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期间,西北野战军有这么一位悍将,他打起仗来如同猛虎下山一样势不可挡,无论战局多么艰难,他总是能以少胜多,打得敌人溃不成军。1948年、1949年间,他联合兄弟部队,陆续解放了陕甘宁青新五省,解放了广大饱受压迫的老百姓,堪称居功至伟,他的名字叫贺炳炎



贺炳炎出身红二方面军,是贺龙贺老总的老部下,他曾长期在鄂西、湘北苏区奋战,数次给予国民党军重创,贺老总因此对他十分器重,一直将他当做栋梁之才重点培养。1934年,贺炳炎因功升任主力团团长,1935年二方面军开启长征,贺将军主动请缨担任开路先锋,率先离开湘鄂边根据地,转而进入西南作战。

彼时西南盘踞着大量国民党军,它们以乌蒙山为依托,构筑了层层防线,想要将二方面军围死、困死。但贺炳炎对此毫不畏惧,他指挥部队在贵州、四川左冲右突,凭借一己之力杀出了一条血路,帮助大部队摆脱敌人的包围,顺利在西康与四方面军会师。但可惜的是,就在1935年底的一场战斗中,贺炳炎不慎被敌人的流弹击中胳膊,而且由于战场的环境过于恶劣,伤口很快感染、发炎,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病症。



军医在简单评估了贺炳炎的伤势之后,决定对他进行截肢治疗,以保全他的性命。不过贺炳炎却并未因此怨天尤人,即便失去了一条胳膊,他内心的革命信念也丝毫没有动摇,他要用一只手击败所有敌人,实现民族解放的愿景,让所有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抗战时,贺将军在八路军120师任团长,他先后参加了雁门关战役、冀中战役、大清河伏击战,累积歼灭了两千余日军,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可谓居功至伟。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又纵横西北、所向披靡,先后击破胡宗南集团和马家军,解放了广袤的国土。建国后的1955年,解放军举行了全军大授衔,中央军委在对贺炳炎进行了综合评估之后,决定授予他中将军衔,但毛主席却觉得贺炳炎革命资历老,且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比较重大的牺牲,因此决定破格授予他上将军衔,并附赠他两枚荣誉勋章,以示勉励。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另外一位将军和贺炳炎一样,也被越级授衔,那便是杨秀山。杨秀山是鄂南人,他同样出身红二军团,也参加过长征,抗战时期,他在八路军120师骑兵营担任政治委员,1938年初,他奉命率部进军静乐县,准备攻打一座碉堡,按照地方上提供的情报,这座碉堡只驻扎着一百多个伪军,而伪军向来贪生怕死,根本不是八路军的对手,因此杨秀山认为,此次战斗一定非常轻松、毫无阻力。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是,情报其实是错误的,目标碉堡中不止有伪军,还有七十多个日军,并配属有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八路军刚和日伪军一交手,便吃了大亏,先锋部队被压制在碉堡前的一片洼地中,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杨秀山见状很是着急,如果不赶快破局的话,等到敌人的援兵赶到,恐怕整个骑兵营都会危险,紧要关头,他不顾危险的带着十多名战士,从侧翼向碉堡发动突袭,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阵脚,前锋部队趁此机会迅速发起总攻,最终顺利将敌人全部歼灭。但可惜的是,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杨秀山不慎被一枚误爆的手榴弹炸成重伤,后来经过抢救虽然转危为安,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左臂丧失了部分功能,往后只要一到阴雨天,关节就痛如刀绞。

解放战争时,杨秀山也在西北野战军工作,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期间,他更是率部立下大功,并受到了彭老总的通令嘉奖。建国后的1955年,中央军委原本打算授予他少将军衔,但考虑他受过重伤、差点牺牲,所以军委最终还是越级提拔他为中将。



1956年,杨秀山被调离指挥岗位,转往文教单位工作,此后他一边为解放军培养优秀人才,一边推动部队改革,建设高水平的机械化大军,以适应世界潮流。晚年的杨秀山还主持修撰了红二方面军的战史,并为一些在1933年“肃反”中被错杀的同志们正名,2001年,杨秀山将自己辛苦攒下来的两万多元工资捐给山区小学,用于修缮校舍,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为国家建设做贡献,2002年,杨秀山将军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九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