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主要为大家“云”关于山西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情。

明代山西大移民早已广为人知,但人们并不一定知道,在清初至民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大约有上百万人口从外地迁入山西。



走西口

有必要提一下,其实在有清一代,山西也有大量人口离开本土,到外地谋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走西口”。这一时期到底有多少人走到口外,由于清政府长期实行人口外迁限制政策,导致入籍户口与实际人口严重不符,因而无从准确统计,但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与此同时,又有大量外地人口涌入山西。

清代前期,来自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份的百姓跋山涉水,在位于山西北部和边远山区从事耕种。之所以选择这些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力严重不足。有资料显示,他们主要集中在隰州(今隰县、蒲县、大宁、永和一带)、吉州(今吉县、乡宁一带)、岢岚、临县、浮山、岳阳(今古县一带)。

而更大规模的外地人口入晋,则是在清光绪初年。



干涸的土地

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年—1878年),山西南部发生了连续四年的大旱,尤其以平阳府(今临汾市)一带最为严重。史料记载,“吃干泥,拌麦秸,难吃难咽;人吃人,犬吃犬,实实可怜”。整个山西,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大灾和此后的瘟疫中丧生或逃亡。晋中、晋南、晋东南,曾经富庶的土地出现了无人耕种、凋敝荒凉的景象。当地官员为迅速恢复生产,发布了允许外省百姓来晋承种荒地的政策。民国《临汾县志》中称,光绪三年大旱后,当地百姓减少了一半以上。河北、山东的百姓陆续来到这里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占到了全县的十分之三。同为临汾地区的翼城县,在这次大灾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随后来到这里的外来人口,占到本地人口的三分之一。有关资料显示,从清末到民初,长期居留在山西的外省人口应有接近百万之多。



逃荒难民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山西,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弥补灾后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外,还对山西的织布、养蚕、制造加工业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国《浮山县志》记载,清初以前,当地妇女用棉花纺织粗布,办法粗笨,技术落后。大灾之后,从河北、山东等地迁徙过来的百姓带来了一种新式的织布机(平机),较当地的旧式机事半功倍,当地妇女逐渐效仿使用。在陵川县的县志上也有同样的记载。民国时期的新绛县当地人养蚕技术不得法,是从山东来的百姓带来了精湛的养蚕技术。此外,落户闻喜县的河南人为当地带去了更先进的冶炼、木工手艺,落户芮城县的外乡人为当地带去了更精湛的陶器烧制和铁器锻造技术。



逃荒的难民

当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给当地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比如偷种偷食鸦片、劫案时有出现等等。安泽县的相关史料上记载,清光绪三年前,无所谓“抢劫者”,有之,自大䘲(不祥之气,指灾难)后始。直隶、山东客民日多,良莠不齐,遂出劫案。

这里是“”,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山西文明史》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