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医界(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示了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名单,共14所本科高等学校,其中,桂林医学院将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公示时间为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


桂林医学院的更名路,已经走了近7年。据了解,2018年,桂林医学院便已启动更名大学准备工作,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7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和评议,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获得通过。

202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回复网友提问时称: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正式向教育部申请将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教育部正在按程序审核该校更名事宜。

如今更名一事迎来公示,这也意味着,国内又所一医科大学来了。


图片来源:桂林医学院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桂林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是全国建校历史较早的医科院校之一。195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桂林医学院,1993年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官网信息透露,目前桂林医学院共有7家附属医院,分别为: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甲,医院有近50个临床专业科室,开放床位近3000张);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桂临床医学院)(编制床位数1200张);

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拥有牙椅110台,编制床位数50张);

桂林医学院附属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三甲,可开放床位2120张);

桂林医学院附属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编制床位503张,实际开放床位751张);

桂林医学院附属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三甲,编制床位1200张);

桂林医学院附属桂林市人民医院(三甲,开放床位1400余张)。


国内医学院掀起“更名潮”

在国内,医学院热衷更名由来已久。据统计,近十年来有不下20所医学院校成功升格为大学。

据了解,早在“十三五”期间,沈阳医学院便提出了“用5-10年建成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全面落实更名医科大学工作目标,该校于2017年3月成立了更名医科大学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沈阳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建设目标及相关任务分工方案》。2019年,学院党委将更名大学工作提上重要议程,予以重点推进。

2021年2月,沈阳市政府正式将学校更名医科大学工作列入《沈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沈阳医学院升级为沈阳医科大学”。“十四五”期间,学校明确提出“到2025年,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综合实力基本达到更名大学要求”。

2022年12月,沈阳医学院创建医科大学工作通过教育部批复同意;2023年11月,更名医科大学工作正式纳入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期实现更名医科大学的目标。

2024年2月,沈阳医学院召开五届四次教代会暨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动员大会。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在创建大学的31项指标中,学科门类、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能力与水平等26项指标已达标;硕士点数量、科技奖励数量、省级重点学科数量、土地和建筑面积等5项指标正在努力前行。

除了沈阳医学院外,近年来还有多所医学院在更名的道路上奋力驰骋,其中比较知名有新乡医学院,自2013年启动更名工作至今,已在更名“大业”上奋斗了十余年,而像承德医学院正在争取更名承德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厦门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均计划更名医科大学等。

医学院每每更名成功,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仅2023年以来,就有多所医学院成功更名,如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更名只是新的开始,苦练内功才是成功王道

医学院更名大学,俨然成为国内多年来的一股风潮。为什么很多医学院热衷于更名?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究竟能带来什么?

2024年4月,郑州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原院长聂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到,“将‘学院’更名为‘大学’后,无论是在招生、政府项目、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都将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持。”

以2023年底完成更名的蚌埠医科大学为例,据报道,更名后,学校对学子的吸引力更为强劲,2024年学校研究生初试报名人数为4207人,较上一年增加457人,其中约一半是省外考生。

再比如,原来的泸州医学院自更名西南医科大学以来,发展迅速,不仅分数线在很多省份蹭蹭上涨,而且还于2021年成功获得博士授予权,并入选为四川省重点高校。

而泰山医学院升格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周年之后,该校在科技创新上,新上国家级项目55项,经费4123.5万元;临床医学学科位列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第12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

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如今的山一大,学校(院)年均投入超过2亿元,支持院士等70余个团队建设。2020年以来,校(院)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2022年,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8项,立项数居省属高校第2位、医学类高校第1位,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这恰恰也为其他尚未更名或打算更名大学的医学院提供了借鉴和发展思路。不过,对于部分医学院来说,在国家管控愈加严格的当下,要想成功更名,其实并不容易。

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中就特别强调了“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事实上,不论医学院是出于何种原因申请更“大”或升级,都不能简单从名字上就认为“医科大学”比“医学院”好。有人认为,大学更名并非换个牌子那般简单,要实现从外到内的质的飞跃,需要高校专注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傲立潮头。

“名字叫什么不重要,要注重的是高校内涵建设,教育部门也要支持特色医学院的发展。”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聂伟认为,二者不该有先天差异,应一视同仁,高校要合理地根据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和专科特长等进行资源分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医学院改名为医科大学,对医学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将是一大利好,但像协和即便不改名,也不影响其在中国医学教育的顶级殿堂地位,因而,中国医学院校除了努力更名,更需要苦练内功,在培育优秀医疗人才上下功夫,让中国医生均质化培养成为一句实话。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