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常见症状,患者常处于危急状态,如何选用止血药物是治疗咯血的重要核心步骤。基于此,现结合相关文献共识,总结5种常用止血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以供参考。
1.用药原则
•咯血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措施,包括止血、病因治疗、预防咯血导致的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等。
•大咯血在保持气道通畅、内镜技术取出血凝块的基础上,可同时使用全身性止血药。
2.常用止血药物
咯血患者常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纤溶抑制药物(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蛇毒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尖吻蝮蛇血凝酶、矛头蝮蛇血凝酶、巴曲酶等)、酚磺乙胺等药物止血。止血药物的应用应注意个体化,特别是注意患者的咯血发生机制及并发症。
一、常用止血药物
1.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咯血,尤其是大咯血的首选药物,详情见表1。
表1 垂体后叶素的临床应用特点
临床应用垂体后叶素时,需格外留意其引发的低钠血症问题。有数据显示,垂体后叶素导致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4%~84%。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其药理特性,垂体后叶素具有强大的抗利尿功效,它会促使机体对水的重吸收显著增加,然而尿钠的排出却并未相应减少,甚至还可能增多,如此一来,体内的水钠失衡,最终极易诱发低钠血症。尤其要注意的是,即便在垂体后叶素发挥止血作用的常规剂量下,其抗利尿作用就已十分显著,且相较而言更为强劲。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低钠血症的发病风险与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剂量以及给药疗程紧密相关。
国内一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回顾性研究指出,当使用垂体后叶素的疗程超出48 h,且累计使用量达到50 IU及以上时,低钠血症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这些因素已被明确认定为低钠血症发病的关键风险点。
此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对于低钠血症的纠正过程必须严格把控速度,切忌操之过急。这是因为一旦纠正速度过快,血浆渗透压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进而致使脑组织快速脱水,血脑屏障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脑桥以及脑桥外结构中的细胞会因所处微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大量死亡,引发髓鞘脱失、溶解等严重后果。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四肢瘫痪、意识模糊以及出现幻觉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症状 。
2.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主要用于垂体后叶素禁忌或无效时,尤其对于伴有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更为适宜,详情见表2。
表2 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特点
3.纤溶抑制药物
纤溶抑制药物主要包括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由于此类药物止血效果有限,故而通常不推荐用于大咯血的急救,可用于后续止血处理,详情见表3。
表3 纤溶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
4.蛇毒凝血酶类药物
蛇毒血凝酶类药物包括白眉蛇毒血凝酶、尖吻蝮蛇血凝酶、矛头蝮蛇血凝酶、巴曲酶等,适用于咯血患者进行止血处理,详情见表4。
表4 蛇毒血凝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
5.其他
其他止血药物包括酚磺乙胺、肾上腺色腙、维生素K1等。由于这些药物起效时间缓慢,不推荐用于大咯血急救,可用于后续止血处理,详情见表5。
表5 其他止血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
二、止血药物的使用
1.局部应用
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出血局部喷洒冰生理盐水、稀释的肾上腺素、凝血酶或纤维蛋白复合物以收缩血管止血。
经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止血,去甲肾上腺素(1∶10 000)、冷盐水(4℃)、冰盐水、巴曲酶、凝血酶局部滴注或灌洗。
2.联合应用
止血药物的使用应注意个体化,特别是应注意患者咯血的发生机制以及合并症。
鉴于临床上咯血多由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血管破裂所致,故咯血的药物选择以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垂体后叶素其中一种成分)及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为主,其他止血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对于大咯血的治疗,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和血凝酶可加强止血效果。有Meta分析表明,蛇毒类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但也不会减少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军,林琳.垂体后叶素与低钠血症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12):1857-1861,1867.
[2]关丽娜, 孔英君.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04):513-517.
[3]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咯血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咯血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1):1-11.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95,530,1891,1910,2014,2074.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