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笑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告别盛夏,处暑来临,褪去暑热,人们心情也好了起来。时间回到1718年的秋天,伴着丝丝凉意,两广总督杨琳的心情也不错,因为他发现了几位身怀特殊技艺的人才,就此揭开了清宫珐琅的神秘面纱。

一段往事

两广总督杨琳欣喜地上奏皇帝:广州监生龙洪徤和民人林朝锴、何嘉璋能制造珐琅,“所制白料洁白光亮,红料鲜明。今制成积红杯盘一对,盖碗一对,画片八片呈样”。杨琳认为,龙洪徤等人正是康熙帝此刻需要的手艺人,便直接送3人进京应役,还呈上了他们自制的120斤白料和1斤红料。

杨琳的判断自有他的道理。他在任上按照皇帝的授意多方查访,经常为远在京师的皇帝“输送”人才,其中有会画画、懂天文、通医术的西洋人,也有技艺精湛的本土手工匠人,康熙帝一直对此十分满意。按照杨琳的认知,此时内廷在珐琅制造工艺上尚有瓶颈没有突破,特别是珐琅釉料的制作,还存在短板,基本依赖西洋进口。会炼制珐琅料的龙洪徤等人岂非正是奇货可居?

然而,康熙帝的朱批却出乎他的意料:“珐琅,大内早已造成。各种颜色俱以全备。但奏折中九月内差人送京之语,到京之时再试看。”

两广总督杨琳为恭进法瑯匠役龙洪徤等及制就物件事奏折


图片


图片

炼制轶闻

此事还没画上句点,通过梳理档案中的线索,杨琳举荐珐琅匠事件的时间线大致是这样的:

康熙五十七年九月初九日,杨琳的奏折和所荐工匠从广东出发。

九月二十八日,康熙帝阅折之后当即赏赐他“御制珐琅盒绿松石砚一方,珐琅水中盛一个,珐琅鼻烟壶一个”,以及鹿肉、乳饼等物。

十月十七日,杨琳目睹了这些“御制珍玩、天厨佳味”,具折谢恩。他写道:“奴才从前止知珐琅出自外国,今见皇上御制精巧鲜明,远胜外国百倍。”

这“远胜百倍”的赞誉,姑且不论,但月余之间君臣的文书往来,至少说明了这几桩事实:其一,珐琅和珐琅工艺是舶来品;其二,康熙五十七年或稍早之前,清宫尚不能独立制造珐琅;其三,康熙帝自称,此时内廷工匠已然攻克了独立制作珐琅器的技术难关——珐琅料,能够让他以看似闲逸实则有些自得的笔墨写下那一句“大内早已造成”,并且“各种颜色俱以全备”。

从赏赐给杨琳的几样珐琅器来看,砚盒、水丞和鼻烟壶均属常用器物,器型不大,胜在“精巧鲜明”,这四个字也正是珐琅器应具备的美好特质。

康熙款画珐琅梅花图鼻烟壶(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杨琳的两件奏折和康熙帝的一句朱批,可能让我国珐琅工艺美术史悄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把清代独立生产珐琅器的历史从雍正中期追溯到了康熙末年。

珐琅之美,有目共睹。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关于清宫珐琅工艺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通常认为,实现珐琅各色釉料和珐琅器的自制是在雍正中期。例如,朱家溍先生的《清代画珐琅器制造考》一文开宗明义:“清代的画珐琅工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中空前地提高,尤其是雍正年间,造办处从原来采用西洋料,发展为自己烧炼珐琅料九种,是当时西洋料所没有的颜色,这在当时是一个划阶段的新成就,是瓷器史上值得一提的事。”

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珐琅彩”词条目今亦沿此说: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

新发掘出来的档案史料“刷新”了以往的认知,随着学界对明清档案史料的不断探研,不知道还会有怎样的惊喜等待着我们。

传奇身世

“珐琅”本身是个音译词汇,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的名称,有时也指珐琅料。隋唐时期,人们称呼大秦(古罗马帝国)为“拂菻”。大秦出产一种色彩艳丽的搪瓷嵌釉工艺制品,人们按产地称之为“拂菻嵌”,后来简称拂菻。因为发音相近,也称佛郎、佛蓝、珐琅。在清代档案中,有时写作“法瑯”。

珐琅工艺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文明时期,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公元前18世纪塞索斯特里斯二世法老的胸饰、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的鹰形项圈,都运用了珐琅进行装饰,饰品上饱满纯正的色泽,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至今依然璀璨生辉。可以说,珐琅的诞生,离不开人类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古埃及斐济皇后的鹰形臂钏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那么它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一般认为,早在隋唐时期的中西交往过程中,“拂菻嵌”已传入中国,著名的“唐三彩”中已经使用了珐琅装饰工艺,只是还处于工艺起步阶段。到了元代,蒙古军队远征欧亚大陆时,从西亚俘虏了大批可以制作珐琅的能工巧匠。当时在大食国(即阿拉伯地区)流行一种装饰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被称为“大食窑器”,受到贵族们的喜爱,随后阿拉伯工匠被引入内府,在他们的指导下,烧造出了中国本土的铜胎珐琅制品。

经过明代的接续传承,珐琅在清前期已臻于成熟。康熙年间,中西交往频繁,来华传教士也把欧洲的工艺品和珐琅制作技艺带进了中国。出于对珐琅的喜爱,康熙帝在清宫造办处设立了珐琅作,专门从事珐琅的研究与制作。他还谕令广东地方官员留心访查工艺精湛的珐琅匠人,无论是西洋人还是本地工匠,只要确有一技之长,均可留在内廷供差,待遇优渥。

据档案记载,画珐琅匠人周仲逵自嘉庆四年(1799年)由粤海关监督举荐入京,至嘉庆二十年病故。在这期间,周仲逵每月薪酬为白银5两,除此之外,每年粤海关监督处还额外赏银八十两“以资养赡家口”。

内务府为珐琅作画匠周仲逵应得嘉庆五年四月份养赡家口银两寄京等移会粤海关监督事等呈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活计出色,受到皇帝的额外赏赐也属常事。例如,雍正八年,因一对飞鸣食宿雁样式的珐琅鼻烟壶设计做工出色,雍正帝奖赏画珐琅的谭荣、炼珐琅料的邓八格两位工匠各20两白银。清朝珐琅工艺的迅速发展,跟当时招贤纳士的政策激励不无关联。

然而,到了道光年间,国力日渐衰微,宫廷珐琅技艺也逐渐衰退,作品数量减少,样式、造型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珐琅工艺也从皇家宫廷走入民间。

珐琅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传承发展,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和魅力,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