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风沙弥漫,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曾有着‘死亡之海’的名声。最近,随着大量光伏电池板的铺设,这里的沙丘变成了光伏发电的潜力之海。”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 Earth Observatory)以“在中国建造光伏长城”为题,发布了一组卫星图像对比,显示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12月20日还是荒凉沙漠的一隅,2024年12月8日已变身为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



这也引起了美媒的注意。“NASA发布的新图像记录了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正在经历一场惊人的变革。”

事实上,这个库布齐沙漠正在建设长400公里,宽大约5公里的光伏工程,面积2400平方公里。据悉,预计最大发电能力为100吉瓦,截至去年9月,装机规模已达5.4吉瓦

什么概念呢?

大约相当于1.2个深圳,在这个工程完成之后,发电量大概相当于4座三峡水电站,我们现在人口数量是在下滑的,城镇化也接近尾声了,可为什么还在拼命增加发电量呢?

其实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喂饱未来人工智能时代AI这个吃电狂魔,像马斯克都在为缺电担忧,他说人工智能消耗的算力是每6个月就会增加10倍,那接下来短缺的主要就是电力了。

马斯克并没有夸张,GPT4使用25000块英伟达算力芯片,它一次训练就要用掉2.4亿度电,这个数字相当于大连整个城市2天的用电量。而一次训练使用的电能最后产生出来的热量能把200万立方米的冰水,就是大约1000个奥运会标准的游泳池里的水量加热到沸腾,可见这个AI有多耗能。

而我们的电力需求增长的一大块就是来自于数据中心,因为数据中心是拼算力,它当然是个吃电大户了。



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2700亿度,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3%,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会接近4000亿度,大概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的全年发电量。而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目前火电的比例依然还是占到了2/3左右。但是2023年,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降到了0.3元,在光照条件好的地区,这个成本更是只有0.2元,但是火力发电现在度电成本依然是0.32元。

截至到去年底,太阳能并网发电占比上升到24.8%,超过风电及水电装机规模,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

大西北是我国太阳能最富集的区域之一,西北地区的光伏项目正迎来一轮爆炸式增长,仅去年前11个月,大西北就足足增加了756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凭空新增3座三峡电站。东数西算工程,东部提供数据,西部提供电力和算力,荒漠也能产生GDP了。就拿“光伏长城”所在的鄂尔多斯来说,去年工业投资增速将近30%。前三季度,鄂尔多斯名义GDP增速5.6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该基地采取了“光伏+生态治理+有机农林+沙漠旅游”模式,种植紫穗槐、黄芩、黄芪等经济作物,累计实施生态修复5万亩,实现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使光伏产业与沙漠有机农业完美结合。同时,与周边的响沙湾、恩格贝、银肯塔拉等全国驰名、著名A级景区有机链接,集中打造“金沙”“蓝海”“绿洲”独特沙漠旅游风景线。



目前,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已达53%,沙尘天气减少95%,年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体下降了一半,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未来,这里不仅成为鄂尔多斯防沙治沙的“生态长城”,也是扩容增量的“绿电长城”、能源转型的“产业长城”、场景融合的“创新长城”’、惠民利民的“富民长城”。

曾几何时,库布其沙漠植被稀少,黄沙漫天。如今鄂尔多斯市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演绎出“黄色+蓝色=绿色”的神奇转换,一幅蓝海壮阔、绿电输四方的美丽画卷正在库布其沙漠中徐徐展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