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出版的《文汇报》头版刊登了题为《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年来通过地方性法规23件,以“首创”“突破”保障战略任务和民生——改革深化到哪一步,法治保障跟进到哪一步》的报道。
开创新局面,展现新气象。
回眸过去一年,上海人大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3件;听取和审议17个专项工作报告,组织5项执法检查,开展2次专题询问;听取讨论10个重大事项报告。这张收获满满的成绩单,既涉及诸多制度上的“首创”,也关乎领域内容方面的“突破”。
从长三角人大首次编制三年协同立法工作计划到探索“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模式,制度首创瞄准体系构建,聚焦强化整体效应。
从区块链、保税维修到商事调解、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诸多“全国率先”映射的是,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聚力服务“五个中心”建设,推动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开放,也更丰沛民生获得。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上海要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尤其需要夯实法治保障、制度支撑。
以“五个中心”建设为例,“五个中心”之间联系紧密,更需要制度设计时的全局思考谋划,来放大单项突破的意义和作用。以体系化制度供给为目标,2024年以来,上海人大接连修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及时回应现实发展需要。
法规之间彼此呼应。譬如,《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中新增“贸易金融与航运金融”专项条款,回应金融、航运、贸易三个中心的切实需要。
强化系统性整体设计,也强调精准靶向发力。过去一年,上海人大表决通过4部浦东新区法规,聚焦商事、金融开放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浦东新区法规创制性、变通性的独特优势,为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提供法治支撑。
审议中,不少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浦东新区法规延续“小切口”“小快灵”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务实管用的原则,需要几条就规定几条。从首创性支持和保障区块链赋能的电子单证的权益,到创新商事调解组织设立登记路径,无不瞄准经营主体呼声较大的“堵点”。
以法治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迎来诸多“首次”。比如,首次编制三年协同立法工作计划;立法法通过后,上海人大与苏浙两省人大共同通过首个综合性跨省域协同立法等。
人大工作,有关乎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叙事”,也有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小切口”。不断涌现的民生急难愁盼,尤其考验法治保障的质量、效益。
过去一年,从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医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到公共图书馆、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无一不是民生热点、难点、焦点。上海人大坚持用民主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让每部法律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上海是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关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被提上日程。
为了让这部民生法规管用好用,上海人大首次召开评估会,邀请各方对法规草案中主要制度规范的可行性、法规出台时机、社会效果等全方位评估。热烈讨论后,“疏堵结合”等关键词被相关部门认真记录。由此,法规草案提请审议时新增一条,要求市和区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动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建设。
倾听民声、汇聚民意,让每部民生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为不断提高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去年再度“扩围”。不仅从25个拓展至36个,更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布点,实现了街镇类基层立法联系点在16个区的全覆盖,增设专门服务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工作的联系点。
新一轮“扩点提质”、迭代升级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点,恰是上海人大积极践行“十大行动”,深化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现实举措。
执法检查直面问题,专题询问不走过场,人大监督唯有动真碰硬,方能见实效。
去年初,曾有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分组审议中提出期待——希望人大监督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一方面,集中力量监督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联动解决深层次问题,持续深化打造全链条闭环监督。
一年来,上海人大持续夯实制度建设,让监督工作更有力度。
聚焦重点领域,上海人大强调市区联动。以浦东新区法规为例,上海人大与浦东新区人大联动,首次对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和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这两件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实现了从立法到监督的工作闭环。
针对复杂难题,上海人大探索“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模式。清单中不仅有前期专题调研中发现梳理的问题,还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出的问题,利于相关部门加强跟踪督办。
为提升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可行性,上海人大还实现了询问常态化,即“边审边询”。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监督或执法检查报告时,相关部门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高频高效的互动,让更多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比如,聚焦浦东新区法规,执法检查组发现,当前仍面临创新药械入院难、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难等痛点。但这些问题需要市级职能部门综合协调、合力施策。市人大常委会据此形成工作专报,推动政府出台一揽子“政策包”,打通堵点。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同样关键。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建议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也要推动本市相关领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共接受1246件代表建议,1229件已办理并答复代表,其中办理答复为“解决采纳”的1016件,占82.7%。全年共接收代表议案69件,已全部完成审议。
文字:王嘉旖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