程朱理学盛传,在全国设立许多教学机构(也称讲经堂或院),统称为书院,书院也与藏书、修书、校订、梓板印刷等分开,完全成了名副其实的教学机构。



会斋书院是恩县当时最早的书院,为元代隐士张汝卿所建。

明万历年间《恩县志》记载:“张汝卿,生平多蓄经史国籍,构堂贮之,号‘万卷堂’。又于堂右筑文会斋,接待四方贤士。”

清雍正三年,清代大臣、儒学家、文献学家陈梦雷与清代官员、画家蒋廷锡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职方典·东昌府学校考》记载:“会斋书院,在旧恩县城,元张汝卿读书处。”

清宣统年间《重修恩县志》记载:“张汝卿,号澹斋,家饶裕不仕,好蓄经史,匾其堂曰‘万卷’。立文会斋于堂右,四方贤士有来假阅其书者,则馆于其斋。诏旌其门。子,如遇,七岁能书大字,众称神童,有司荐于国学。”

从以上史料可以得悉,张汝卿家境富裕,有实力买书、读书、藏书。作为藏书宏富的饱学之士,张汝卿淡泊名利、隐居不仕,他把藏书的地方改造成了书院,公告周知,供人们阅读。

这种行为受到朝野的高度赞誉,尤其受到朝廷的表彰(诏旌其门)。每天浸润在读书氛围中,张汝卿的儿子张如遇七岁就能书写大字,人称“神童”,地方官员推荐其到国子监接受教育。

这座书院所在的旧恩县县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武城县旧城公社、武城镇政府所在地。自隋开皇十六年设置历亭县立此为治始,经贝州治、恩州治、恩县治,到明洪武七年降县为镇,此地州县设治778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

从史料记载来看,张汝卿的会斋书院是以藏书和提供阅读为主的书院。

青莲书院

清雍正《恩县续志·书院》记载:“青莲书院在县治西南隅大沼中小洲上。明代万历四十五年,知县周淳建书院于此。绕岸植柳,环洲种莲,架桥其南曰‘步瀛’与诸生往来其中。”

创建青莲书院的周淳专门撰写《青莲书院记》,“立石志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知县的用心良苦。

周淳上任之初,蝗灾泛滥、疮痍载道,第二年虽然应祷得雨,可又到处涝灾、积水严重。此时,他想为读书人找个清净的地方,只有城西南隅旧有大沼十亩许,积水严重,人称“饮马池”。于是,周淳筑台造屋、架桥、植树、种荷,成就了青莲书院。他寄希望于学子“当必有伊洛之贤,应时而出也”。

周淳,明朝湖广蒲圻人(今湖北蒲圻市人),万历年间举人、教谕,后于万历四十四年授恩县知县。

此时,距执意打击、废止书院的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已经35年了,朝廷对书院的态度逐渐回归到较为宽容的状态,允许书院重新建立和发展。

近圣书院

清雍正年间《恩县续志·书院》记载:“近圣书院在儒学西南。”雍正元年,知县陈学海捐俸并建尊经阁,其地仄狭,乡绅李绪宁捐宅基二间以扩之,南至绪宁宅,北至神路,东至纪境宅,西至街。

书院既成,陈学海作《近圣书院记》阐明创建近圣书院的初衷及起名“近圣”的缘由:“余既受恩县事,谒夫子庙,历视周垣内诸栋宇制略,备惜无诸生舍,其地狭也。余惟学以造士,士无舍犹无学也。夫化民成俗必自士始。吏于土者,能辞其责欤?”

陈学海很有眼光和责任心,他想为学子找一个读书深造的地方,终于“于西南隅得旷地一区,辄捐俸售之;其南为李绅绪宁宅,生慨然析其宅,旁余地以广之”,陈学海不但自己捐款助教,乡绅李绪宁也被感动,把住宅让出一部分,供书院扩大场所。

陈学海“又为市田五十亩余,岁代输其赋而以租粟之,入属书院,约诸生每岁以应贡者,司讲课事使收之”。这解决了书院办学费用问题,从中可见陈学海虑事周全。

书院建成后,到了开学典礼,陈学海亲自出席,谆谆教诲:“春秋时期,恩县地处齐国西部偏远地带,距鲁国只有数百里,所谓‘近圣人之居者’。齐、鲁两国民俗风气有差异,孔子诞生后,学者争宗师之,转相传习,渐染成风而齐俗以化,近故尔也。”阐明了“近圣书院”之名的由来。

陈学海,江西永丰县人,清代进士,于康熙五十八年受知恩县,康熙六十年作《近圣书院记》。《近圣书院记》中提到的李绪宁,为清康熙年例贡,候补光禄寺典籍。所谓例贡,清朝科举中,不由考选而有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李乡绅的功名或许与这次捐宅助学有关。

顺治年间,朝廷对书院的态度是严格抑制,不许别建书院。然而,随着社会的稳定,康熙年间逐渐放开书院,并开始支持书院的发展。康熙十六年,康熙下令在翰林院中选择博学善书者伴随左右,探讨文义,这标志着康熙对书院态度的转变。此后,康熙不仅允许书院的存在,还赐书、赐额给部分书院,进一步表明了对书院的支持。

漳南书院

清嘉庆年间,邑举人赵鹏举捐资,在南关路西建“漳南书院”。

赵鹏举,清嘉庆二十三年恩科。所谓恩科,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恩科始于宋代,明清时期亦用此制。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这座书院还有一个“二谭先生”的故事,谭汝翼,字君辅,增贡生,谭汝为,字力臣,增广生,两人皆积学敦行,为当世知名士。潘克溥孝廉主讲漳南书院,同往师之,学子称为“二谭先生”。潘克溥,字泽农,夏津人,曾任恩县知县。

“漳南书院”名称中的“漳南”,应与漳南镇这一地名和典故有关。“恩县十景”中有一个“漳南夜月”,说的是在西北60里漳南镇(今属武城县),有高达丈余的土堆,相传这里是隋末窦建德、刘黑闼起兵处,为起兵台,每晦朔夜,登台远眺,明如月夜,故名“漳南夜月”。

光绪二十七年,清廷改革科举制度,并再次下令将书院普改学堂,全国有1600余所书院改制为大、中、小三级学堂。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被正式宣布废除,这使得以科举为目标的书院最终寿终正寝。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