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年的氛围了,想早点回到家里。”旅客罗女士说。1月14日,成都各大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挂上了红灯笼、中国结,贴着窗花、福字,迎接春运的到来,机场、车站的氛围也感染了每一位出行旅客。
春运首日,早晨的成都飘起小雨,雨水打湿了车站站前广场,却没能阻挡旅客回家的热情。红星新闻记者在火车站、汽车站内看到,相较于往年的大包小包,今年的旅客更多是轻装上阵;相较于往年的火急火燎,今年旅客更加从容;相较往年的被动服务,志愿者“主动出击”成为常态。
12年来没真正感受过老家的冬天
今年准备好好玩雪
今年的铁路成都东站候车大厅,很难见到有旅客提着大包小包,甚至还有许多旅客只背着小包,或带着一个手提包就踏上了返乡旅途。
“高铁线网开行越来越多,连接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成都到上海、北京等地方,高铁12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不像以前需要一天、两天,甚至更多时间,所以轻装上阵更是为了减轻旅客疲惫。”成都东站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出行的便利,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都能买到的东西,在北京、上海也可以买到,快递直达,网上购物等带来的便利,也让更多人不用再专门“背”特产回家。
所以在现场,记者的目光被带着大包小包出行的一家三口所吸引。
班玛多吉是一名藏族小伙,今年16岁的他,跟着妈妈、弟弟准备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度过整个寒假。
▲班玛多吉母子三人
“我老家是马尔康的,虽然每年都回老家,但从来没真正感受过冬天的家乡。” 班玛多吉告诉记者,从4岁至今,他一直生活在广汉,今年是他12年来第一次真正回去过冬。“往年冬天,最多待一天就回来了,今年准备回去玩个够,特别是玩雪,准备拍点视频,分享给同学,让他们羡慕一下。”
看着放在地上的大包小包,记者不免疑问,是否带了许多特产?“没带特产,包里都是换洗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因为第一次回去过冬,所以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班玛多吉说。
“跑到腿抖”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仍第一时间出现
在铁路成都东站内,一群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整个候车大厅中。推着轮椅送腿脚不便的旅客上车,引导盲人旅客安检进站,为老年旅客指路、送水,这些都是志愿服务的一部分。
1月14日,记者在成都东站服务台见到了刚送旅客返回的谭乾坤,站在服务台内,保持微笑的他,腿已经不住地颤抖。
▲志愿者谭乾坤(右)
“2024年全年节假日我都在做志愿者服务,以前并没觉得有多累,但是没想到今天跑得腿抖。”谭乾坤说,春运首日,成都东站的客流明显增长,特殊旅客的需求量也明显增长,以至于像他一样的30余名志愿者,时刻都在站内为不同的旅客服务。
谭乾坤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年19岁的他刚刚大二。虽然工作很繁忙,但当有旅客咨询检票口等信息时,他立刻就能调整好状态。
“喜欢这份工作,做志愿者一年,让我变得更开朗了,做事更有耐心、更细心了,我也希望通过做志愿者,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善于与人交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等能力。”谭乾坤告诉记者,他所学的专业与铁路相关,当志愿者可以让他更早接触铁路工作,也为以后工作、进入社会做准备。
专程飞成都转车回云南
只为吃一顿地道川菜
彭兴洋是云南盐津人,刚刚进入假期的他,像往常一样,买了从辽宁沈阳飞四川成都的机票。下飞机后,他就迫不及待找出存在手机中的地址,跟着导航去吃了心心念念的老妈蹄花。
▲彭兴洋
“我上大学之后,每年回家都是飞成都,因为喜欢这个城市,喜欢这里的地道川菜。”彭兴洋告诉记者,2021年他第一次去学校时,从昆明坐飞机出发,返回时就选择了成都。
第一次到成都,他并未着急买票,而是逛了宽窄巷子、春熙路,品尝了火锅、串串后,才在父母的催促中坐上了回家的车。据彭兴洋介绍,他回家首先要乘坐飞机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再换乘汽车返回盐津家中。
今年大三的他,是第三次来到成都。“每年都来,但每次感觉都不一样,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了。”彭兴洋说,目前他已经在为考研做准备,希望能考入成都高校,这样就不用再来回奔波了。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