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acat
恶心呕吐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让患者很难受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帕洛诺司琼等对化疗期间的急性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对化疗后的延迟性恶心、呕吐效果不明显。
电针是传统针灸的现代形式,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微创、副作用少的优点。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杂志发表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赵久达教授团队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标准三联止吐药基础上增加真电针治疗,相比假电针,可明显减少延迟期的恶心发生率,为化疗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止吐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延迟性恶心、呕吐目前预防效果一般
化疗开始后24小时内发生的是急性恶心和呕吐,主要由外周5-羟色胺-3 (5-HT 3 ) 受体介导。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帕洛诺司琼等 5-HT 3拮抗剂对预防急性恶心和呕吐比较有效。
化疗开始24小时后发生的是延迟性恶心和呕吐,主要涉及P 物质 (SP) 和神经激肽-1 (NK-1) 受体的中枢机制介导。
延迟性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远高于急性恶心和呕吐,它通常在化疗后 5 天内消退;但它可能会在化疗后持续长达 2-3 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阿瑞吡坦和福沙吡坦等 NK-1 受体拮抗剂对于预防延迟性恶心和呕吐仅有中等效果。奥氮平与 NK1 拮抗剂相比,预防延迟性恶心几乎没有差异。简单来说就是急性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机制不同,目前常用的止吐药物对于急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较好,但对延迟性恶心、呕吐效果一般。
目前对于高致吐风险化疗一般会使用5-HT3拮抗剂+NK-1拮抗剂或奥氮平+地塞米松的三联药物预防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含奥氮平的四联预防方案尚无中国人临床研究数据,仅推荐该方案用于经三药联合方案预防仍然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
图一 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药物方案
真假电针对照研究
2022年3月到2023年12月,在中国六家医院进行了一项随机、盲法、对照试验,纳入了接受高致吐性化疗(HEC)的乳腺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真电针(n=120)或假电针(n=119)组中,两组均接受标准的三联止吐方案(福沙匹坦、盐酸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主要终点是接受HEC后120小时内完全保护(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无呕吐、无需解救治疗、无明显恶心)的比例。
真电针治疗:从化疗第1天至第4天,每天进行一次电针治疗:足三里(ST36)、内关(PC6)和合谷(LI4),深度2-3mm。频率为2Hz,电流强度10mA。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适当增加电针强度,留针30分钟。
对照组治疗:与真电针组穴位相同,但使用假穴浅刺法和假电极法,治疗时间和疗程与真电针组相同。
图片来源:摄图网
真电针组恶心呕吐完全保护率达52.9%
在239例随机分配的患者中,235例(98.3%)完成了试验。在完整分析集中,与假电针组相比,真电针组的完全保护率从34.5%显著提高到52.9%(P=0.004),即真电针组超过一半的患者化疗后120小时内无呕吐,无明显恶心,无需解救治疗。
此外,真电针组在总体阶段的完全控制率为13.4%,显著高于假电针组的4.3%(P=0.014)。真电针还显著提高无显著恶心(37.9% vs 58.8%;P=0.001),无恶心(4.3% vs 13.4%;P=0.014)和恶心VAS评分=0mm(4.3% vs 12.6%;P=0.023)。
两组在整体阶段的无呕吐率相似(76.7%v 73.9%,P=0.622)。
事后探索性分析显示,与假电针组相比,真电针组在延迟期的完全保护率明显更高,但在急性期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图二各项恶心呕吐指标评估对比,蓝色为真电针组,红色为假电针组
总结
第一项将我国中医国粹针灸与标准三联止吐方案结合到一起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三联止吐方案基础上增加电针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电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极其轻微,患者依从性强,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进一步的事后探索性分析显示,电针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延迟期完全保护率。另外,电针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延迟期恶心的发生。延迟期恶心较急性期恶心更为常见,且更严重,治疗更为困难。电针疗法在治疗延迟期恶心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 年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22,102(39)
2、Guoshuang Shen,Dengfeng Ren,et al. Effect of Adding Electroacupuncture to Standard Triple Antiemetic Therapy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https://doi.org/10.1200/JCO.24.0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